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读宇太《品读毛泽东》的感想

火烧 2010-02-27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围绕宇太《品读毛泽东》展开,探讨毛泽东教的立教意义与宗教本质,分析教与修道的关系,强调读懂毛泽东是明诚过程的关键。

读宇太《品读毛泽东》的感想

09年初,宇太老师在博客中首次开创性的提出立毛泽东教,这是老师的愿景,也是他的呼吁。年末,气贯长虹、思潮澎湃的《品读毛泽东》如冬夜之星火,冉冉出炉。这是老师发愿后行谊的开始,也是醒狮中国的一剂良药。

    纵观中国历史,斗转星移,云行雨施,朝代纷迭,百家争鸣,或处庙堂之高,或填深壑之远,一切皆如梦幻空花,唯儒释道三教之义理,如天地寂然不动,如贞明万古不变。然而,三教杂糅历史间,为所诟病亦多矣。所以,到了崇尚科学的今天,宗教不免被人另眼看待。妄信者痴之以迷,不信者嗤之以鼻。循此观念,宇太老师一提出立毛泽东教,因带一教字,也不能不受另眼相看、嗤之以鼻之待遇。更何况教字前面还是被“冷藏”的毛泽东,难免让人大跌眼镜。连佛教也不敢名之为“释迦牟尼”教,毛泽东难道要比释迦牟尼高明?

    作为一个刚出校门工作的年轻人,我开始也是觉得没有必要。立毛泽东教,犹如鸡蛋找骨头一样,不仅不会孵出另一个生命,还有被骨头敲碎之忧。宗教两千年来,与诸多争端、政治手段是如影随形的。文景以黄老之道休养生息,武帝以独尊儒术穷兵黩武,臣下多有儒道之争。前秦苻坚派大将吕光率二十万大军,沿途灭三国,迎接鸠摩罗什到中国(金刚经就是他翻译的)。南齐萧子良和范缜有无神论之争。唐太宗首创以儒教之四书五经网络天下英才,明太祖以高僧署理边疆事务,清康熙以儒家之孝道消解人民反抗,文革批孔有倒周之意。可见,“教”有时只是为当权者禁锢思想、维护统治、打压异己提供了便利。仅由此看来,“教”不如“不教”。

    但是,到底何谓“教”?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所言,“教”便是修道,“教”便是明到诚或诚到明的过程。在佛家来说,“明”是见地、般若,“诚”是发愿和行的综合;老庄来说,明是智,诚是仁与德。有的人生来很诚恳,善言善行,久而久之,自然会达到一定的见地。有的人却是有了一定的见地后,修正自己的言行,达到三者的圆满。孔子曰:言行,机杼也。言行是见地和愿景的发动机和驱动器,三者是浑然一体的。综观三教,所谓“教”,是一个过程,一个修道的过程。如此看来,毛泽东教,也只是一个修道的过程,也只是一个从明到诚或由诚到明的过程,只不过这个过程的切入点是毛泽东。读懂毛泽东,可以说“明”字有一定的境界了。

    修道就是科学。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隐藏着一个秘密。道是什么?用佛法来说,道是自性本体。宇宙是道、自性本体生成的。人心和道的关系,如同大海和浮在大海上泡泡的关系一样。心不是指心脏,是思想、意识、念头的总代号。人的身躯是此心暂住的。庄子云:吹万不同。大海一动,很多气泡浮了上来,像小孩子吹泡泡一样,吹成了我们这些人。量子理论指出真空有难以测度的能量涌动,就是自性本体在动。这个宇宙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之分。我们地球是欲界中层次最低的。色界大概超过了银河系,在其他星球上。无色界就更远了。欲界中也有很多层次的天,月球中住着其中的一天,天人智慧和能力都要比我们人高一些。探月中发现的月震的声音经久不散就是月球是空的证明。现代科学,对于电磁波,光,火的本质,并不甚了然,而佛家说这些是极迥色,物质文明是极微色。苦苦寻求的外星人可能就是其他星球的天人。中国文化中,黄帝是鼎湖龙去的,尧舜禹也都是升天的。孔子,老子,庄子大概相当于佛家的大菩萨。古人说走了,有时并不是死了,而是升天,嫦娥奔月也不仅仅是一个传说。山海经所说的怪兽,很可能就是其他星球的人,如果能把“里”解释成亿万光年的话。中国文化最大的秘密,就是心物一元,到了一定的时候,心能转物,就是心生妙有,五行中央戊己土空掉,就能生有了,只不过这比登天还难。中国禅宗有个天王悟禅师,被一个节度使扔到江里,江中冒出了一朵莲花把他拖住,便是心生妙有了,历史文化中,诸如此类,很多的,只是人们都说是迷信罢了。

