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助日温旧梦,图收渔人利

火烧 2011-02-13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美日同盟下日本军国主义复活风险,指出日本右倾化与美国支持可能引发新甲午风云,威胁亚太安全与中国利益。

助日温旧梦,图收渔人利  

——美有催生“新甲午风云”的企图  

邱   波  

引  子  

笔者产生于二十年前的有关日本终将发展成为威胁中国及整个东亚地区安全的危险因素的担忧性预感虽然尚未得到完全验证,但体现这一发展趋势的相关症候却还是渐显端倪。从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到强化“日美安全同盟”,从向战区派遣自卫队到图谋废弃“和平宪法”,从在历史认知问题上的倒退到无所顾忌地挑起与中韩之间的领土争端;所有这些咄咄逼人的强势姿态无不展现出这样一种令人惊悸的危险动向,即,在美国这个“监狱看守”的诱导和纵容下,曾经被禁锢达60年之久的日本军国主义野兽正在奋力挣脱国际和平力量的束缚而开始迅速集聚严重威胁它国安全的巨大潜能。显然,由发达经济和先进科技所构成的强大实力一旦因受军国主义兽性复苏地刺激而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其所可能会造成的破坏则无疑是难以估量的。

或许会有人提出质疑,仅仅因为美国敦促日本承担起更多的安全责任,或者仅仅因为日本的国内政治出现某种程度的右倾化动向,便就此作出日本即将复苏军国主义以及其将在美国地协助下制造“新甲午风云”的可怕推断,这是否是标新立异的哗众取宠或庸人自扰的杞人忧天呢?显然,因飞速发展而令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今日中国与腐朽透顶的晚清王朝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再加上中国是核俱乐部成员,拥有强大威慑力,即便某些国家有着不轨的图谋,但其要如愿以偿,却又谈何容易;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笔者拟出所谓“新甲午风云”的标题,这又该会遭到怎样的鄙薄和嘲弄呢?!在一般的正常思维里,这无异于为引发关注而虚张声势地故弄玄虚。

未来事态果真将如此高枕无忧吗?坦率而言,这一非同寻常的重大命题不仅关乎到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时更与中国的国家安全有着生死攸关的紧密联系;因此,无来由的妄加推断固然有悖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但无视合乎逻辑的理论推演而兀自盲目自信则也同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无知表现。基于这一认知,笔者现不揣浅陋地就相关命题作出论证,以与各位切磋探讨。

“田中奏折”仍是日人心魔  

受海岛型国家所独具的天然屏障的庇佑,冷兵器时代的日本几乎从未遭受过任何外来入侵;尽管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可以摧枯拉朽般的席卷欧亚大陆,但却在东征日本时数次折戟于风急浪高的茫茫大海。但令人倍感困惑的是,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存环境却并未使生活在日本列岛上的大和民族生成恬淡宁静的人生态度,相反,凶残暴戾的嗜血杀戮却是它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只要稍稍回顾一下历史,浸透在大和民族骨子里的侵略性和征服欲便是一览无遗的。

人们知道,即便在技术水平相对原始的十六世纪,中国明王朝的海疆就已遭到了倭人的匪患祸害;及至日本的综合国力因1868年“明治维新”地强力作用而获得实质性提升之后,其基于无尽贪欲的扩张冲动便迅即得到淋漓尽致地剧烈释放。先是通过全歼号称“亚洲最大舰队”的北洋水师的大胆作为而令中国正风起云涌推进着的“洋务运动”瞬间灰飞烟灭,接着又在“日俄战争”中以水陆两个战场的全面胜利而从俄罗斯手中夺取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控制权,1941年底则更是通过几乎导致美国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的“空袭珍珠港”行动而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帷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实现称霸全球的目标,日本曾以其炮制的极具攻击性的“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田中奏折”为依归,而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悍然发动了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全面侵华战争。以上罗列的诸多事实无不清晰凸显出这样一个强烈特点,只要扩张本能被激发,日本这个不大的国家所能膨胀的惊人胃口足以令整个世界为之瞠目。

