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再谈汪峰和旭日组合的《春天里》

火烧 2011-02-13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围绕《春天里》探讨旭日组合的草根文化与社会现实,反思农民工身份与主流文化的冲突,强调真实社会主义制度与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春天里的纠纷已经过去了,但是很多人还会关心一个问题,究竟旭日组合是否能继续下去呢?

   

我对此并不想关心,如果旭日组合所代表的草根文化被主流文化所同化的时候,我也不觉得很奇怪,因为这是一个充满浮躁的年代,但是我还是怀念“春天里”的日子。

   

在《春天里》有这么一段歌词,他代表了一种怀念,代表是真实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写照。“如果有一天 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

   

为什么这首歌被旭日组合一唱就越发红呢?

   

在上文中我已经提到,由于旭日组合的“农民工”身份才能唱出这首的辛酸,再结合当前中国的生存环境,使广大群众明白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哪里呢?就在“春天里”,这个春天里我不讲明,因为你们懂的!

   

被主流标记为农民工旭日阳刚组合是否在一定意义上被歧视呢?

   

其实尊重草根的话,就该让“农民工”这个称呼消失,如果旭日组合是有思想的青年,就该在主流们表态,尽管人有职务高低,人有贫富区别,但是人格的尊贵是一样,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我们都爱音乐。可是旭日组合不会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以后也许只能拥有利益,但是他们永远不会拥有人格的独立。

   

主流们可以把他们作为草根跳跃进入主流的示范本,想通过他们的成功来证明只要努力就能得到收获,这是真的吗?有些愚昧的网友又要相信主流的用意了,真正原因是主流们不敢忽视草根的力量。

   

从房价来看,中国普通老百姓想要买房的话,几代的积蓄或许还能购买,但是由于刚性的需求,购房者只能到处借款、贷款,然后拼命工作,加班来还清欠款,年纪不大,白头发倒有了,然还不止这些问题,因为这一切都是连锁反应。这样的环境能不怀念那个“春天里”吗?

   

有的时候听到《春天里》的时候,就会想到稻谷丰收的时候,那时候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愉快,我和儿时的小伙伴们在河里欢快地游泳,跟随着装满稻谷的船的。那时候的人民真的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物价稳定,在城市里,房子是有分配的,什么都是按政策分配的,按劳分配的。主流的忽悠使人民失去长远的眼光,于是变成这副样子了。也许这就是中国的命运吧。

   

关于《春天里》的话就说到这里,在此,我感谢汪峰先生的努力,只有体会社会百态的人,才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来。同时也感谢旭日组合的真情演唱,是你们的演唱激发了大多数的反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们是值得我们欣赏的,包括汪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