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认贼作父 卖台自贱——李登辉媚日言论批判

火烧 2015-08-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31
文章批判李登辉媚日言论,指出其行为符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特征,分析其成长背景与日本殖民历史影响,揭露其对台日关系的扭曲认知。

  臭名昭著的“台独旗手”李登辉近日又跳出来表演了。根据日本李登辉之友会的官网介绍,李亲自撰写了一篇名为《台日新合作的曙光け》的文章,投书日本月刊《Voice》9月号。在这篇文章中,李登辉表示,二战时期台湾和日本是“同一个国家”,“台湾人”其实是为日本“祖国”而战,所以没有台湾抗日的事实;李登辉还说,他哥哥为“护国”战死在马尼拉,现在被奉祀在靖国神社,这才是历史事实。为了表示对“日本祖国”的忠心,李登辉说台湾的慰安妇问题已经解决,无须重提。他认为,马英九纪念抗日胜利是为了“刁难”日本、“讨好中国”,因此日本驻台交流协会代表沼田干夫拒绝出席马英九所主持的对日抗战胜利70年纪念会是“理所当然的”。

  心理学将一种疾病命名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称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行为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主动协助加害人的一种心理疾患。李登辉作为台湾民众的一分子,本应是日本殖民统治的受害者,但他却认贼作父,自称“二十二岁以前一直是日本人”,虽然对外用“李登辉”的中文名字,内心深处却一直固守着“岩里政男”的日本身份,一直视日本为“祖国”,甚至公开说“钓鱼岛是日本的”;将这些与此番李的媚日言论合并观察,可知李是一位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而且病得不轻!

  至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起因,心理学认为至少要具备四个条件:(1)被害者相信生命正受到威胁;(2)被害者感到无路可逃,只能服从施害者;(3)施害者会给被害者施以小恩小惠;(4)被害者的信息来源和思想被控制,或曰被“洗脑”。

  以李登辉的个案论:在李出生时(1923年1月),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已二十八年,其间以残暴手段镇压了数十次台湾义民的武力反抗;有资料显示,仅在日本据台的前二十年,就杀害台湾同胞达四十万之多(当时台湾总人口不到五百万),在此基础上做到了前述四个条件中的前两项,即让台湾多数民众普遍感受到生命受威胁和“无路可逃”的困境。从李出生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是年李22岁),李在最重要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两件事的深刻影响,而这两件事恰恰补足了另外两项条件,使李终生成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患者。

  一是李的父亲当上了警察,虽然只是小吏,却也让李家多少能尝到些“管治者”的滋味,甚至有了点“做主子”的虚幻感;后来李成了赴日留学生,更让他有了“高等台人”的优越感;总之李家是捞到了日本“小恩小惠”的甜头。第二件事就是在李14岁那年,日本在台推行“皇民化运动”,从那时到1945年,李饱受八年“皇民化”教育,满脑子都是日本人灌输的偏见,其要点有三:一是鄙视中华民族,认为中国人是落后、野蛮、自私、不讲卫生的“清国奴”;李登辉直到晚年仍认为中国应当分裂成七块,并不断散布“中国崩溃论”,其根源即在此。二是仰慕日本和日本文化,李登辉至今仍认为日本的京都是人类文化的极致。三是当台湾的利益与日本的利益冲突时,要自觉意识到自己是“皇民”,要先维护日本“祖国”的利益。所以在钓鱼岛、慰安妇等问题上,李登辉都帮日本发声;在各国纷纷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今天,李登辉却在忧虑日本“被刁难”;这其实都是因为当年被灌输的第三点偏见在作祟。

  本来,如果李登辉只是个普通人,那么他的那些言论只要当成是个心理病患的胡言乱语即可,何必认真?然而李登辉又偏偏不是个普通人,他做过台湾当局领导人,现在又被视为台独的“带头大哥”,其言论不仅影响国际社会的观瞻,更影响到台湾民间的价值取向,台湾那些“反课纲微调”的高中生,连“殖民”的字眼都接受不了,不就是受到李登辉的皇民史观影响吗?更何况李挑选此时发表媚日文章,其主旨不仅在于发抒对日本“祖国”的痴心,更在于要“力挺”某位候选人,这就直接涉及到台湾民众的现实政治选择,让我们必须对其“胡言乱语”予以批驳。

  认真剖析李的心理独白,对于世人更深刻地认识“台独”也是有助益的。毕竟李登辉是“台独”的领军人物,他的心理特质,其实也是相当一批“台独”人士的心理特质。

  “台独”不是总标榜他们“最爱台湾”,并总给别人扣“卖台”的大帽子吗?但李登辉怎么做的?对简大狮、罗福星、莫纳·鲁道等台湾先烈以武力抗击日本殖民统治的事迹,对数十万台湾同胞的牺牲,对蒋渭水、林献堂等台湾先贤以非暴力方式同日本殖民当局的抗争,他仅仅以一句“没有台湾抗日的事实”就统统否定,这是爱台湾吗?对于台湾慰安妇的苦难和羞辱,他轻描淡写地来一句“已经解决,无需再提”就撇到一边,这是爱台湾吗?他说“钓鱼台是日本的”,这是爱台湾吗?不!凡此种种,非但谈不上“爱台湾”,根本就是“卖台湾”!!

