动态革命与铁血政治--兼谈中国宪法漏洞与价值逻辑矛盾
动态革命与铁血政治
----兼谈中国宪法漏洞与价值逻辑矛盾
田忠国
我在“网络政治与文化革命”一文中曾这样写道:
“社会发展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新的矛盾形成与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社会的和平式动态革命,最容易形成的是利益潜机制的表面化、制度化。如果利益潜机制一旦形成制度化(主席称党内走资派),中国就走上了最坏的资本主义道路(因为它以制度与政策性掠夺为手段,以解构国体、夺取无产阶级政权为目标)。现在的事实证明了毛泽东晚年思想是管理社会主义的真理。”
同时,我还在“中国朝左转还是向右行?”这样写道:
“人民大众继续革命的权利。这是人民大众最根本的权利。我曾在“网络政治与文化革命”一文中这样写道:“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证明,每一次天下大治,都是以乱始,以治终,而又在治孕乱,在乱孕治。因为,权力的稳定,不论制约机制多么健全,都无法逃脱利益潜机制的形成,形成的时间只有长短之分,没有不形成利益潜机制的。乱,是对利益潜机制的破除。打破了利益潜机制,重新调整利益格局,新的大治才开始了。中国的朝代更替是这样,现在西方的权力更替也是如此。”由此可知,没有人民大众的继续革命(动态革命)权,人民大众这一代拥有的,下一代就可能完全失去。这就是为什么有人首先剥夺人民大众继续革命权的根本原因。”
在“网络政治与文化革命”一文中,正如前面的引言那样,我们重点分析的是制度模式化和利益潜机制形成原因以及破除办法,同时证明了中国社会和平式动态革命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在“中国朝左转还是向右行?”一文中,我们还详尽的论述了政治经济与民主和和平式动态革命的关系。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反复论证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不希望中国的未来是个由血染红的未来,而是一个在动态革命中走向动态和谐的社会。
但是,人类历史证明,良好的愿望代替不了现实。所以,需要人民大众团结起来,用革命的理论武器同反革命的理论展开斗争,捍卫党的宗旨和国家性质。因为,党和国家因性质存在而存在,因性质消亡而消亡。人民大众捍卫党的宗旨和国家性质、捍卫75宪法,就是捍卫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和人民大众的共同利益。有人大谈发展,但离开党和国家性质谈发展,不过是他们欺骗人民大众,志欲亡党亡国的手段,对此,真正的共产党人、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全国的劳动大众、知识分子,包括小资产阶级社会阶层,都应有个清醒的认识。
亡党亡国,必然天下大乱。
所以,和平式动态革命是中国的最佳选择,因为,和平式动态革命是革除社会积弊,打破利益结构、利益秩序、制度秩序和建立在社会积弊、利益结构、利益秩序、制度秩序基础上的思想文化,重获新生的唯一途径,也是防止修正主义复辟资本主义的有效途径。郑志先说,毛主席的一生就是革命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同修正主义的斗争的一生。我赞成这个观点。令郑志先生困惑的是,如何有效的防止中国出现修正主义?我个人认为,一是建立马列毛主义社会主义价值标准,能够识别什么是马列毛主义,什么是修正主义。二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动态革命,因为没有人民群众的当家作主就没有和平式动态革命,没有和平式动态革命,修正主义就会上台,复辟资本主义,而且是世界上最坏的资本主义。三是人民当家作主和和平式动态革命要有制度保障。
但是,毛主席只建立了一个基本框架(75宪法)就去世了。而这个基本框架又存在巨大漏洞,比如说,后人只有对宪法的完善权,没有修改权,而且,完善要经全民公决。如果有人胆敢修改宪法,而不是完善与提升,人民大众拥有至高无尚的、拿起武器捍卫宪法的权利。
令人遗憾的是,75宪法没有这些规定,这就给修正主义复辟资本主义留下了巨大的制度漏洞。我个人认为,一个科学而完善的宪法体系,就是规制或者说管住不同思想观点的人,都必须走宪法规制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在75宪法以后的修宪中,我们发现,价值逻辑的自相矛盾、相互否定,使中国宪法成了怎么做都不为错,也即都不违宪的宪法体系,比如,坚持猫论与摸论,破坏宪法就成了敢想敢干、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代名词,坚持资本代表中国的先进方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就成了必须抛弃,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如果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全国人民就必须重举革命旗、再上井冈山,推翻反动的剥削压迫社会制度。
如果说75宪法存在漏洞,但却给宪法的动态完善和和平式动态革命提指明了方向的话,对75宪法的修改,则为以后的铁血政治创造了制度条件。而这一切,都是从对文革的简单否定开始的。简单的否定文革,必是复辟资本主义的开始,因为,文革是个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的过程。试想,否定了社会主义管理理论和继续实践,不走资本主义道路又走什么道路?
