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看联合早报网上就中美关系、两岸问题的一些评论

火烧 2010-02-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联合早报网上关于中美关系及两岸问题的评论,涉及台湾独立、美国军售、西藏问题等,强调美国视角下的中美互动与台湾地位。

看联合早报网上的一些评论  

美国挑起中美对抗的这一个月来,一些人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上,就中美关系,两岸问题发表评论,我认为,基本上反映了美国视角中的中美关系。  

1、中国是个双黄蛋  

澳洲斯威本大学教授俞剑鸿 2月16日 的《一个中国类似很多鸡蛋中的一个?》文中说:“两岸中国关系自从1949年10月有如两个蛋黄一般,可以各自表述。”他说,对于他的这个比喻,“如果还是有读者挑剔毛病,那就是真正的在鸡蛋里挑骨头了。”  

我不想挑骨头,因为双黄蛋孵化不出鸡,根本就长不出骨头。中国要有生机,长骨头,它就不能是个双黄蛋。  

2、“台独”靠的是美国庇护  

台北吴佳蓓 2月2日 的报道《台学者:美中关系不影响美持续对台售武》说,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担 任 教授的林中斌表示“他不认为美国会倾中弃台。”淡江大学黄介正:“从美国再次宣布对台军售的决定看来,美国并没有准备要‘弃台亲中’或‘脱台倾中’,美国目前似乎并不乐见台湾‘芬兰化’。”  

台学者说“美中关系不影响美持续对台售武”,表明他们深知,台湾的独立决定于美国是否弃台。真的,我们从台湾这个想成为“蛋中蛋”中,确实挑不出骨头来。自己没有骨头,只能靠美国支撑的台湾政府,怎么独自立得起来!

3、台湾属于美国的核心利益  

台湾淡江大学美洲研究所教授陈一新 2月18日 发文《中美应以大局为重 共创双赢》,说是“华府继续军售台湾显示,美国固然会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但也会遵守《台湾关系法》这份美台之间的中心文件。不管中国如何抗议,如何反制,都无法改变美国军售台湾的决定。正如中国在国际上所做的许多决定,也不尽符合美国利益,但华府也没有抗议。两国既然签订《中美联合声明》,就应相互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也许中美两国对何者是核心利益仍有不同看法,但尽人皆知,台湾显然属于美国的核心利益之一。如果北京希望中美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可长可久,对美国对台军售表示抗议,就应适可而止,不必再搞什么反制,更不用说搞对抗了。何况,马政府若是买不到美国武器,政府合法性可能受到置疑,而影响连任之路,难道这是北京所乐见?”

中国希望维护“中美合作大局”的人听着:要希望中美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可长可久,就要承认台湾属于美国的核心利益,就要承认中华民国独立的合法性。

4、达赖是中国国家领导人  

旅美学者周农建 2月17日 发文《处理西藏问题,不妨换个思路》,他认为“西藏问题变成一个几十年来令北京棘手的国际问题。”他提出:“北京不妨对达赖所提出的有利言论,不论是否出自内心,均从正面加以肯定,如:‘中央赞赏达赖喇嘛回归到爱国的立场上,回归到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立场上,中央政府愿意就恢复达赖喇嘛曾经长期担任的国家领导人地位的问题,与达赖喇嘛进一步协商。’ 这样既争取了对外宣传上的主动,柔和了自己的对外形象,又以揭示达赖喇嘛身为中国国家领导人历史事实的方式,破解大部分西方人和年轻一代海外藏人对西藏历史认识的盲点,也表明了欢迎达赖回国的立场。”  

这个“旅美学者”的思路高:要达赖不搞分裂,就承认他是中国国家领导人!  

4、“帝国的融合”——“中美国”  

法国《回声报》 2月10日 发表罗歇-波尔·德鲁瓦的文章《一种美式佛教》说:“奥巴马仍坚持着。尽管中国不高兴,他仍将会见达赖。人们都在研判这种强硬态度及其影响。然而,必须看到,一个更广更深的现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这个现象,我们不妨给它下个临时的定义:帝国的融合。中国在西方化,而美国则在东方化。两大强国似乎在反向发展。”“在我们的眼里,相互的影响正在加速。这个‘帝国的融合’不同于‘文明的冲突’。因为它是要避免冲突,每一方都参照另一方来改变自己。它也不是以保持特性为前提的“文明的结合”。这个新的现象属于另一类型:转移、模拟、嫁接。人们很难知道从这个世界的重组中会有什么东西产生出来。出现方式和地位的改变是肯定的。化干戈为玉帛也是可能的。”  

奥巴马会见达赖,是“美式佛教”。奥巴马还可能是“美的穆斯林”,“中美国”是美国与中国的“帝国的融合”等等;君不见,奥巴马、希拉莉用中国成语,华人入阁,美驻华大使取的中国人名字。美国总统,国务卿、部长、大使,都在汉化,中国人怎么就冥顽不化,不吸收西方的普世价值,不同美帝国融合呢?  

