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没读懂新中国
2009年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人们以不同方式参与纪念,龙应台用一本新书《大江大海,1949》来阐述她对1949的理解。书中並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史实,引人关注的是如何看待国共內战中个人的遭遇。龙应台说,她是“在用文明诠释历史”,但她没有读懂新中国的意义,所以很难说她读懂了1949。
龙应台説:“底层社会芸芸众生,才是该书描述主角。要打开深藏在那一代人记忆的黑盒子,找出隐忍不言的伤痛。”所以,离別,泪水,痛苦,悲伤,流血,死亡,所有的悲惨与苦难加在一起就构成了龙应台眼中的1949。这一切再激发出作者发自內心的一种人道关怀,一种悲天悯人的生命关注。
龙应台也许忘了,1949不是书中人物悲惨和痛苦开始的日子,而是中国大规模內战结束的年份。国共內战的结束也不是来源於龙应台所教导的“个人良知”,而是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风卷残云般的军事胜利。龙应台也没有强调:1946年后的国共內战並不是由中共发起的,但却是由中共在1949年结束的。
从个体角度抚摸往日精神和肉体的伤口是可以理解的,但从中华民族整体看,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后来的经济腾飞夯实基础,也铺平了道路,尽管有挫折,但中华民族总体在向上走。龙应台的悲天悯人可以认为是种菩萨心肠,但这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菩萨心肠。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没有霹雳手段,哪显菩萨心肠。那种彻底结束內战的霹雳手段也是一种菩萨心肠,而且是种更大的菩萨心肠。如果我们由珍爱生命而珍惜和平的话,我们就该知道和平从何而来。如果我们不愿內战,就必须知道如何终结內战。
1949的一边是龙应台笔下个体的痛苦,另一边是中华民族从此整体复兴。个体与整体孰轻孰重,这点是龙应台刻意强调的东西,也是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西方文明强调个性发展,而东方文明推崇集体主义。龙应台认为个人良知比国家兴亡更重要並不奇怪,问题在於她不认为在她的文明之外还有別的文明。
她认为她是在用文明诠释历史,以文明教导大陆蒙昧的芸芸众生。西方政客也是一直用这种语气态度説话,有西方政客在号召攻击奥运火炬传递时说:“这是你们一生中难得的一次吿诉中国必须改善人权状况的机会。”这位政客“让我用文明来敎训你们”和龙应台“请用文明回答我”背后的唯一性和排他性是一样的。用一种文明消灭其他文明只会带来灾难,东西文明彼此和平共处甚至相互学习借鉴才是世界之福。
尽管龙应台一再强调“不以胜败论英雄”,但胜败在龙应台心裡还是抹不掉。这种失败者的意识越强,就越要在嘴皮子上找回来。那些气魄恢弘的奥运场馆,在龙应台笔下变成了集体主义的标示。
笔者投资股票时,大户室有一位女士总是赔钱,她嘴上却经常念叨:“这股票越是聪明人越赔钱。”当时笔者就想:那我就做个笨人又何妨,况且那总是让她赔钱的聪明还是聪明吗?人们説:因为1991年中国的政治改革落后,所以避免了俄罗斯式的崩溃;因为金融开放的落后,挺住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又因为经营理念落后,才躲过了次贷危机。想想3年前人们是如何描述华尔街的,华尔街代表了先进还是堕落?如果中国总是因为自己的落后而得救,那么是不是该考虑一下先进和落后的定义是否出问题了?龙应台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她的文明是否也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其实,龙应台该从她的《大江大海1949》中走出来了,走出那灰暗的苦涩,走出她父辈们的失败,也走出她自己的心结。1949年后中华民族已经走过挫折走向辉煌,打败她父辈的中共並没有仅仅以內战的胜利者自居,而是拥有更深邃和宽广的眼光。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为证: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內外敌人,爭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如果说中华民族从1840年开始滑向万丈深渊的话,那么1949就是见底的年份。1949对於中华民族来说,不是灾难而是新生的阵痛,从此中华民族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她期待所有的人共创未来,而不是咀嚼痛苦,也包括龙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