    宇太老师在博客中说过这个大秘密,唯心唯物是阴阳双刃,缺一不可。毛泽东也不是只讲唯物的,也认为心的力量是很大的。古往今来,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都认为心物一元的。道的秘密大概就是这样。“教”既然是修道,也就是追寻生命、宇宙的真谛,和探索真理并付诸实践。并不单纯的是盲目迷信,也同科学一样,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而假设相当于发愿,求证相当于实践、力行,这些都要建立在“明”也就是智慧的基础上。纵观毛泽东一生,是探索真理的一生,也是“修道”的一生。啸聚井冈,燎原神州,征路透重围,延安传圣火,三战定乾坤,文革炼人性,见地、愿景、实践无一不是魅力飞溅,动人心魄的大手笔。其中,毛泽东辩证法明显有心物一元的痕迹。如“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是物能对心产生消极的影响;存人失地,是心能转物,最终役物。只是这里的心就上升到团体的意识和思想,而不是个人的了。如“革命无罪,造反有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无不是在正心诚意,进而加强信心,增加团体心的能量,一旦找到爆发点,便是心能转物之用了,如水到渠成,一股而下。

    毛泽东思想中,心能转物体现在团体的精神、信念上,特别适合大兵团作战,而儒道释三教的心能转物侧重于个人修炼,属于单兵作战。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明显的飞跃。真正的大乘佛法是出世的,是引领国家社会走向稳定与升平。庄子也是一样,即便成就了“大宗师”,也还是要“应帝王”才能功德圆满,修道有成。儒家更是直接彪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毛泽东,秉承先哲仪范,究天人之义理,行一统之功德,正是大乘修道之行径。即便文革荡涤国人人性,也是发广施教化之宏愿,岂可以成败论玷污天地间如此至诚之心也。

    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阶级斗争”。宇太老师一直在博客中强调阶级斗争的必要性,或认为是唯恐天下不乱,不是的。孔子传道于曾子: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出,门人竞相问,曾子曰:忠恕违道不远。毛泽东一生无不为国家社会奋斗努力,就是做到了一个忠字,是忠于国家,而不是忠于乱臣贼子。至于恕道,大多数人认为就是一个“忍”字,就是积善行,做善事。但是,自古以来,善与不善是难以辨别的。为什么有的人做了善事,反遭恶果?如农夫和蛇的故事。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一个经验,当你越是忍耐,对方就越得寸进尺。这时的忍,反而促使对方做了坏事。在这个过程中,有时苛责一下,或打击对方一下,也许会使对方能免于歧路亡羊之罪。这时的苛责和打击也是一种善行。但是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必须要明理做基础的。所以,阶级斗争,并不是肾上腺素分泌过多,目眦尽裂,相互拍砖,而是在明理的前提下,相互成就对方,去掉各自非理性的成分罢了。

    斗争不是逞一时之气,决不是没有由来的相互撕咬,真正的斗争需要大智大勇。毛泽东为什么揭竿而起。因为他清楚,忍耐并不能给这个自1850年来就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不幸国家带来光明。宇太老师为什么终于挥起如橼巨笔?为什么要立毛泽东教?鲁迅为什么要“横眉冷对千夫指”,为什么要“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头觅小诗”?庄子为什么不曳尾图泥,而要向赵文王说剑?济公和尚为什么以疯疯癫癫来破除当时佛教的“著相”?

    眼观当今中国,虽然奥运会后,举国上下,眉开眼笑,弹冠相庆,民族主义情节空前高涨,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大大加强,不过掀起这盛世的盖头来,让人忧心重重,民族的文化脊梁不振,西方的文化日渐侵蚀,毛鲁风格久不见彰,汉-奸走-狗大行其道,贪-官污-吏俯拾皆是,资源不断外流,外汇打了水漂,国-有资-产的大-盗和市场经济的贼-子加速着两极分化,经济和文化上资本主义加工场和殖-民地诞生了,而国人却深陷在文化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矛盾中。

    身在这样的“乱世”,更加需要毛泽东阶级斗争的武器。也是面对这样的国情,任何一个稍微有点良心和正义感的人,都想对这个国家有所担当,特别是我们年轻人,但是人微言轻,只有无可奈何罢了。

    不过,古人有句话说的好: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虽然毛泽东已经走了,但毛泽东有一只天眼,一直普照着这个他一手缔造的国家。这只天眼就在宇太老师的笔头上!现在的中国,仍然需要毛泽东的天眼照化四方,来继续他未能完成的行愿。

    宇太老师的《品读毛泽东》,大气磅礴,独特的视角是前人所未有的。在他的笔下,毛泽东是大道德、大文人、大活佛、大孤独,是超级军神,是维纳斯女神,是硬汉,是佛中侠,是侠中佛,是斗战胜佛,是大彻大悟的阴阳剑。宇太老师深通百家之要义,认为毛泽东集百家精魂于一身,拥有墨子的兼爱、兵家的诡道、法家的冷峻,拥有老庄的大透彻与大超拔、孔孟的大规矩与大正气、屈原的大悲悯与大想象、李白的大浪漫与大浪荡。他拥有浩瀚的气魄,博大的胸怀与胆气,公、正、爱是他临危不惧、单刀赴会的底气,真、善、美是他开创毛泽东家风、毛泽东文风、毛泽东世风的源泉。他以民为“主”,踢开人权等级,对内提倡“灵魂深处闹革命”,严防精英阶层和官僚阶层的变质,坚决抵制党内资产阶级的扩张;对外,他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积极帮助弱小国家独立解放。宇太老师说,毛泽东的核心说话风格是直率,而毛泽东主义更是朴素的、食人间烟火的、现实的、实用的。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是国人人性丑陋导致了文革毁容。老师认为毛泽东是地藏王菩萨之“孝道”、观世音菩萨之“爱心”、文殊菩萨之“理性”、普贤菩萨之“实践”的结合。这个完美的结合,最终喷薄出了毛泽东主义这颗人类走出前史的精神原子弹。正是宇太老师的思念毛泽东,体会毛泽东,品读毛泽东,理解毛泽东,通灵毛泽东,才使我们看到这个包罗万象、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的毛泽东。老师对毛泽东的勾勒、描绘与阐释,已经超越了“大救星,红太阳”这些普通的词汇,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所谓“妙笔生花”,就是宇太老师别具一格的品读与阐释如同太乙真人给哪吒重生的莲花,当他打开天窗说亮话与关闭窗户暗思量的时侯,已经给毛泽东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魂魄、新的精神,毛泽东将在这个莲花座上得到涅槃后永恒的新生。