5、象台湾一样做美国的盟友  

 1月9日 ,《华尔街日报》社论称,“华盛顿过去30年与北京的关系并未因对台售武器而受伤害。奥巴马政府如加以批准是明智之举……北京越早知道美国会为盟友挺身而出,就会变得对美国越友善”。  

中国的台湾做了美国盟友,美国就为它挺身而出,中国的大陆应当越早知道这一点,接受“中美国”关系,做第二个台湾吧!   

5、弱国无内政

华盛顿中国论坛社社长陈有为 2月17日 在华府论坛发表的《拔剑出鞘也要量力为之》文中,称中国要奥巴马取消会见达赖为“挑战奥巴马”。他说:“在某种程度上看,北京把达赖的事情看作中国内政,但奥巴马也把自己能否背离本国朝野与达赖会见看作美国的内政,不受外来干预而坚持他的行动。”  

中国的内政就是美国的内政,就是说,美国统治中国,陈有为维护美国的霸权主义,无理之至。但是他又有根据。中国不是有人说过“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吗?没有外交,就无所谓内政。既然如此,中国的内政就是美国的内政,美国也无需对中国搞外交,想怎么作就怎么作便是了。  

6、切勿损害中美关系全局。  

陈有为在《拔剑出鞘也要量力为之》中还提出“奥巴马见过达赖之后,北京的下一步要怎么走……这就又牵涉到两个问题,第一是如何从中美关系的全局来衡量这个比较次要的局部问题,另一个是北京对美政策的强势态度会对中国舆论产生何种影响。……需要回过头来加以安抚与平息。”

陈有为的观点很有逻性:中国的内政就是美国的内政,自然美国是全局,中国的主权便是次要的局部。至于中国民众,能安抚则安抚之,不受安抚,则平息之,总之,切勿惊扰友邦,损害中美关系大局。  

7、美国希望中国继续韬光养晦  

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薛理泰2-16日的文章《崛起未竟 仍须戒骄》说:“在如何看待美国的问题上,北京向来试图‘以两手对两手’。两手战略的含义延伸一下,面对强大的对手,战略的要点是‘陪笑脸,握拳头,求发展’。‘陪笑脸’是前提,‘握拳头’是手段,‘求发展’是目的。三者缺一不可,不宜偏废。如果中国能够成功地贯彻这项策略,就能化解或者阻止中国的假想敌之间的结盟及其针对中国的咄咄逼人的威胁性行动。”“据判,白宫在战略博弈中,对于是否将把中国视为必须全力对付的“老二”,尚在煞费踌躇的阶段,并未最终在棋盘上落子。”“就中国而言,一言以蔽之,在白宫尚未在棋盘上落子之际,事犹可为;一旦白宫落下子,就形格势禁,举步艰难了。”  

“陪笑脸”,“求发展”的意思清楚,就是韬光养晦,“握拳头”如果是作为心情,类似于咬紧牙关,也就是无论如何要坚持韬光养晦的意思,但是作为“手段”,这意思就不清楚。  

我想,薛研究员不会只为中国研究,恐怕也为美国研究了如何对付中国,不然他凭什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拿薪酬呢?即使他不研究,我们的外交学院院长已经把中国在搞韬光养晦的机密告诉了美国,美国早就在将计就计,让中国弄假成真,弓箭入套,昏暗无光。  

据我看,美国早已在全力对付中国,但是怕中国不韬光养晦了,又象新中国前二十多年那样地旗帜鲜明与它斗起来,所以这些年是在下“仙人指路”的棋,试探中国的对应,看中国如何落子。“陪笑脸”,正是美国所希望于中国的。  

8、美国的“经典利器”  

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的于时语 2月3日 又发表一篇文章——《从美国对台军售再谈离强合弱》。文章说:“军售是华盛顿离强合弱和抑强扶弱的经典利器”。“回顾布什政府,……直到第二任最末才批准了对台军售,……对比之下,奥巴马政府上台一年后就批准大笔对台军售,表明华盛顿清楚看到中美博弈中的强牌和弱牌,或曰各自的‘上马’与‘下马’。中国现政权体制‘合法性’的两大基石,是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完整。其中经济发展一项,是北京目前令西方世界十分无奈的强牌和‘上马’。但是奥巴马政府却觉察到北京的软肋:道德权威赤字和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不符的悖论,特别是在去年的藏区和新疆动乱之后,明眼人都可以看到国家统一面临的威胁,是北京的弱牌或‘下马’。”  

不知这个于时语是从事什么科研工作的,我看到他上次发表了一篇《谷歌事件”的双输局面》,讲的是用“普世价值”来对付中国“延续一党专政的所谓‘特殊国情’”,这次提出“抑强扶弱”,就是扶持台湾、藏独、疆独等对抗中国政府,从国家统一这个要害处攻击中国,从而质疑中国政府的合法性。于时语科研工作做得好,识透了美国的一贯手法。  

   

这只是我所看到的,想来中国政府的高参们看到的更多,他们与国外的同行对中美关系的认识是否相同,不必猜测,奥巴马已经行动了,就看我国政府如何行动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