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本山买飞机说开去
关于赵本山花两亿元购买私人飞机一事,最近网上传得沸沸扬扬。有认为太过出尖的,有认为无可厚非的。今天的演艺界,充斥着反共非毛、低级庸俗的东西,唯赵本山没有或很少搞这一套。他的很多小品,在令人捧腹时往往对一些社会丑恶现象给予讽刺,使人得到教益。因此,尽管有人说他的东西不能算作艺术,但他仍然是很多普通观众喜爱的笑星。愚以为这样一位艺术家,用个人劳动所得的钱(相信赵的钱都是演出收入),买架私人所有的飞机,虽然大大超出了北大教授就是两栋房子两部车的定义,但确实也没有什么值得厚非的。不过,赵本山出身农民,在花巨款向外国买飞机时,是否想过当今中国广大农民还处在什么消费水平,是否想过当前中国需要的是拉动内需而不是外需,如果没有想,薄非一下也未尝不可。
赵本山能花两个亿的天文数字买私人飞机,人们不禁要问题,他究竟有多少财富?虽然这是个人秘密,谁也无权和无法弄清,但别人在心里打个问号,揣测一下总该是可以的。算来赵本山应该50出头了,一般50岁以上的人都不想超前消费,因为后续偿还时间有限,现今银行的按揭贷款也不愿办给50多岁的人。可见,赵本山买飞机的两个亿,应该是他的个人积蓄。50岁以上的人往往不会为买一件奢侈品而倾其家之所有,拿出一多半就已经够冒险了。赵本山家底雄厚,手头阔绰,动用全部财富的三分之二买飞机是可能的。那么说,他的财富总共可能有三个亿。在新中国的前三十年,相信赵本山不可能有更多的财富积累,因为据说那时毛泽东搞的是绝对平均主义,而且赵本山在演艺界也还没有完全出道。因此,这三个亿可以看作是后三十年积累起来的,就是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赵本山平均每年积累一千万,每天积累三万元。
一个动动嘴皮子说几句笑话的演员,三十年中竟然日进三万金。而2008年,全国还有4007万人,终年辛苦劳作,年收入只有1196元(数据出自孙学文《毛泽东盖世功勋与日月同辉》)。这些人就是不吃不喝不穿不用,也就是终生消费为零,要积累三个亿,没有25万年是不行的。难怪有人说共产主义相当遥远,25万年以后,今天的人都成了周口店的北京人,仍不能解决温饱,难道还不遥远吗?
赵本山三十年能积累三个亿,4007万人人均25万年才能收入三个亿,如此大的反差,显然是有问题、不合理的。但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不能说赵本山有什么错;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更不能说4007万人都懒。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只能是制度,只能是政策,尤其是今天对部分知识分子前所未有、宠信有加的政策。今日之中国,据说是知识分子的春天,赵本山能买飞机,叨的就是这春天的光。然而细细考察一下,今之知识分子政策,对什么是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概念都是相当混乱的。
毛主席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曾有过一段经典论述:“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愚理解,知识就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这种认识来自于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并用于改造自然和社会,即进行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同理,只有掌握这种知识,并用于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人,才能称作知识分子。如果这样理解知识和知识分子,就引出了几个问题需要探讨:
第一,对自然和社会不正确的认识算不算知识?掌握这种知识的人算不算知识分子?
今天中国的知识界,不少人到欧美走了一遭,或者根本没有涉足欧美,只是读了几本欧美书籍,便以为很有知识,而且是具有普世价值、勿庸置疑、不得争论的知识。殊不知其中很多知识,如什么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法学、史学、美学等等,都是数百年前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东西,19世纪以后,开始逐步走向反面,变得日益腐朽反动,自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就已不堪一击。难道这些东西今天还能算作知识?
再者,两千多年来一直统治中国思想界的孔孟之道,用一套严格的封建礼教,把人牢牢钉死在各种森严的等级上,让高等人一直吃着低等人。可它却又那么无能,在90年前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一下子就被一批愤怒的觉醒者捣得店毁灵亡了。这么陈旧古老而又反动的东西,难道今天也能算作知识?
愚以为以上这东些,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也许有某种历史的合理性,但到了今天,已经完全失去了正确性,无论如何也算不得知识了。非要说是知识,就应了以前一句话,知识越多越反动。然而奇怪的是,掌握这类知识的人,偏偏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拥有话语权的主流。那些唯欧美是从的人,三十年来一直牢牢操纵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生杀大权。那些重新招回孔孟亡灵的人,居然又开始大行其道,一位专事孔孟研究的×大教授,在一个将军县作推销时,竟然受到大小官员警车开道、前呼后拥的隆重礼遇。真不知是这些知识和知识分子将国治得好还是误得好。
把不正确的认识当作知识,把其掌握者当作知识分子,甚至奉若国宝,简直是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最大亵渎和侮辱。
第二,死知识算不算知识?掌握死知识的人算不算知识分子?