  “台独”不是总标榜他们“要尊严”,“要独立”,要“出头天”吗?但李登辉怎么做的?尽管日本人从来没有将这位岩里政男先生视为“本国人”,即使在他22岁以前,也只是个受歧视的“二等国民”而已,但他却直到今天仍自作多情地向日本人表白曾“为祖国而战”,这算“要尊严”吗?当前日本社会的主流意见都承认对朝鲜、中国(包括台湾)的侵略行为,甚至现任日本首相安倍在其关于二战结束七十周年的谈话中尽管不情愿,也在各方压力下,以“历代内阁所表明的”这种间接方式提及了“侵略”、“殖民统治”、“反省”和“道歉”等四个关键词,并且把台湾也列入到道歉的对象之中,但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部分“遗老”却致力为日本殖民统治辩护开脱,这算“独立自主”吗?不!凡此种种,与“自尊自主”毫不相关,是不折不扣的自侮自贱!!

  正是因为李登辉的言论实在太露骨、太出格了,他现在成了民进党的“尴尬”和“包袱”,支持他等于暴露自己同他一样媚日卖台、自侮自贱,哪个敢把这屎盆子往自己脑袋上扣?反对他呢,毕竟是咱们的“带头大哥”,谁又真心情愿?更何况这位“大哥”在同一篇文章中,还赞扬了当年由他栽培提出“两国论”的那位候选人,“是个理性、不会用浮夸词藻的才女”,还表示他将全力为这个“才女”辅选,并力挺其“维持现状”说;李还以“当事者”的身份,出面否定“九二共识”的存在;民进党同李有这么多的共同点,又怎舍得对李下手?

  于是,绿营上下对李登辉的媚日言论全无评论。那位获李力挺的“才女”在媒体的追问下,做了一个令人费解的表态。她说:台湾社会在今天还有很多不同的历史记忆,对历史也有不同的诠释,李登辉的言论是要表达他个人的历史经验和诠释,“我们应抱持相互包容的态度,让社会可以团结,让民主可以更壮大”。这样的表态其实是用委婉的方式为李开脱。须知李登辉的言论,涉及的是一个价值选择的大是大非问题,不能以“个人历史经验”模糊带过;这也与是否有相互包容的民主态度无关,再民主的国家如英美,也会严厉批判为法西斯殖民制度唱赞歌的言论,也会鄙夷而非包容那些数典忘祖、认贼作父的小人。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如果某些人真像他们宣称的那样“爱台湾”,那样“求自主”、“要自尊”,那就必须旗帜鲜明地批判李登辉!反之,在李登辉如此露骨地大放厥词之后,非但不敢批李,还要苦心为其寻求开脱之道,那就只能证明这些人同李登辉一样,所谓“为台湾打拼”全是玩假的,卖台湾、祸台湾才是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黄嘉树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附:李登辉“媚日”背后闪现“台独”魅影

任成琦

2015年08月24日04: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1944年,日军迫害台湾原住民组建的高砂义勇队,强迫他们参加日军的侵略战争。

  1937年,台湾屏东佳冬萧家后人萧道应(左一)与挚友聚餐商讨筹组医疗服务团,返回大陆参加抗日战争,其曾祖父萧光明是1895年组织乡勇抗击入侵日寇的客家领袖。新华社发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近日媚日卖台言论不断,在日本右翼媒体上发表的最新文章,更是公然称日本为“祖国”,出格言论引来海峡两岸山呼海啸般的批驳。“数典忘祖”、“认贼作父”、“颠倒历史”、“卖台可耻”,几乎每个声讨都是逃不脱赖不掉的。民愤之大,连岛内亲绿媒体都只敢拿出“言论自由”挡箭牌来变相奥援。老态龙钟的李登辉不惜厚着脸皮冒天下之大不韪,背后一定有更深的政治目的,那就是借媚日为包藏的“台独”张目。所以我们一方面批李登辉恋日媚态,另一方面更要祛“台独”之魅。