当然,对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文革)不进行客观分析、动态纠错,同样也会葬送社会主义事业。所以,中国发展就必须坚持75宪法的原则,坚持马列毛的立场,搞好理论创新。因为,没有75宪法的根本原则,就不可能守住马列毛的根本立场,不可能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思想文化的动态革命。
社会科学的创新和自然科学创新有本质不同,因为,自然科学创新是一种完全自由(底线是不损害人类。损害人类的科学创新必须有法律规制),社会科学的创新则是社会制度性质规制下的自由。
过去我们曾经谈过对权力的规制问题,因为言论受压,只是从程序逻辑的角度谈了如何规制权力,没敢谈必须以党和国家性质的价值标准规制权力。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今天的制度规制其制度性质走向了党和国家性质的反面,走向了人民大众的对立面。有人说这是中国政治和知识精英弱智导致的结果,我看没有那么简单,而是修正主义有计划、有目标的复辟活动。
当然,决定历史进程的是人,不是制度。
但是,制度如果以动态调动全国人民共同意志为目标,对人,不论是什么人,都具有强大的规制力量。因为,系统力量大于个体或局部力量。可惜现在的中国,除张宏良、黄卫东、张敢明、胡海泉等不多的几个人外,能站在系统战略的高度客观分析中国问题的人已经不多。但是,中国的问题是个整体系统,比如,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等的综合问题,不是个局部问题。所以,需要站在系统战略的高度,以民心为枢机,以和平式动态革命为内驱力,击垮修正主义潜心经营了三十来年的潜机制。有可能说,什么是潜机制?由党和国家性质形成的机制,我称为明机制,而以解构党和国家性质为目标的机制为潜机制。
据现在的情况看,解构党和国家性质为目标的潜机制,在党内的力量大于党内的健康力量,也即维护党和国家性质的机制力量。在这种情况下,维护党和国家性质就成了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主要任务。但是,完成任务需要好的方法才能高效完成,如果没有好的方法,其结果也可能走向愿望的反面。好的方法源于对社会客观规律的认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不同的立场、目标会发现不同的客观规律,比如,以维护人民大众共同利益为立场,以为人民服务为目标,发现的就是维护人民大众共同利益,为人民服务的客观规律。如果反之,以满足私欲为立场,以自由掠夺为目标,则发现的是剥削掠夺的客观规律。
所以,光讲实事求是和客观规律,不讲立场与目标,同一件事同样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之,发现的客观规律也是不同的,有时是尖锐对立,背道而驰的。因此,和平式动态革命就会贯穿社会主义社会整个历史过程。和平式动态革命是基于公有制基础上的、不同阶级思想文化的思想文化斗争,而且,动态革命是维护党不退色、国不变质的根本途径。一旦党和国家政权蜕化变质,失去公有制这个基础,如果不尽快启动和平式动态革命,恢复党和国家的性质,改变经济制度,必然孕育一场新的铁血政治。因为,铁血政治是私有制度机制导致的阶级矛盾之必然。
换言之,没有铁血政治就无法解决阶级矛盾时,铁血政治就产生了。
2010-4-12
静夜思
田忠国
妙论数语安天下,笔走龙蛇定乾坤。
静观玄关枢机动,红旗漫卷动地音。
革命未有穷尽时,独对千古泪纷纷。
欲挽长弓射日月,斗战圣佛主义真。
2010-4-11
一友称主席为斗战圣佛,故有此语。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