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与买办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
精英与买办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
美国国务卿赖斯就说过,21世纪美国对外政策的重点,要从以军事打击和情报渗透为主,转向以培养对方国家的学术政治精英(美国鹦鹉)为主,以此来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打开中国金融市场,就是21世纪美国鹦鹉外交最富成就的卓越胜利。
目前看来,中国的精英其实就是新的买办!
买办(comprador)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在我国,指外国资本家在旧中国设立的商行、公司、银行等所雇用的中国经理。“买办”一词,明代专指对宫廷供应用品的商人;清初专指为居住广东商馆(见“十三行①”)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买人或管事人。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其性质既是外商的雇员,也是独立商人。嗣后,外商为了减少买办的中间佣金,逐渐采取与中国人直接交易的方法,买办遂转化为单纯的外商雇员。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买办起着重要的作用。严重地危害了中国主权的独立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了,我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可是我们的经济独立了,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但由于僵化的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一直非常低下。在这样的背境下,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但摆脱买办汉奸当道的老路成为我刻不容缓的任务。
仅以金融业为例,看看我们的经济命脉受到了什么威胁?
中国央行自2002年以后,仍继续将我外汇储备主要用于购买美元资产,其规模甚至远超2002年以前,更有力地继续支撑着美国财政及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并继续对我资产造成更严重的安全问题——中美关系破裂即遭美政府冻结及中国财富的缩水。国家丧失的以低成本建立大规模黄金、石油等储备的经济和战略利益也因此损失更大。因此产生出的进出口严重失衡而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通胀因素也比2002年以前更大。更令人愤慨的是,央行不仅购买美政府债券的规模大大超过2002年以前,而且居然还购买了至少上千亿美元(风险比美政府债券大不知多少倍)的次按抵押垃圾债券,损失惨重被套在华尔街。国家新成立的外汇投资公司又继续将上千亿美元投资于美国金融组合产品,而且还要包给外国金融机构经营。这些不可避免地被其用于损害我重大国家利益,如:美国国会用此支持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国家民主基金会以及用于企业兼并我骨干国企。
目前,我国主要国有银行都被外资参股至少25%,虽然规定此25%的限制不得突破,但深圳发展银行已被美国人控股,华夏银行已被德国银行实际控股,广东发展银行由于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而突破25%的限制达到38%。在保险业方面,我保险巨头新华人寿已被外资实际控股。在国际金融大鳄入股我银行金融机构的同时,跨国公司也开始大量兼并国内各行业的骨干国有企业。曾经一些拉美国家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国家银行金融业被美国控制,最终造成国家经济灾难,导致其永远失去了其经济自主权,最后难以改变经济受制于人的尴尬处境。由此更可看出,美国对我宏观经济政策的误导造成我普遍经济困境(尤其是银行金融系统)后再乘我引入“战略投资者”之机参股,完全是其兼并拉美国家金融银行业以求控制其经济命脉的阴谋再现。
因此,在现在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中,我们急需密切关注以下几个领域的买办化政策趋势。一是加强对国家经济信息的控制,防止精英和权贵出卖国家经济机密。这一点在我们对外经济贸易过程中已有不少的教训。二是加强对国际金融衍生品参与的监控。2008年经济危机中,我国不少国有企业曾经陷入了国际资本没下的一些陷阱,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财产惨遭损失。三是防止精英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美国化的趋势,特别是货币、税率等宏观经济政策对美国形成依赖。四是科学评估国家外汇储备的投向,防止国家资本附庸化经济殖民化。五是加强中国粮食产业的独立化道路,严把美国农产品对中国的进口关,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六是加强对外资投资中国本土的监管,取消非国民待遇政策,保护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对一些地方的“零地价、送厂房”、“银行1:1配套贷款”、“五免十减” 等曾经大行其道的政策一定要进行反思,坚决禁止。七是实施有效的国际贸易保护制度,防止国际资本兴风作浪影响中国工业的发展,切实坚守国家意志和底线。
现在,随着外资大鳄在我国的大规模兼并而逐渐确立其各行业的垄断地位,新的买办化阶层成为西方新殖民势力在中国的主要帮手,国家和国民理应引起万分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