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们为什么伙同美国救市?

火烧 2008-12-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中国为何配合美国救市,分析救市政策的利弊及对经济的影响,强调流动性注入的短期效果与长期风险,提出理性应对国际经济危机的必要性。
我们为什么伙同美国救市?

 何天恩

2008-12-27

关于美国政府推出的8500亿乃至20000亿美圆救市计划,中国政府一直以来表现出极大的兴致,并相继出台与其合谋的救市政策 ,为此,我们深感疑虑:中国为什么要伙同美国救市?

美当局政府包括美国国家财政、美联储视情况为燃眉之急,是因为他们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拯救措施的局限性。对于整个国际经济形势而言,华尔街的没落只是这场空前经济危机的开端。而这场灾难的最终结局将以“玩火者自焚”做解释。华尔街神话缔造了美国大半个世纪的霸权时代也将因之灰飞烟灭。因此,美国当局的救市急切心情不难理解。

 而对于我国的广大国民和经济学界的的不同声音,我们似乎更应该看到救市本质的意义缺失。政府动用纳税人的钱为那些玩火市场经济的冒险家檫屁股、埋单,让人无法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共识。从危机事件的本源看,大能量的流动性注入实属火上浇油、饮鸩止渴之举。数千乃至上万亿流动性货币紧急入市,也许能够缓解危机的短期迸发,但是,“米多加水,水多加米”的恶性循环,最终不也是以炸锅、崩盆为结果吗?

 对此,中国人更应该有切身的体会,唐家山堰塞湖不是一个最好的明证吗?当水位处于高位堰塞的情况下,加固堤坝不但不是明智的做法,却是一种非常愚蠢和危险的冲动。上游分流、下游疏导才是化解险情恶化的正确做法。

 中国政府为什么伙同美国救市?

 美国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出口支撑国,其经济、国力兴衰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与否。问题是,我们目前更应该关注的是,美国模式是不是还能够继续存在?如果能够挽回美国过去了的高消费经济模式,那么,我们也应该论证代价与收益之间的利弊;如果美国的救市是在为重拾世界霸权地位而不惜一切的最后一搏,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助纣为虐”?

 不管是“城门失火殃及鱼池”,还是世界经济一体的“蝴蝶效应”,我们已然因之而付出惨重的代价。如果这代价能够转化为“学费”的支出,那么,我们当下应该考量的是在接下来的博弈中事关自身的利与弊;如果,我们仅限于考虑已造成的损失能否最大限度的减少而抱希望于美国的救市举措,那么,我们无疑将成为一场旷世空前的赌局的参与者。

 万事归宗,任何事物总有个度,以华尔街模式为代表的美国经济实际触及的就是“度”的问题。兴与衰是美国面临的两个命运选择,而决定兴衰的前提正是单纯大能量流动性救市措施的取与舍。

 在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新洗牌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看问题。世界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视无知和肤浅为协作和大度。

 如果,在这样一场险象横生、风云际会的经济战争中,我们连赌徒的最后一搏都看不清楚的话,那么,我们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其实连“学费”都没有交足。

 美国救市被中国当局看作是利好,真的耐人寻味。这大概也是说明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舞台只能是个小丑而已的根本原因所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