所谓死知识,就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中抛开对自然和社会认识不正确的一部分,也只是前人实践经验的结晶,如果不能被运用到改造自然和社会上来,不过是废纸一堆,除了像孔乙己一样拿来向小孩子炫耀外,毫无实际作用。只有死知识的人,与其称其为知识分子,不如说是书呆子。
非常令人痛惜的是,今天中国的教育,正在每日每时地大量制造着书呆子。而所谓知识分子政策,衡量一个人有没有知识,是不是知识分子,一条最重要标准,恰恰又是以在学校里读死书多少为依据颁发的文凭。且不论今天文凭的真假和知识含量,就算百分之百货真价实,也只能反映一个人掌握死知识的多少,不反映他有多少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今天许多大学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毕业即失业,固然是推行私有化和市场经济的严重恶果,但教育制度和知识分子政策的“功劳”也不能抹杀。
更令人气愤的是,一些虽然没有很高文凭,却有巨大创造和贡献人,政策和舆论对其知识程度又往往不予相应的承认。以毛主席为例,即算读死书,对于中国历史,无论哪所大学顶尖级的历史教授,有谁比得了他老人家用典信手拈来,化腐朽为神奇?更何况他将中国历史运用到阶级斗争中,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历史功绩,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活知识。可是,有一个时期,一些狂妄和自我膨胀得不可开交的反毛分子,总喜欢拿毛主席没有读大学,只是个中师生说事,似乎毛主席没有知识,算不得知识分子。还有袁隆平,在毛主席创造的科研体制下,培育和推广杂交水稻取得了巨大成功。尽管他现在时不时也附和着妖魔化一下毛泽东时代,但他的历史贡献是必须承认的。然而,美国科学院可以授予他荣誉院士称号,中国科学院就是不能通过他的院士评审,这不是典型的拿死知识压活知识吗?
第三,技能算不算知识?掌握某种技能的人算不算知识分子?
如果说今天衡量一个人有无知识和是否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标准是文凭,那么还有半条标准就是技能。
所谓技能,就是某种技术专长。技能不一定都是从书上学来的,但都必须在实践中刻苦练就。技能也是人在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更能直接改造自然和社会,无疑属于知识的范畴,掌握某种技能的人应当属于知识分子。可是,今天在界定知识和知识分子时,却把某一部分技能及其掌握者当作知识和知识分子,而另一部分技能及其掌握者又不当知识和知识分子,所以说只是半条标准。
前者如唱歌跳舞、相声小品、琴棋书画、跑跳踢打等等,大概主要在文艺、体育界吧,而今也时兴评职称。一旦有了某种职称,就成了某种级别的知识分子,享受知识分子待遇,高级职称就是高级知识分子,享受高级知识分子待遇。赵本山就是因为有某种高超的演艺技能而大叨知识分子政策之光的。一些电视台经常搞一些节目,推介青年演艺人才,往往出一些非常简单的社会知识考题,有的尽管连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也答不出来,但丝毫也不影响出名和晋级,谁也不能否认他们有知识,是知识分子。政策也真够宽大为怀的。
另一类技能如工人操作机器,驾驶车辆,农民插秧割谷、施肥除草、防病治虫等,好象谁也没有把它当作知识看待过,更没有把它当作衡量知识程度高低的标准评过只有知识分子才能享受的职称。可是,这类技能无论从掌握的艰辛程度还是对社会的作用看,都毫不逊色于前一类被认为是知识的技能。尤其是农民学农活,连可作参考的书本知识也没有,只有在近于摧残的高强度体力劳动中才能练成,但离了他们的技能,谁都甭想活下去。
同是技能,同是知识,何故双重标准?
第四,体脑如何等价?
讲市场经济,就要讲价值法则;讲价值法则,就要讲各种劳动的等价交换。不知有没有人研究过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如何等价,本人孤陋寡闻,目前还很少接触过这类有价值的文献。但凭直觉,赵本山动动嘴皮的脑力,除去他的消费,与4007万人的体力还有25万倍的差别,未免也太离谱了。即使达到这样悬殊的程度,知识界争待遇却从未停止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可以说就是知识界争待遇的三十年。特别是教育界,三十年来各级两会的提案,几乎就是一个声音,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其他知识行业现在好象没有以前那样叫得凶了,大概是闷声发大财去了。
体脑劳动之间有没有一个合适的等价数量关系?前些年为了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医界有人提出了一个比较关系,说脑力劳动者身体的消耗是体力劳动者的八倍,不知有何科学依据。但以身体的消耗即付出作为求取体脑等价数量关系的参照体系,的确不失为一种方案,不妨姑妄信之,把赵本山的财富积累水平控制在4007万人的收入水平的八倍,就是说,除去消费,年积累9600元。果真如此,即使赵本山本人不说,整个知识界不炸了锅才怪呢!
需要说明一下,本人曾经从事过几年繁重的农村体力劳动,后来又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尽管身体付出多了七倍,我却从来没有想过再回去种田。因为我从事脑力劳动时,至少每餐比从事体力劳动时少吃一半。以己度人,我想,即使同样让赵本山每天积累三万元,恐怕他还是要选择身体消耗大七倍的说小品,不会选择回去各田。
我们的治国精英多是高级知识分子,特别讲究科学发展,更特别善于用某种数学模型治国。建议在制定知识分子政策时,最好从美国引进一种科学的数学模型,建立一套反映黄种人体脑劳动等价关系的量化指标,不用说八倍,就是八十倍、八百倍,老百姓都认了,只是千万别再搞出一个25万倍来。
2010-1-12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