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应当重视老子思想的研究传播

火烧 2010-01-14 00:00:00 中华文化 1033
文章强调应重视老子思想的研究与传播,指出其智慧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涵盖宇宙观、社会观与人生观,结合现实案例阐述老子思想的现实意义与现代价值。

应当重视老子思想的研究传播
 

白阳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土生土长的宗教,把老子奉为始祖,把《道德经》奉为最高经典。基于此,先生的话可否理解为:中国文化的根大抵在老子思想?无论如何,老子思想是举世公认的大智慧。然而,与孔子思想相比,今日中国对老子思想的研究与传播远远不够,以致国人对《道德经》知之甚少,误解甚多。有学者说,老子五千言,注者三千家,但真正读懂的很少。这是中国文化的莫大不幸,亦是人类文明的莫大不幸。

老子《道德经》以道为核心,构建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学界公认,老子思想比孔子以礼为核心的哲学境界高得多。虽然《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余言,但许多智者都认为它超过了无数鸿篇巨制,可谓一字千金,博大精深。老子发现了道。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宇宙天地万物和人类,无一不是由道创生和养育的。什么是道?老子用母亲和母性动物的生殖器来形象地比喻大道。他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莫身不殆。”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作为创生和养育一切生命的特殊物质,道是自有永有,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的。那么,道的品格是什么呢?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亦即只有奉献,没有索取,利而不害,大公无私。老子用水来形容道的品格,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正是基于道是本原的宇宙观,老子提出了惟道是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以及每一个人都应该向大道的品格学习,进而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平等、富足、高尚和幸福.

我以为,老子发现的道,至少包括三层涵义:一是本原,二是规律,三是品格。纵观今日世界,老子思想已经或正在成为人类文明的现实;人类社会的实践,已经或正在印证老子思想的真理性。试举若干例:1,实事求是,合乎老子的“惟道是从”;2,自由主义,合乎老子的“道法自然”;3,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合乎老子的“太上,不知有之”;4,市场经济,合乎老子的“我无事而民自富”;5,民主政治,合乎老子的“以百姓之心为心”;6,司法独立,合乎老子的“常有司杀者杀”;7,社会保障,合乎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8,小康社会,合乎老子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9,简单生活,合乎老子的“少私寡欲”、“为腹不为目”;10,反对侵略战争和暴力镇压,合乎老子的“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以及“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也”;11,生态环境保护,合乎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12,助人为乐的道德情操,合乎老子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13,不保护穷人的利益,最终也不能保护富人的利益,合乎老子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14,通过限制人性的贪婪,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合乎老子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15,博爱,节俭,不争名利,合乎老子的“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16,互联网时代,合乎老子的“不出户,知天下”;17,严惩贪官污吏和一切不法分子,可以预防犯罪,合乎老子的“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18,政治清明,民风淳朴;政治腐败,民风败坏,合乎老子的“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诸如此类,多得举不胜举。

在我看来,老子不仅是人类辩证法之父,而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自由主义的人。严复说,老子思想是民主国家所运用的。胡适对老子思想更是推崇备至,他认为中国古代思想中对世界最大的最有创见的贡献,就是老子思想。有人以为老子思想消极落后,那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是不懂老子的表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老子不是消极出世,而是积极入世的。他不是好好先生,他在那里抗议,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抗议。只要认真读过《道德经》的人,就会同意胡适的见解:老子是一位对于政治和社会不满而要提出抗议的革命党。而且他仅仅抗议还不够,他还提出一种政治基本哲学。老子是古代中国第一位思想大师,是第一个向统治者放大炮的人。在我看来,老子哲学的核心是惟道是从,自然无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绝不妄为,进而达到无不为的目的。老子对压迫人民的贪官污吏恨得咬牙切齿,他大骂他们:财货有余,是谓盗夸,强梁者不得其死!还说,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也许因了这些话,朱熹说:老子心最毒!可见,对自然无为思想的正确理解,真正读懂老子的本义,的确是很难的。我赞成严复胡适的观点,老子思想包含了自由民主思想,我同时认为老子思想包含了共产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有诸多相通之处,而自由民主则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天经地义。当然,老子的共产主义,是朴素的自然共产主义。面对今日中国政治腐败,社会不公和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严峻现实,面对今日世界资源短缺,人口爆炸,环境污染,南北冲突,东西矛盾,局部战争,恐怖主义以及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等威胁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严峻现实,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老子思想亦没有过时,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有人说,《道德经》是世界上惟一微型百科全书,是振兴中华的智慧宝藏,是人类走向幸福之途的明灯,必将成为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奇书宝典。窃以为,这话并不过分。古今中外,无数有识之士都对老子及其《道德经》给予极高评价。孔子说:“吾今见老子,其犹龙耶!”唐玄宗李隆基说:老子书“可以理国,可以保身”。明太祖朱元璋说:《道德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托尔斯泰说:“我的道德状况”,“主要是读老子的结果”。黑格尔说:老子是东方精神的代表者。尼采说:“《老子》是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钱锺书说:我一生为学得益最大的是老子的辩证法。目前在西方国家掀起了新的一轮“老子热”。中国政府派人到美国学习取经,而哈佛人却说:我们正在学习研究中国的《道德经》。所有这些,足以告慰“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的老子在天之灵。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对老子思想的研究传播缺乏应有的重视,加之传统教科书把老子思想解读为消极出世思想,甚至说成是失败者的精神安慰,故而今日国人对老子思想不是不甚了了,便是误解多多,这是令人万分遗憾的。如同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曲解由来已久一般,对老子思想的误解曲解由来已久,大约在老子时代他的卓越思想即很少被主流社会所理解和实行。难怪他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面临存在的一切重大问题,迫切需要寻求根本解决问题的大智慧。对于中国而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彻底地反腐败,彻底地改革开放,消除极端不公的两极分化,构建和谐社会,并早日完成祖国完全统一大业,更是迫切需要寻求根本解决问题的大智慧。为此,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传播的同时,我建议党和政府重视对老子思想的研究传播。把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包括老子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相结合,并加以发展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大任务。应当十分珍惜《道德经》这一国宝,这座金矿,潜心学习它,切实研究它,真正读懂它,大力宣传它,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我们的老祖宗是多么天才,多么睿智,多么伟大!从老子思想中汲取安邦治国的大智慧,当下最重要的是建设“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民主政治制度和“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老祖宗不能丢,亦丢不得。一位教授说得好:不会背《道德经》,不准戴博士帽。倘若全党全社会都能像这位大学教授一样重视老子思想,加强对老子思想的研究与传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将是中国文化之大幸,国家民族之大幸。我深信,读懂老子思想,向中国和世界大力弘扬《道德经》的大智慧,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就一定能够对人类文明做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