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挥洒的汗水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挥洒的汗水
有一支歌叫《血染的风采》,其中唱道:“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此歌词好,曲调优美动听,恰到好处地赞美了英雄,为无数人所喜爱。草民非英雄人物,连积极分子都不是,而且还未长眠,天天从早晨醒来,踏着水泥路,吃着大米饭,想想也很有些窝囊。但我也绝非蛀虫、盗贼、刁民,此生虽卑微得不值一提,而一个公民应遵循的的起码常识还是具备的。当然, 唯一值得自我骄傲(允许我使用‘骄傲’一词吧)的,那便是我也曾在共和国的旗帜上挥洒过汗水,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和千百万劳动者一样,这一笔记录谁也甭想抹去,谁也甭想。
作为50后,自然知道过往的新中国历史,老实说,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当属30年河东、30年河西。晚辈常常批评我,人还未真老,观念却陈旧得很,仿佛地底下的朽骨一般,老是“过去怎么怎么的,现在又怎样怎样的”,所以惹得我经常地发怒,气不打一处来,但终于还是作罢了,如今像讲理的年代吗?!
我们50后,铁骨铮铮,任劳任怨,继承革命传统,跟着共产党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轰轰烈烈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光荣群体,没有理由自卑和哀叹,因为我们对得起人民共和国,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挥洒的汗水。只有自负的人才会说我们自负,也只有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才会说我们是老顽固、愚民,被毛泽东思想“洗脑”了;但我们从不讳言,用毛泽东思想洗脑,中国人的眼睛越洗越明亮,脑子越洗越聪明;而用普世价值来洗自己大脑的人,则是越洗越自私,越洗越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最终陷在黑咕隆咚的资本主义大黑染缸里不能自拔,这才是真正的不幸与悲哀。与时俱进的思想只能是代表社会向前发展的思想,对于认为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主义并未过时,而且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最高理想的我们来说,意识到资本主义实在是太过于落后腐朽了。向往共产主义就是向往光明与幸福,而向往资本主义就是向往黑暗与没落,绝大多数的50后是一定向往前者的,那就让向往后者的人们到时候向隅而泣吧。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类的财富,劳动最光荣。没有劳动者们的辛勤劳动,拿什么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里进行以发财为目的的“交换”?离开了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市场经济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便它最深奥无比,也是一钱不值的垃圾理论,根本就不能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50后就是光荣的劳动者群体,曾经为改革开放积累了巨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其中的一部分人仍然是当今的社会中坚,还在为社会财富的积累,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不遗余力地辛勤付出,这是为那些轻视50后的专门念歪经的人们所不能理解的,正如同念歪经的人们不理解身处和谐盛世的广大民众还要去参加纪念已经逝世了30多年的毛主席一样。“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这就是对以为搬来“市场经济理论”就能发展、强大、进而崛起中国的精英集团的最大嘲讽,而对于最广大的劳动者,却是最高的激励和褒奖。鉴此,我们50后以及一切光荣的劳动者不应该值得欣慰和自豪吗?
当然,有必要声明,所谓的劳动者,并不是专指牛马般付出的劳动者,里面包含着脑力劳动者,一切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独独不包括那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还瞧不起劳动者的寄生虫。
曾几何时,王进喜们通过无比艰辛的劳动,摘掉了戴在共和国头上的“贫油国”的帽子,并扔进了太平洋。在“工业学大庆” 伟大号召的指引下,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高潮。陈永贵们用集体的力量改造了七沟八梁一面坡,显示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新农民战天斗地的巨大能量。一声“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将广大农民决心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潜力充分地挖掘了出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从某种意义上说,“两弹一星”的诞生,也凝聚着无数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广大的劳动者积极支援国防建设,为彻底地打破帝国主义的重重封锁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试问,新中国的六十余年和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么?奠定60余年和平岁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实际上也是一场全国劳动人民间接地与美帝国主义较量的正义战争,“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劳动者是光荣的称号,歧视或轻视劳动者,在毛泽东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谁敢呢?但一到了改开革命年代的“改开革命家”刮起的“国企改制”、“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风潮中,劳动者立马就贬值了,依照厉以宁大师的意思,“为了达到改革的目标,必须牺牲一代人,这一代人就是3000万老工人。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为改革开放创造好了对象的新中国工农劳动者,在厉以宁的眼里竟成了牺牲品,被看作为了“中国巨大的财富”,成为了供少数人享乐的“人肉源泉”,这等的卑鄙无耻之辈,还能人模狗样地混迹于和谐盛世的中国,难怪乎天理也悄悄然地销声匿迹了!这是包括50后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奇耻大辱,只是问天天不应,问地地无声,于无奈之下,劳动者们只得跑去向毛主席哭诉去了;有用无用当是另外一码事情,发泄一下对身体或许有些好处;呜呼,劳动者竟会落到如此低下的地步,谁又会想得到呢?反正我是没有想到,但毕竟真真实实地看到了。
劳动者的地位低下和不幸,起始于古代,有诗为证:“昨日到城廓,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卖炭翁》)”。在封建统治者看来,劳动者只配劳动不配享受,劳动者的身份地位等同甚至不如牛马。到了民国时期,劳动者的身份地位与封建社会无异,但时代毕竟进入了20世纪,1920年,在北大的5.1纪念会上,蔡元培先生发表了题为“劳工神圣”的热情洋溢的演讲;其中说道:“凡是用自己的劳力做成有益他人的事业,不管他用的是体力、脑力,都是劳工……,劳工当自尊,不当羡慕其他不劳而获之寄生物。”著名的二七大罢工,就是铁路劳工为维护自己的劳动利益,向黑暗旧中国宣战的革命运动,说明广大的劳动者已经意识到向万恶旧世界宣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劳动者只有联合起来,才能驱散重重的黑雾,迎接光明来到人间。更让人们难以忘怀的还属轰轰烈烈的革命圣地延安的大生产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根据地军民的面前,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军事围剿又算得了什么?一首《南泥湾》唱出了当年延安军民的心声,嘲讽了蒋介石反动派封锁围剿的彻底失败。劳动创造财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延安大生产运动挽救了中国革命,这对成天捧着GDP劲歌狂舞的一批智囊人物来说,有没有哪怕是一点点的启发作用呢?恐怕是没有的,因为他们只知道拿劳动者生产的粮食、产品去市场“交换”,对于劳动者的辛劳付出是不屑一顾,绝为轻视的;然而他们是愚蠢无比的,不懂得劳动者离开“市场”还尚能生存,而他们一旦离开了“市场”就不能苟活的小道理。
我是劳动者,干过许多种工作,包括种田种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品尝过劳动的艰辛,同时也品尝到了获得劳动成果时的喜悦与自豪。每当我吃着通过自己劳动(种植)得来的大米饭时,心情能不好么?我由此而深感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国际歌》唱得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
我们50后中的绝大多数是光荣的劳动者,与其他X零后一样,跟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思想作着顽强的斗争;我们是渺小的,在今天;我们又是自豪骄傲光荣的,在昨天。毕竟,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挥洒的汗水。
叫轻视劳动、鄙视劳动者的混蛋们见鬼去吧!
劳动最光荣!
劳动创造世界、创造财富!
所以,劳动者伟大!
全体劳动者万岁!
毛泽东时代万岁!
201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