经过六十多年的休眠,这头正在迅速恢复其兽性本能的军国主义野兽满足口腹之欲的第一口将会咬向哪里呢?一个退役多年今又重新出山的拳手在选择其复出后的第一个对手时一般都会遵循这样的基本原则,该对手既要有一定实力以便有效验证自己的能力,但同时又不能过于强大而使自己首战受挫;基于地缘因素和力量对比因素,朝鲜半岛又将象过去那样再度无可避免地沦为日本军国主义新一轮扩张行动的第一个牺牲品。事实上,从有意激化与朝鲜的矛盾和主动诱发韩国的反日情绪等险招来看,日本似乎已悄悄启动了为未来的入侵行动预作铺垫的相关准备工作。

毫无疑问,如果日本依然信守和平理念,它就根本用不着染指朝鲜半岛;相反,其一旦复苏军国主义兽性,朝鲜半岛这客分量有限的点心实际上远远不能满足其具有无限张力的胃口。对于位处地球东端的日本而言,倘使其萌发了谋求全球霸权的野心,那么,无论任何时候,落实以攻击中国为主要体现形式的“田中奏折”便成为其走出远东一隅的唯一选择;显然,南向的美国势力范围根本无法染指,而北向的俄罗斯则也因军事力量太过强大也暂且不能觊觎,只有西向的中国才是其唯一可以尝试的挺进世界中心的有效突破口。正因为拥有广袤地域和丰富物产的中国相对温和,从而才会刺激当年的日本狂人制定出以征服中国为主旨的“田中奏折”来;事实上,如果日本当年果真制服了中国,那么,它也的确将具备征服世界的巨大潜力。就与毛泽东主席于二十世纪初年作出“中日必有一战”的推断相仿,当前正蠢蠢欲动的日本军国主义由于始终不能摆脱“田中奏折”这一附魂着体的心魔地驱使,因而,未来的中日之间也终将免不了再决生死。

中日厮拼符合美国利益  

需要指出,通过制造“新甲午风云”以使曾经破产的“田中奏折”重新得以实现,其实并不只是日本军国主义份子的一相情愿;坦率而言,如果不借助强大外力的支持,这些狂热份子所筹划的一切“蓝图”都将是不可能实现的迷梦。那么,哪个国家会向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行动提供强力协助呢?或者换句话说,一旦中日之间爆发了缘于“田中奏折”的全面战争,哪个国家会成为这场鹬蚌相争的得利渔翁呢?毫无疑问,如果日本企图重温导致中国遭受重大挫败的“甲午旧梦”,那么,这场冲突的最大受益者无疑是为巩固全球霸权而总是对假想敌实施未雨绸缪围堵的美国;事实上,当今世界也只有美国有能力有意愿扮演日本军国主义助推器的角色。

只要回顾一下二战结束不久美国便迅即扶持战时的德日敌手以遏制战时的苏联盟友之历史事实,人们似乎也就不必对笔者的这一惊人结论感到错愕;就与对苏联的过于强大感到不安而要尽力将其予以摧毁的情形相仿,中国的飞速发展也同样在美国引发了令其邪念萌动的所谓“中国威胁论”的危险喧嚣。应该以何种方式来摧毁这个可能威胁自己霸主地位的假想敌呢?作为冷战结束后硕果仅存的唯一超级军事强国,美国当然不畏惧与中国之间所可能会爆发的全面战争;事实上,美国就从来没有掩饰过其必将武力介入由统“独”争议引发的台海冲突的恫吓性立场。