  从“哈日风”到反课纲

  日本战败时,台湾有个女学生回家问祖父:“我们亡国了吗?”祖父用烟杆敲了下女学生的头,然后纠正她,“是我们中国人打赢了”。

  这是原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坚讲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曾在台湾做语文教员的郑坚认为,李登辉媚日固然可恨,但他和陈水扁早就私下小动作不断。李扁时代推动“去中国化”教育,相当一部分台湾年轻人不了解台湾历史,不了解祖辈从哪里来,不了解先辈抗日史实与爱国传统,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混乱。

  如今李登辉媚日在岛内还有部分“知音”。比如有反课纲学生就问,如何印证台湾慰安妇是被迫的呢?从早期的“皇民史观”开始,到如今台湾的“哈日风”由来已久。李登辉之流在台上时,正是利用“去中国化”加上岛内年轻族群对日本流行文化的仰慕,为“台独”理念披上一层有魅力的外衣,逐渐成功洗脑。郑坚表示,为岛内年轻人所受教育感到悲伤,连日本首相安倍都无法否认的殖民统治事实,却在前段时间的反课纲运动中,被台湾青少年藐视。“现在也需要有人敲年轻人的头!”

  更为严峻的是,台湾《观察》杂志社负责人纪欣认为,“李登辉的理念已经被‘台独’分子充分吸收。”从这次的反课纲微调运动来看,统派学者在大学和中学校园内式微,缺乏青壮力量补充。如果继续缺乏统一声音的制衡,李登辉们在岛内再发媚日和“台独”谬论时就会更加肆无忌惮。

  抹杀抗战“引日抗华”

  台湾著名作家赖和,一生坚持穿汉服写汉字,坚守民族气节,宣扬抗日思想,曾两度遭日本殖民当局逮捕入狱。他虽未能看到台湾光复,但在临终前写下“天道还形自有时,留此双睛一看之”的诗句,表达了对两岸抗日斗争必将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心。

  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天道还形”大半个世纪之后,竟有前台湾当局领导人给殖民统治歌功颂德,甚至睁眼说出“台湾对日抗战不是事实”的瞎话,玷污了抗日先贤和爱国仁人志士的民族气节。

  从赞赏小林纪善美化殖民统治的《台湾论》,到日前窜访时歌颂日本“在台湾建立了近代化的管理体制”,李登辉美化殖民统治的劲头,很容易让人联想他患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陈星说,台湾当年参加抗战的大有人在,日本据台期间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这在相关史籍中有大量记载,李登辉不是不知道这些史实,不过在病态的“台独”心理下,加上“借重外邦”的需要,选择视而不见或者进行歪曲性美化。

  台湾2016选战正处在关键节点上,以“台独教父”自任的李登辉要谋求所谓的政治定位以及后2016时代的政坛影响力。然而,岛内的势力已经不足以支撑,转而想通过媚日言论,一方面支持心底认同的“祖国”日本,另一方面拉日本投桃报李做他的支持者。通过所谓“引日抗华”,继续为“台独”张目。

  真卖台让魅影现形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邱毅22日在北京爆料表示,李登辉一直与安倍之弟有秘密往来,试图修订日版“与台湾关系法”,打造所谓“台日命运共同体”,甚至商讨安排民进党主席蔡英文10月份访问日本,比前任主席苏贞昌访日规格更高。背后可谓魅影重重。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陈先才表示,“两国论”抛出来之后,李登辉“台独、分裂、出卖国家”的形象已经完全定格。所以他在日本杂志上叫嚣,1992年两岸没有达成任何共识,也就不让人奇怪了。让人警惕的是言论刊发的时机,正是台北市长柯文哲访沪前后。各界对柯文哲谈到“两岸一家亲”、“尊重并了解九二共识”等表示高度肯定,某种程度上踩到了李登辉之流的痛点。

  李登辉如今极端媚日和否认“九二共识”,可谓“台独”理念的一体两面,更与目前岛内的政治生态有关系。“台湾社会整个绿化很严重,台独势力泛滥。绿营有可能翻盘,在明年执政。在这种情况下,台独势力被急剧拉高。”陈先才说,这让李登辉看到政治行情看涨的机会。同时释放蔡英文访日之类的讯息,也是逼迫蔡英文上他的贼船,即不能同大陆妥协,要维持民进党未来执政后的“台独”方向。从对反课纲微调的支持,到对李登辉言论未批一句,蔡英文对李登辉“媚日”和“台独”的暧昧态度,势必增加各界对其“维持现状”内涵的质疑。

  极具讽刺意义的是,作为“主体意识”动员符号的始作俑者,李登辉们口口声声自己“爱台湾”,不遗余力攻击国民党“卖台”并否认“九二共识”。但说起“钓鱼台属日本”、“台湾人没有抗日”来理直气壮,眼睛都不眨,如此匪夷所思的矛盾行为,戳破了“台独”神主牌的谎言,让人们看清了其背后的卖国害台本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