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醒世恒言:为何孔和尚要鼓噪大伙重观《看不见的战线》?

火烧 2011-01-24 00:00:00 文艺新生 1027
文章探讨孔和尚为何推荐重看朝鲜经典影片《看不见的战线》,分析影片内容与现实意义,对比当下谍战片,强调其艺术价值与历史背景。

   

   

说句掏心窝子里的话,与不少人所犯缪误般,先前的我对孔庆东孔和尚无甚好感。大体一是因为本人在乡下混久了,一向对砖家教兽之类不感冒;二是孔教授长得的确有些对不住人——特别是对人家大姑娘而言;三是个人不喜欢被历代统治者歪曲了的孔夫子,后来又看过有人在网上攻讦他的话(大意是说他在百家讲坛上的形象有流里流气之模样),印象更打了折扣……

  

   

自去年拜读了孔教授的多篇文章,这才对孔庆东同志印象有了较为显著的改观,可不久又听说这和尚老爷号召大伙儿重观朝鲜老影片《看为见的战线》,心底“格登”一响:这是不是孔教授哗众取宠、呷饱了家么没事做呀?在上面号召大伙儿奔“钱”的年代,“和谐”的时期,“尊孔”的年头,一部“独裁国家”的老影片有啥看头? 

 

   

不瞒众人道,虽说我对文艺外行得羞死人,但对于经典老影片,我还是有所喜爱及探究的;外国影片呢,曾经的社会主义阵营——前苏联、阿尔巴尼亚、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北朝鲜等国的经典老影片亦情有独钟,尤其是北朝鲜影片,一句话:爽歪歪!爽歪歪!

  

   

可是,我对孩提时看过的这部《看不见的战线》已十分模糊了,依稀记得有个“老狐狸”,还有敌特秘密接头时对白:“你手中拿的是什么书?”“阿里郎!”;有个情节吓死人,说的是夜里有地主的子女兄妹俩,空旷的野地里,阴暗的夜幕下,“咔咔咔”的三声石块敲击声作联络信号,又在阴森森的坟茔挖“变天账”,让儿时的我被唬得昼夜不安,神不守舍,大脑深受刺激,后遗症不小。

  

   

当年这些情节和艺术处理,到底是他们偷学了我们的,还是我们剽学了他们的?请孔和尚和众人告诉我。

  

   

仅就这部七十年代初的黑白影片看,除了时代气息和技术上的原因外,我看不比现时所谓火爆的一些谍匪片和大片逊色!我们现在的这类影片故作成份多,人物扮相和情节都差强人意(正面人物长相困难却红得发紫),不像《看不见的战线》中国安局英雄马国哲上校那般正气和自然,也不似俺所崇敬的孔教授般的长相虽困难些、心中却有一股浩然正气!

  

   

其中有台词引人回味,仅摘几则: 

 

   

北朝鲜国安局人员回答有嫌疑的群众:“你以为我们工作的对象都是坏人么?”

  

   

美国顾问:“我们美国正在进行一种新的方式,以消灭共产主义。”  

   

        “我们要让他们看不见我们的人……老狐狸该放出来了。”  

   

……  

   

正如《看不见的战线》般,我们正处于看不见的战线中……

  

   

宛若《看不见的战线》般,“老狐狸”该放出来了!  

   

我想,这也许就是孔教授劝告我们重观《看不见的战线》的深意吧!

  

   

但是,在无比浮躁的今天,被洗脑了的年轻一代呢,恐怕是以看这种影片为耻的;不是么,就是我们的一些“过来人”,又有几个人能看得进呢?

  

   

不要以为孔教授是多此一举,他的倡议和用苦良心究竟能得到多少人的拥护?又有多少人看过了,感悟了?我不由得佩服孔教授的眼光! 

 

   

也不例外,也许我不是研究文学的,虽说对孔教授有了十一分的好感和崇敬,但对孔教授不遗余力宣传金大师的作品和为人、奉为金科玉律的做法仍颇不以为然。这个曾与小平同志相谈甚欢、喜欢告诉他人(特别是年轻人)如何“打斗”的“武打家伙”,眼光和境界就那样高远么?武林之势就是那样正义么?对众多青少年究竟能起多少的现实教育作用? 

 

   

当年日本也有武士道呀(要研究一下,起源在哪里?),其中不乏一股子邪劲?

  

   

最后要说的是,以貌取人,先入为主,定性思维,此乃凡人常常犯的错儿,害大莫焉! 

 

   

特别是对孔教授这般的人而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