然而,中国毕竟是拥有13亿人口的迅速发展着的大国,其实力远非伊拉克、南联盟和阿富汗等可以信手屠戮的小国可比;因此,通过战争手段来达到削弱中国这个假想敌的目的,实际上并不符合美国自身的根本利益。导致苏联土崩瓦解的“和平演变”政策固然仍旧是美国搞垮中国的首选之策,但在中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背景下,要达至这种兵不血刃的效果却也并非易事;左右权衡之下,美国终于祭起了英国前首相张伯伦“祸水他引”的绥靖主义大旗,亦即通过纵容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途径来达至损害中国的目的,一如张伯伦纵容希特勒威胁前苏联一般。

事态的脉络很清楚,由于切实领略过日本军国主义的巨大杀伤力,战后的美国占领军曾主持制定了日本的“和平宪法”;即便在美苏对峙最为激烈的时期,作为战略盟友,日本的功能定位也只被局限于提供后勤支援的层面,而从未有敦促其直接上战场的安排。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日安全同盟原本也应该相应地退出历史舞台,但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人们不仅看到该同盟日益趋于强化,甚至还看到美国鼓励日本尽早废弃由其主导制定的“和平宪法”的动向。事态如此演绎完全符合逻辑。美国需要通过唤醒日本军国主义的途径来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虽然这一过程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玩火自焚的可能;而日本虽然明知为美国所利用,但顺水推舟地响应美国的纵容却非常有利于被压制六十多年的“田中奏折”得到顺利启动,何乐而不为呢?!

需要在此作些特别提示的是,尽管美日韩是现阶段的盟友,但就如同张伯伦当年为了促使希特勒东进苏联而在《慕尼黑协定》中出卖其捷克盟友那样,韩国也有可能成为美日某个协定的牺牲品;可以预言,由于包括韩国在内的朝鲜半岛力量较弱,加之又处在日本西进中国的必经之地,因此,如果在未来某个时候出现了美国听任日本并吞朝鲜半岛的现象,人们大可不必感到意外和惊讶,因为日本可以用“以朝鲜为基地更利于攻击中国”的说辞来求得美国对这一局面的认可。

未来安全取决于战略平衡  

当然,不论美日两国怎样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但其相关图谋真正要付诸实施,却还得依赖军事技术的飞跃进步;或者更确切地说,只有美国正在大力研究开发的战略导弹防御系统真正具备拦截来袭导弹的能力,美日联手制造“新甲午风云”的计划才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人们知道,自二战结束以来的六十多年里,尽管世界各个地域的局部战争从未间断,但全球范围的世界大战却一直被成功阻止;尤其对主要大国来说,它们更是普遍以慎重克制的态度来对待彼此之间的争执和冲突。国际安全局势之所以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显然并不是因为曾经的扩张主义国家缘于良心发现而开始信奉和平理念,确保相互摧毁的“核恐怖平衡”的战略态势才是遏制其冒险冲动的有效制约因素;只要回顾一下二战以来的美国以及颠峰时期的前苏联总是对一些缺乏核威慑能力的小国采取肆无忌惮的军事行动的事实,人们就可以清晰感受到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即,在不平衡的战略格局之下,将没有任何形式的国家安全可言。

如果美国在拥有可以摧毁别国的锋利之矛的同时,又在不久的将来拥有了可以确保自己不被别国摧毁的坚固之盾,国际安全格局便会于瞬间发生深刻改变;当力量对比处于完全失衡的状态时,其后果将令人不寒而栗。历史上曾有数千万土著印地安人被斩杀殆尽,而中国也曾遭受过诸如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人间惨剧,甚至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也还曾有十多万手无寸铁的伊拉克平民被美国的现代化武器炸得尸骨横飞;一旦现有的战略平衡被美国拟议中的可进入战备值勤状态的反导系统所打破,那么,开始新一轮洗牌进程的国际安全体系也就将什么重大变故都可以轻易发生,有关日本搭这班顺风车以重温“甲午旧梦”的预言也就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梦呓了。

   

作者:邱   波  

地址:中国安徽省芜湖市新时代商业街D3  23幢3单元502室  

电话:0553-2277587  

邮码:24100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