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融危机起因看官场危机诱因
由金融危机起因看官场危机诱因
据人民网报道,中国副总理王歧山在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八十周年的晚宴上,当着数百位银行家的面,直言金融危机的起因就是金融人士因为贪婪忘了基本戒律。王歧山的直言让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王歧山素以直言、坦率、真诚而赢得人们广泛的尊敬,这次也一样,他直言金融危机的起因是贪婪,振聋发聩,一语中的。
大家断不会忘记,曾几何时,“我们需要贪婪”或“贪婪是好事”,曾经是资本主义世界投资家们引为自豪的名言;不过,今天看到贪婪的代价,资本主义冒险家的盛宴结束了,全球金融和经济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私以为,王歧山的这番话,难道仅仅只是说给西方金融人士听的吗?非也。他的这番话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
我们不妨先看看我国当今官场上是怎么演绎各类危机的。
信用危机:华南虎事件,最能说明政府信用危机。综观整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落幕,无不折射出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信用丧失殆尽。虎照事件对周正龙来说是一个个案,对大众来说则是一个公案,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事件本身,涉及社会公信和道德指向。诚信危机猛于虎,“虎照事件”演变过程,折射出当地政府信任的脆弱和无奈。
信任危机:今年2月,云南省晋宁县一位农民死在了看守所,所方宣布,死因是死者跟人一起玩躲猫猫(即瞎子摸人)游戏,撞在墙上所致。消息一出,网上大哗。网民之所以闹将起来,关键在于晋宁警方“躲猫猫”说法过于粗糙,有违常识;而且这些年来,小百姓在看守所“意外死亡”的事件,大家听到的太多,很多都跟警察刑讯逼供有关,官方的消息,都是造谣。只要有一丝可疑的痕迹,人们就会起疑,这个时候,官方所有的说词,都不被采信,越解释,就越不清楚,越抹越黑。这种现象,背后是人们对政府,尤其是对地方政府的高度不信任。可怕的是,这种不信任由于这些年政府行为的失当,还在蔓延。
信仰危机:我们姑且看看那些落马官员的政治信仰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吧。2000年最为闻名的大贪官胡长清对移居国外的儿子说:“总有一天中国会不行的”,“有两个国籍,将来就有余地了”;已被枪决的北京电子动力公司经理兼党委书记陈铭曾说了这样一句“肺腑之言”:“在地球爆炸之前,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山东泰安原市委书记的胡建学曾私下对其部下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出路”;被号称“河北第一秘”的李真则想得更远:“与其一旦江山易手,自己万事皆空,不如权力在握之时及早做经济准备”……可以这样说,类似于这些官员的信仰危机并不是个别现象!
官德危机:巨贪曾锦春的具体犯罪情节令人咂舌:远房亲戚变情妇,收钱只收现金,只要给钱啥违法的事情都能干,系争双方“通吃”却脸不红心不跳,收钱帮倒忙……。这不禁让人惊诧于曾锦春的“官德”沦丧,更让人感叹他的人伦尽失!事实上,曾锦春并不“孤单”,近年来贪官中丢德丧伦的官员十有八九,可以说在极少数官员身上发生了“官德”危机。象近期曝光的官员嫖幼案、买处案等,都说明官德危机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上述危机的单独作用,虽然还不足以导致官场危机的发生,但在它们的相互咬合,相互搀杂,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下,一场危害性远超过金融危机的官场危机就会在为期不远的明天爆发,必须引起高度的警惕。因为它们是构成官场危机的重大隐患!
发生官场危机的诱因到底是什么呢?说穿了,还是两个字:贪婪!
前不久,正在监狱服刑的国家民委办公厅原副主任杜茂基,河南省财经学院原院长、党委书记徐兴恩,郑煤集团原副总经理王志勤,河南省确山县原县长李剑华,河南省交通厅工程处原处长李瑞林,河南省内黄县原副县长邢守英等6名职落马贪官,日前在河南省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作忏悔发言,给2400多名干部上了一堂“课”。从他们的忏悔录中,我们不难看出,贪婪是所有贪官的共同特征。
在官员身上,贪婪到底有哪些表现形式呢?
一是疯狂的钱欲。有些官员把多多地贪钱、捞钱当成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一些官员已丧失了党性,丧失了人性,丧失了良知,丧失了最起码的道德;
二是疯狂的权欲。一些官员不看自己的能力、德性、才学,心里想的是“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为了尽快地升迁,什么样的坏事、恶事、丑事、脏事都干得出来。在上司面前,这些人不惜阿谀丰承,不惜舐痔吮痈,不惜出让妻女,不惜喊爹叫娘;
三是疯狂的色欲。在女色面前,一些官员简直“性贪”到禽兽不如的地步,不仅三妻四妾,甚至连未满14岁的幼女都不放过。这还有一点人味吗?
更加令人忧虑的是,官场上风气败坏,“笑贫不笑猖”、“笑廉不笑贪”,已成为官场上的潜规则。这反映了什么呢?从某个角度讲,也反映了官员的贪婪,而且这种贪婪正在变本加厉,还在恶性膨胀。
大家不妨作这样的设想,如果不能从思想层面上、制度层面上、监督层面上,坚决地扼杀官员之贪婪,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金融危机因金融人士贪婪而发生,那么,官场危机会不会因官员贪婪而发生呢?
这话实在不好讲,这个结论实在不好下。
我这样说,既不是杞人忧天,更不是危言耸听。远的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南唐后主李煜因喜乐好色而亡国的“前车之覆”,近的有用美式装备武装到牙齿的蒋家王朝因官场腐败而失去民心的“后车之鉴”。这历史的教训难道还不能让我们惊醒吗? 黄炎培 先生的“历史周期率”难道还不能让我们警惕吗?因此,努力营造官员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不去贪的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和法律环境,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欣喜地看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地高擎反腐倡廉的旗帜,屡发重招,频舞利剑,各类大小腐败分子不断中箭落马。2009年,就有不少腐败分子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可以期望,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官场危机就不会发生,“历史周期率”就不会重现。
欢迎博友光临强国网:http://www.lnxv.com/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