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谁对海外收购或3千亿投资失利负责

火烧 2011-01-23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风险,指出多数并购因整合失败导致巨额损失,涉及国企民企,强调监管缺失与风险暴露问题。

谁对海外收购或3千亿投资失利负责


    知名咨询机构埃森哲在2010年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进行了统计,近三年时间内统计的120起海外并购案例中,涉及总金额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全球范围来看,超过一半以上的并购最终失败,大部分失败来自于漫长的整合时期。如果以此推算,中国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可能会承受高达3000亿元的投资失利。这或许将是国内企业走向海外面临的一次阵痛(1月6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对象既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多国、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国家,也有中亚、南美、非洲等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81%的海外并购是由国有企业进行的,民营企业在并购交易总量中只占12%。在海外并购收购中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首钢试图收购澳大利亚铁矿石19.9%的股权,被澳当局否决;中投公司则因投资黑石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导致账面浮亏接近30亿美元;TCL走出海外并购吃亏不小;中国平安保险收购比利时的富通投资发生巨大亏空;中国企业收购澳大利亚铁矿最终被暗算等等。近几年,从公开消息看,中国企业出海状况不乐观,海外并购、海外投资失败者居多。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投资风险暴露的比较快,也比较直观。而海外并购风险暴露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虽然海外并购暗藏风险,但是由于暴露时间较长,人们往往忽视这种风险,最终给企业、给国家造成损失。

如果说“全球范围内超过一半以上的并购最终失败”这个结论是可信的话,那么,作为并购刚刚起步、尚处于小儿科的中国企业出海并购风险一定会大于全球平均水平,并购失败一定高于全球平均的50%比例。因此,可以说,对未来或3000亿海外并购损失的结论是保守的。无论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如果出现损失都将造成较大影响。国企损失是国家的,最终是人民买单;民营企业虽然是私有的,但是并购时往往从商业银行贷巨款,一旦损失将给银行信贷资金造成风险,同时,如果是上市公司最终将给国内投资者带来投资风险。

这几年,对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在管理、监管上基本处于空白和放任自流状态。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海外并购基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