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胡锦涛的“8个加快”警醒谁?

火烧 2010-02-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胡锦涛提出8个加快警示,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及国内经济矛盾,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对国际压力与国内挑战。

胡锦涛的“8个加快”警醒谁?  

   

 2月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着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为此提出了“8个加快”。  

细心的网友发现,胡锦涛在这篇讲话中,用“加快”这一关键词达48次之多。其频率之高,次数之多,实属罕见,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2009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但我国仍然实现GDP“保 8” 的既定目标,为什么还要如此紧迫地向全党发出“加快”的警醒呢?  

众所周知,尽管我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当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  

从国际局势看,我国面临的各类挑战更加复杂,也更加严酷。不说别的,仅山姆大叔对我国施加的高压就够人受的。据凤凰网2月4日报道,当地时间2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美国将在汇率上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并且要求中国更大地开放市场从而扩大美国出口,在国内创造就业机会。尽管奥巴马表态称不会修改甚至废除与中国已经签订的贸易条约,但美国最高层再次拿出汇率问题来做文章显然会加剧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至此,美国媒体年初预计的引爆中美关系三大议题包括对台军售、会见达赖和贸易摩擦已经全部浮出水面。  

从国内形势看,尽管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并实施了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但从总体上看,受人垢议颇多的GDP依然是官员追求的最高境界;经济与政治、社会、生态共同发展的协调性尚无显著改善;经济结构调整没有满足合理性、科学性的基本要求;房价无节制攀高,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民生提升的步伐远没达到人们的期望值,内需的源动力没有充分有效地激发出来;各类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并呈现加剧趋势;“反腐倡廉”仍是广大民众最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政府维稳压力还在持续升高。  

面对国际上特别是美国频繁地点火、烧火,面对国内矛盾交织的发展现状,我国将如何应对?如何处理?我不是政治家,也不是社会学家,无法作出趋势上的准确判断,但可以这样“杞人忧天”地说,如果我国作出的每一项决策稍有失误,就将迅速失去“加快”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将更加恶化,国内各种显现的、潜在的矛盾也将更加炙手,这是不言而喻的。  

胡锦涛基于对我国面临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国内局势的准确判断,急迫地、反复地、不厌其烦地用“加快”这两个字眼来警醒全党,可见其一片苦心。  

怎么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网友说得好,“加快”的关键在“一把手”。诚如斯言,斯言如金!“一把手”是舵手,也是旗帜;是信心,也是力量。如果众多大大小小党和政府的“一把手”没有胡锦涛那样强烈的强国富民意识,那样执着的发展意识,那样清醒的忧患意识,胡锦涛的“8个加快”,就会被某些心怀异志的“一把手”异化成八百个、八千个、乃至于八万个阻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拦路石!因为30多年改革开放正反两个方面的诸多经验和教训,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胡锦涛的“8个加快”,警醒的不是其他人,而是众多的大大小小党和政府的“一把手”。  

但愿众多的大大小小党和政府的“一把手”们,要认真体会胡锦涛的苦心和用心,准确领会胡锦涛的讲话精神,以清正廉洁的形象感召人,以富有活力的举措鼓舞人,以脚踏实地的行动带领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激奋人,千万不要象成克杰、陈良宇、许宗衡等贪官那样,嘴上说的是这套,心里想的是那套,行动上做的是另外一套,切实而不是虚伪、认真而不是浮躁,真正担负起带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走样,不变味,不异化,步伐更稳,更快,更科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