    花落花开,我现在大概懂得了,宇太老师博客中那张拈花微笑的照片,他为什么笑的那么诡异!也许花开了,毛泽东也大概在九州大地化开了。老师说过,“宗教就是神化,神化就是文化,文化就是人化”,看似平常的一句话,里面已经了了生死大义了。说的是人化就是神化,神化就是人化。人死后,大善人往往升天,成为天人,而天人也有轮回,只要没有得证大道,就会到地球上来做人。毛泽东开创了一个时代,虽不能说是转轮圣王,但是带领中国人翻了身,这样的功德,必然是升天的。神化毛泽东没有什么不妥,他死后是成天人的。况且毛泽东思想蕴含大道之理,付诸实践,是集“理”、“愿”、“行”于一体的修行方法。内可明理、诚心,外能修身、正行、报效国家社会,况且合于大乘修道。“佛无常法,以一切方便法门开示。”焉知这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佛法?

    宇太老师融天下古今学问于胸中,立毛泽东教,实是开方便之门,启蒙人们。即便仅仅是随老师学学理,也会受益无穷,若进一步能够明了大义,发愿、笃行,整个人必定是升华的。信与不信,由读者自度。不过心物一元,心信则言行脚踏实地,功德圆满之期可待;心疑则言行多飘忽不定,唯此而已矣!

    宇太老师的文章总是平易近人、体贴人民大众的,从无故意堆砌辞藻假扮体面高人之意,也实在没有故作高深、冠冕堂皇之状,他的字里行间流露着慈悲和博爱。他的语言如同毛泽东,力求平实,让人民都看的懂,但思想还是极其深刻的。他思潮汹涌,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他的文字,举重若轻,如羽扇纶巾,强橹灰飞烟灭;老师的说理,令人有“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之感;他意如飘风,心如涌泉,理性如风之还,若羽之旋,从不呆板;他的文章,洋洋洒洒,情理交相辉映,而情之所至,有时天地亦为之动容,鬼神也为之惊叹,不能不激起读者的共鸣。当我们读到老师对毛泽东的呼唤:“归来吧,归来呦,别再四处漂泊,我,已是满怀疲惫,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伤”,没有人不为这种才情陶醉、痴迷掉一片心情的。

    而且,在他看似平常的话中,也往往蕴含了一些道理,不仔细读是读不出来的。比如他说,自己在不图个啥的时候,思想最通达洒脱,文章也最奔放流逸。这句话看来十分平常,不过能做到不图个啥,是很不容易的。大概可以称的上“无我”的境界了,“我执”没有了,金刚经所言“无我相”也,也如孔子所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用平常的话把那种意思说出来了。 

    我也常去看张宏良和孔庆东老师的博客。感觉三个人的文风大为不同。张宏良老师的文章如同打了一套少林长拳,大开大合,豪气干云,有长弓翎箭射天狼之势。孔庆东老师的文章如同打了一套书剑恩仇录中的百花错拳,形如流水不争先,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潇洒自若,纷纷羡煞人眼。宇太老师的文章如同打了一套太极拳,如云驶月运,舟行岸移,观者不动而动,而老师却似动而未动也。因为他的文章总有一种裹挟力,让人忍不住去思考。又仔细看去,他的文章都有一个收势,他自己收放自如,但我们看完后已经在上下左右苦苦思索了,甚至在呐喊了。

    请问,这样至情至性、大智大慧之人,品读毛泽东,立毛泽东教,有何不可告人之目的?

    他是为了谋取权利和财富?还是为了千古流芳?这样认为的人太执着于一孔之见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展望中国未来,遗忘毛泽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信仰毛泽东,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菜根谭》说: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一息少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变。名利、权利、财富只是过往云烟,梦幻空花,真正不变的是那升化出无数泡影的“大海”。宇太老师提出的“立毛泽东教”,是修道的过程,是科学的,是探索生命和宇宙的真谛,是使众人摆脱虚妄,进而能与道、自性本体合一,最终还我赤子之心,返璞归真。同时,在个人自我进步的过程中,凝聚人心,或对这个国家有所担当,也未可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