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再论“学习还要倡导?”

火烧 2011-09-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学习是否仍需倡导,指出学习对个人、家庭、组织的重要性,批评当前学风下降现象,呼吁重视学习,提升自我和社会发展。

再论“学习还要倡导?”  

   

陕西省商洛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卢书民  

   

大力倡导国人读书,无疑对社会风气上扬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两年前,就有权威人士撰文强调“学习既是终身课题,更是紧迫任务”,同时还介绍几种学习方法;广东省委、省政府还倡议“干部‘以书为师’”,“别将业余生活耗在吃喝应酬上”;河南周口市曾经把公职人员“是否真读书”纳入“年度考核”;国家每年还出版几本供人们明确学习的书目……让人觉得振奋之下又奇怪有余。  

振奋,是因为学风浓厚是一个民族具备忧患意识、长盛不衰的象征。一个不热爱学习的民族,前景必然暗淡无彩;一个不热爱学习的家长只会与子女的距离拉大,丧失沟通的桥梁;一个没有学习正气的组织,只能是佞人猖獗,群体涣散;一个不会学习的领导者,只能是“嘴尖皮厚腹中空”的“空鬼”。只有学习才能进步、发展和壮大,组织、家庭、个人莫不如此。鉴于公职人员学风日降,糜风日盛,上下浮躁不安的趋势,倡导读书学习确有必要。  

奇怪,是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人类发展的需要,是家庭、组织兴旺发达的需要,是个人主动生活的需要,是提升工作能力和生存质量的需要,是领导者身先士卒、现代管理的需要,是贯穿人类生命长河始终的脊椎轴线。浅显道理,居然无知者芸芸!  

读书,中国人倡导,外国人同样倡导。毛泽东主席曾多次鼓励干部一年要读几本好书,“坚持数年,必有好处”!要说毛主席所处年代的艰苦程度、紧张程度、劳累程度、危险程度,现在任何“政客”都无法相比。但他竟能坚持学习,自铸浩文憾词,自挥豪文警语,自书发言文稿,让人折服。请问,现在哪位领导人敢与之媲美?即使有,不是在秘书抄录杜撰后赶紧署上自己的名字,就是自己陈句残辞的堆切;不是把“土豆”叫成“洋芋”,就是把“玉米”喊成“包谷”,并恬不知耻的以创新自诩!  

现在之所以又倡导读书学习,说明问题很严重,就像政府执政能力不断下降才倡导提高执政能力,社会不和谐因素在不断增加才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经济指数的发展被泡沫掩盖才要科学发展,荣耻不分才提倡“八荣八耻”一样。  

人分两种。不是性别生理差异上的男人和女人,而是主动活着的人和被动活着的人。那些把读书学习看作生命一部分的人,那些满腹经纶而被别人承认和尊重的人,那些靠嗅觉和能力自觉自发牵引社会前进的人,就属于主动活着的人群。相反,那些不学无术,依赖人民委托的权力榨油吸血的人,那些把学习看作负担或把学习看成谋求一时欲望的人,那些因为不学习而成“睁眼瞎”常常被别人推一把才肯前行一步的人,就属于被动活着的人群!  

很多人始终把学习看作是孩子们的事情,她们为了就业的需要,不得不整日埋头书堆,一旦功成名就便像长辈一样弃而不学;有人把读书看作是学者的事情,为了出成果,不得不整日悉心研究;还有人把读书看作门面装饰,成为向别人炫耀,甚或攻击别人的资本,其实一点都不会实际应用;更令人厌恶的是,有“政客”一年不读一本好书,一味研读、玩弄“厚黑学”术,会议上的发言不是照秘书的“杰作”生硬宣读(读错闹笑是常事),就是人们听腻了的假话、空话、大话和美丽的承诺以及毫无力度的“要求”、“重视”、“切实”之类的套话,反过来却不切实际的要求别人学。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教育全球一体化,科学生活一体化,信息生活一体化,学习生活一体化,法律生活一体化时代到来的日子里,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如果看不到这六大特征与自身生存质量的关联程度,才真是奇中之奇。  

按说现在生活条件好,有文化的人也多,科技发展对人们的各种素质要求高,生存竞争也日益激烈,学风日盛应该成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主流色彩,但为什么,特别是在公职人员中学风反而日降(远不如企业)?   

相信每个人都能寻找出100条以上的论据佐证学风日衰的观点。但在这之外,笔者还有三条理由。  

首先,“上”对“下”的不良影响太大。当孩子们在“书山业海”里苦苦鏖战,力争通过16年的“优秀笔试成绩”某天在“红海”中脱颖而出时,看到的却是有些家长没完没了的和朋友们在“长城鏖战”中虚度年华,反而有的吃、有的用、有的跑、有的乐(君不见“公务员整天打麻将月薪却六千”的报道吗);当您正在为某工作难题几天朝思暮觅方法时,看到的却是某些“政要”不但不学无术,反而在醉中获利,梦中升官,幻中劫色,并对非法所至的源源不断的钱财心安理得的笑纳着,脸上不仅没有愧疚之色,却是那样的富有“自得感”、“成就感”、“辉煌感”、“幸福感”、“耀祖感”、“安全感”,您还会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吗?  

这些都会在孩子、平民纯洁的心灵里勾勒出两道重重的阴影:一是学习不过是权宜之计;二是不学习,只要精通“厚黑学”术,一样生活的“潇洒荣光”。  

其次,学习、培训走形式的现象太严重。由于受整个环境影响,学习目的不明,加之应用技能差,学习又很苦,短时间难以见效,人们便在“惰性”作祟下,自觉不自觉的放弃了学习习惯的养成。多少年来,迫于“面子工程”的 “终身教育”,学习组织者不仅以滥竽充师资,还为了推销老化教材,暗分“肥油”,使培训流于形式,导致该学的不学,学者“倒胃”。  

最后,用人环境灰暗是导致学风日下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对各级、各类领导人的提拔使用,强调的是一套,甚至有章可循,但实际又是一套,没有群众的真正发言权和决定权,这已不容分辩。有心人只要看看自己身边领导人的能力和人生观、价值观、工作观、世界观、生活观、学习观是何等卑劣;只要看看他们在台前台后的不同表演;看看他们在不同场合的变色言辞;看看他们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认识水平;听听他们在公众场合开场白的前三句话,就什么都明白了,就会给下属、公众植下一颗不学无术“照样当官”的种子。这颗种子会在广袤的土地上,借助劣风遍地开花、结果……  

所以,与其倡导公职人员读书学习,不如尽快解决用人机制的问题。如果解决了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建立起良好的人事信用交易体系,把那些有真才实学,“六观”和能力过硬的人予以提拔使用,便不用在学习上搞什么“以书为师”,做“读书学习的表率”,“要进行考核”等新花样,不用把“建设学习型政府”的口号写在墙上,印在文件上,国人自会把读书学习看作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历来提倡“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商”、“学而优则产”、“学而优则研”的科学结合,只有这样的结合才会使社会能科学持续发展)。  

因为,良好的人事信用交易环境的净化,自会给人们、给社会带来不仅仅是学习上的新希望和安全归宿!  

                成于 2009年9月6日 ,修改于 2011年9月27日 。  

附:  QQ:113158686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