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建议进一步完善基本路线的表述

火烧 2011-02-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提出应进一步完善党的基本路线表述,指出其存在结构性缺陷及歧义,可能导致政策执行偏差。强调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生命线的重要性,并呼吁通过解放思想推动其长期稳定发展。

建议进一步完善基本路线的表述  

   

王 兮 之  

   

本文为2008年“回顾与展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所撰。值此建党90周年之际,稍加修改以纪念我们党的生日。  

   

当前,中央及各个部门、各级组织和各类媒体正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行声势浩大的总结和报道。在此我不想占用诸位宝贵时间再重复这些伟大成就。当然,有的总结和报道也“一分为二”点到了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说是发展中的问题,而不是改革开放带来的问题,并且认为这些问题是改革开放不彻底所致。究竟存不存在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有不同看法是可以理解的,如有人认为,那么多姐妹为娼,说明出了制度性问题;而有人则说,大力发展这个产业则是富民强国的前提。这种对立的观点太多了。作为常人的我,看到这些曾经不再存在的现象又死灰复燃,就视之为大难大灾降临的征兆,很是为我们的党、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未来担忧,但愿是杞人忧天吧。  

   

    这些现象缘何而来?可能与我们党的基本路线表述容易产生歧义有一定关联。笔者冒昧认为,党的基本路线的表述存在结构性缺陷,一些领导在贯彻和具体操作中又明显存在人为的顾此失彼和取舍失当。历经三十年的实践检验,人们已经看得比较清楚了。今日,党中央针对不科学的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针对不和谐的社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深得党心民心,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全国人民的信心。  

首先,我要声明的是,基本路线的提出者、坚持者的愿望都是好的,旨在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今天谈这个话题,旨在借“解放思想”之东风,为使“管一百年”的基本路线更臻完善而提出一孔之见。我专文谈大多数人避谈的话题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盖因邓小平同志曾说,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胡锦涛总书记也说要长期坚持不变。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不应隐瞒自己的观点,有义务尽责任谈出自己的观点,即使不对或不妥,相信组织上是能理解一个党员的赤子之心的。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正因其管的时间那么长,又处在“生命线”和“纲”的地位,那么只有抓纲,才能纲举目张挽救“党的生命”。如任其容易产生歧义的表述延续,并继续贯彻始终的话,结果可能与提出者和坚持者的愿望相去甚远。这不仅使国家兴旺和民族中兴无望,而且有可能使之毁于某个不远的将来。  

    众所周知,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新时期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谐”一词是党的十七大修订党章时加上的)。其实,这条基本路线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78年。我们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大量的事例证明其结果与其初衷有些背离了,邓小平同志担心的“十个如果”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当年,基本路线是在什么情形下提出的?有没有经过充分论证不得而知。但其问世之来,论证的、解释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凭我的记忆和不完全的浏览,只看到正面的阐述,而无人指出其不足。值此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本人只就基本路线的遣词、逻辑等方面作粗线条探讨,就教于方家。   

一、基本路线包含了八个“坚持”   

党的文件是严肃的,每一句话的表述都应完整无误,不能产生任何歧义。按照基本路线字面上的理解,完整的表述当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自力更生,坚持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按说,第一个坚持之后的并列项用顿号(、)隔开就可以,如要加以强调,就应一视同仁,须用“八个坚持”,而不只是“两个坚持”。另外,基本路线有八个“坚持”之多,如果比照这样的“坚持”层次,还可以列出多个类似的“坚持”。这样一来,那么我们就会问究竟哪一个“坚持”是最重要的?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最重要的“坚持”来?  

   

二、基本路线中的基本逻辑  

把经济建设、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几个不同层次的命题并列在一起,不仅矮化了四项基本原则,而且给人的错觉是四项基本原则与搞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不是一回事,甚至是矛盾的对立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这些命题本来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已有之义,如果人为地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并列起来,给人造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求发展经济、保守封闭的印象。直接结果是阉割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那么一些人这些年来发表大量文章,否定过去火红年代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诸方面的成就,其用意不言自明。  

关于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古今中外所有的社会形态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仅此而言,与他们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因有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是突出了自己特色。其实,不论是自然系统还是社会系统,没有只开放不封闭的系统,完全因时因地因物而异。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潜艇、航天器、人体、人群、社区。有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利弊分析,许多专家学者甚至普通网民已从不同角度谈得很透了,笔者在此不再赘述。  

   

