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反对孔子,反对的是在贫富两极分化的严重社会中在天安门树立孔子象
我们并不反对孔子,反对的是在贫富两极分化的严重社会中在天安门树立孔子象
自孔子象树立天安门广场后,立即引起国内纷争不休。
近期由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尼山圣源书院院长牟钟鉴牵头的十三个“研究儒家文化的学者”,发表了一篇挺孔丘像的文章,即《关于立孔子像的几点看法》,把孔子的争论推到了又一高潮,不知在这十三点大儒之后会不会有更重量级的大儒站立出来,我们极其期待。
十三点大儒在文章中认为:树立孔子象“表明我们已经走出了近百年来全面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误区”。
这十三点意思是说,从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到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全部否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只有改革的今天才真正带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误区”。
好家伙,十三点不但否定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还否定了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一杆子打翻近百年,把当前深化改革中在天安门广场立孔子象抬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气魄不谓不大。
不过,我们要质问十三点大儒们,难道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孔子一家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不说三皇五帝,女娲造人,孔子之前的老子、庄子、孙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难道不是中华文化?诗经、楚词、唐诗宋词元曲、唐宋八大家等也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百年来,从孙中山到毛泽东,又何时说过要全面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了?
只要打开毛主席著作,其中随处可见毛主席引古论今,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指引中国革命与建设。
毛主席曾经指出:“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又说:“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毛主席还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谈到研究历史时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毛泽东为自己的两个女儿取名为李敏、李讷,“讷”、“敏”二字,其实来自于《论语·里仁》中记载的孔子的一句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化孔夫子的名言而为爱女的名字,不也正是表明毛泽东对孔子文字中某些语言的的欣赏吗?
毛主席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赞赏孔子的文化,并不代表赞赏孔子的思想。
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提出批孔,也是基于林彪 “折戟沉沙”于异国荒漠之后,从查获的材料中发现林彪一伙竭力从孔孟之道中寻找反革命的精神武器,林彪甚至手书孔子“克己复礼”一语,挂在卧室中。毛主席才据此认为,他们灌输帝王将相思想,资产阶级思想,这些都同孔夫子影响联系着,要在教育方面进行革命。并认为林彪与国民党反动派一样是尊儒反法的,所以决定在全国“批林”的同时公开“批孔”。 批孔,是批判孔子为奴隶主服务的思想糟粕,而不是批判孔子文字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强国论坛上有一个[ 自然向前 ]网友写了一个“ 我把孔子一些名言献给深水中批孔者——希望他或醒悟或止秽语”帖子,并在跟帖中睁着近似白痴又有些狡诘地的双眼问:孔子这些“经典----------谁能批之?”
对待孔子的言论,如果撇开特定历史条件,撇开特定思想,无的放矢,当然难以批判。
毛主席也常常引用孔子的一些言论,能否说毛主席也主张尊孔?
但是,如果引用孔子言论为其思想服务,就能够分出是真理还是谬论了。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具体解释是:宁可牺牲自己,也绝不为了生命而妨碍了自己的中心思想或信仰,宁可杀身以成仁。
蒋介石反动派可以“杀身以成仁”,共产党也可以“杀身以成仁”。
共产党与反动派都可以用“杀身以成仁”激励自己,意义却不一样。
而天安门树立孔子象是为了激励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事业,为工农大众谋取利益,不惜牺牲自己一切去“杀身以成仁”呢,还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维护贫富两极分化而“杀身以成仁”呢?
如果是为了工农大多数人民谋取利益,有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就足够了,为什么非要把为奴隶主阶级利益服务的孔子象抬出来树立在天安门广场?
把孔子象树立到天安门广场,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从此排除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以孔子思想为指导思想了?
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意思是说:士要有志于道,士是追求理想的人,而那些觉得衣服不够华丽、饮食不够精美是一种耻辱的人,不值得(士)与他们交谈。
孔子这句话中的:“士”是古代的一个阶层,指`的是贵族阶级——即是当前的权势公仆。在“士农工商”中,“士”是第一位的。
现在不是鼓吹市场经济“无形的手”,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提倡带头发财致富光荣吗?
既然提倡带头发财致富,把先富们当成先进生产力代表,让他们进入人大、政协代表人民的意见,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先富们谈吃好、穿好的呢?
你们把孔子象树立在天安门广场,不是要恶心先富们吗?
如果真的是反对富人讲究吃穿,觉得这些先富们不值得公仆(士)与他们交谈,那么对于那些拿高薪的官员及资本家们是不是应该敬而远之,要求全体民众鄙视他们?
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意思是说,见到利益的时候要想到仁义道德。
温州钱云案中,钱村长三次上访三次被抓,是不是钱村长为了全村农民的利益就是不符合孔子的“仁义道德”?富士康出现工人十三跳,至今没有听见任何主流媒介痛斥,是不是这些跳楼的工人不“仁义道德”,富士康老板很“仁义道德”了呢?
在天安门广场树立孔子象,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什么理由,都似乎驴头不对马嘴。
如果是为了“维稳”,为了维护已经形成的贫富两极分化,要工农人民讲“仁义道德”,不要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而去上访,去诉求自己的意见,那么,我们坚决反对。
我们反对的不是孔子,反对的是在贫富两极分化的严重社会中,在天安门树立孔子象,让孔子思想扰乱共产党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