三、基本路线中的目标和手段错位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目标。但从实际操作效果看,即使是这样的“目标”也淡而化之了,而作为手段之一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改革开放”反而成了追逐的唯一目标——个人不择手段捞钱、政府不讲方式创GDP、对外开放基本不设防,一些领导干部只是在“改”、“革”、“开”、“放”这四个字上大做文章。结果折腾出大量丑恶的、丑陋的、可怕的、可悲的……现象,迫使人加速走向异化,社会走向分化,国家走向裂化。从严格意义上讲,三十年来,广大人民并没有从物质上、精神上获得应有的那份利益;那些暴富者即使得到了物质上的利益,在精神上大都并没有得到多少安宁和享受(有大量事例为证)。与此同时,举目四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三点又体现在何处?在我们的一些领导同志的讲话中,在我们的媒体上,现在连谈及的都不多见了。“坚持”的本意是不放弃,但是“两个坚持”在实际运用时却厚此薄彼,第二个“坚持”的坚持力度远远大于第一个,“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则几乎不见踪影了。如果将“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三个词组中间使用顿号(、),也许还能“坚持”一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四、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待遇”  

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之“坚持”,实际上应该是四个坚持,捆绑在一起后的结果是被淡化甚至被淹没。口头上可以简化,但在完整的表述中不能简化。事实上,这四项基本原则里的任何一个坚持都不亚于“改革开放”这个“坚持”的高度。四项基本原则理应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四合一”简化后就无法一一“露脸”,从受众心理来看,不仅起不到强化作用,甚至给人无足轻重之感。从三十年来的实践检验结果看,现在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中有多少人知道是哪四项基本原则?即使是相关研究者又有多少人能完整表述(特别是其顺序)?既然是基本路线,按说表述要完整,何必在乎多出的这30余字。  

   

五、四项基本原则排序逻辑分析  

不论哪一种语言,一般都把关键词关键句放在句首段首,不清楚提出“四项基本原则”的发明者和理论家们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排序是无意识的还是有意识的?有没有什么讲究?“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按我的理解,前三点都包含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中。但一并列就无形中矮化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退一步讲,即使是并列关系,为什么具有统领地位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排在最后?任何组织只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自然而然就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其组织名称是不是叫“共产党”反倒是无关紧要的了。这个观点与邓小平同志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观点有异,小平同志站得高自然有他的道理吧。  

   

六、解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怎么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心”二字?党章说“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邓小平同志说:“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人们对此理解为“一切以赚钱为中心”的代名词,这三十年来是不是这么过来的?把“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是好猫”、“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种只属生物界的运行规则运用到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最大恶果是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一再证明了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说白了是一切以经济为目的,被人们简化为经济(钱)而经济(钱)。这就好比一个古代寓言所揭示的,一舟失事,财主不愿破财,把沉沉的铜钱挂在脖子上想跳河游上岸,结果被淹死了,最后人财两空。   

   

七、基本路线的准确提法  

既然有基本路线的提法,说明是有“路线”一说的,也就意味着为实现终极目标有不同路线选择的可能。如何选择发展路线(路径),人们肯定有不同认识。不同认识的争鸣算不算路线之争?我认为是够得上的,但并不是非得搞个你死我活。三十年来,“路线斗争”这个词消声灭迹了,难道真的没有争议吗?对不同路线(路径)的选择有争论乃至斗争(争议)极为正常,真理是越辩越明,不谈“路线斗争”并不代表不存在“路线斗争”。路线对了,没有人有人,没有枪有枪,这是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了的。  

党的基本路线如何表述,我认为表达要科学,措辞要简洁,内涵要丰富,还要便于记忆,现抛砖引玉提一建议:“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一句式符合逻辑顺序,只有首先“坚持”具统领作用的指导思想,其次才能“领导和团结”,最后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当然,还可以简练些,“领导”、“各族”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这些词似可略去。去掉“领导”一词,表明我们党的一种亲民作风,与全国人民是鱼水关系。善于团结人民的话,人民自然也乐意接受被领导;全国人民当然包括“各族”,自然没有必强调“各族”,强调了反而不妥;去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皆因这几个特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之义;事实上社会主义内涵远不止这几个方面,不必单单列出这四个词来作定语。而且四个词的概念互相交叉,甚至涵盖,如文明的社会主义应该是民主的、和谐的;反过来,和谐的社会主义自然也是民主的、文明的。由此,可进一步高度凝练为:“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团结全国人民一道,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当然,按现在中央的提法,那也可以改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团结全国人民一道,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如果后一代的理论可以覆盖前一代的理论,或者说包涵了前一代理论的逻辑,那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提法也值得商榷;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并列提,我尚未见到对此的明确解释。照此推理,科学发展观也包涵了前人的理论,那是不是可以这样概括基本路线:“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团结全国人民一道,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由此一来,新一代党的领导人产生后,很有可能并一定都会有自己的理论,无疑都包括了前人的理论,照此推理,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不断修改,中国共产党章程也不断修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