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从“自由主义”谈起

火烧 2009-03-18 00:00:00 中华文化 1038
文章从自由主义角度探讨大争之世来临的应对之道,分析竞争的本质与范围,强调在利益、道义与未来上的全面竞争,呼吁以辩证思维应对全球性挑战。

从“自由主义”谈起

      前些日子,我写了一篇《‘大争之世’的前夜》,如今在这夜深人静之时,我又开始敲起了几个字,这几个字是:从“自由主义”谈起。

      个为认为,从种种迹象表明,“全世界”范围内之“大争之世”即将来临或正在来临,门槛就在我们脚跟前,为什么现在是“大争之世”已经来临,在此我就不再多废话了,我要说的是,“大争之世”真的来了“怎么办?”的问题。

      “大争之世”真的来了怎么办?这当然很难回答,所以我们要从最简单和最基本的一些问题谈起,比如“怎么办”的“下限”或“上限”是什么,不解决这样的最基本的一些问题,我们的下场很可能就是头脑一片混乱,做法也一片混乱,从而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应付不了局面,寻找不到出路,看不到真正的希望,迎不来光明的未来,“人间天堂”就真成了乌托邦了……

       因为,只有从基点出发,通从大量的实证和辩证,我们才能最终廓清问题,找到成功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我们才有未来。

——命题一:所谓“大争之世”,一是争,二是大。——————

      首先,“为何而争、为何要争?”

      第一,因为有人在争——你不争,别人跟你争,你不争,也得争;

      第二,因为“争什么”、“争的内容”很重要,现实中“争利益”,精神上“争道义”,意向上“争未来”。

      其次,“争之大何,何以为大”

      第一、范围之大

      1、地域范围大——地域之大,大到一人太小、一家太小、一城太小、一国太小,一个字,就是大,以至大到“全世界”或“整个天下”;

      2、时间跨度大——争的不是一时半会、争的不是一天两天、争的不是一年半截、争的不是三年五截,往往一争就是三四百年、五六百年;

       3、领域范围广——争的鸡毛蒜皮,争的不是小花小草,争的是政治、军事、文化方方面面,哪一个方面都面大域广、遮覆万民、牵扯众生;

      第二、程度之深

      大争之争,它关乎你的、我的、他的、许许多多人的生死存亡、祸福兴衰,它涉及到根基根本、主体主导、目标目的、价值意义。

      大争之争,上涉朝廷政府,下关民间林野。事关国破家亡、事关文明存留,事关当世未来。

      大争之争,逃无可逃、避无可避。痛及肉体、苦及心灵。

      大争之争,一旦争而失败,往往伤筋动骨、梁椽断毁、大厦倾覆;一旦争而失败,往往生无人格尊严、沦为奴隶,死无葬身寸土、无人怜顾;一旦争而失败,后果往往不堪设想,覆巢之下无完卵,或有一星半点善果,纯属个人侥幸、他人施舍。

————命题二:“文化之争——争于道义”—————————

       “大争之世”,其争起之于现实,争于经济——利益;其争集中于政治,争于军事——实力;其争归向于文化,争于人心——道义。

       旷日持久的大争之世,其争一方利益、一时实力,都是不持久的小争之术,而争得建国定制、国泰民安、长治久安的道义才是长久之策,是谓深谋及至远虑。所以真正的大争,从理论上说,首先表现于文化之争。

       而争之于文化,限之于经济、政治、军事现实格局,大争之世,必为乱世,遂知规矩未立、自由存在,于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于是鲜花毒野、神魔混战,于是三教九流,你方唱罢我登场。

       文化之争,仁者见于仁、智者见之于智,于是必然现之为各执一端、各抒己见、理论分流、是非不一、思想混乱、莫衷一是、难有定论,只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文化之争,必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高一丈、道仅需高于魔0.5毫米”的反复对冲和各国道不同不相为谋后的真刀真枪的反复演义,才有现实的阶段性最后结果。

       文化之争,争于道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其影响重大而深远。

————命题三:“大争之世”实为不堪回首的“乱世”————

       现在的人,很有些人,总以为“大争之世”是什么好东西,足见这些人头脑简单、思想混乱,事实上,历史早已现实地告诉我们,“大争之世”就是“乱世”——而“乱世”,就是绝大多数人(包括百姓和官僚)都处于悲哀的境地,因为战争频仍、灾祸连绵,饥饿肆虐、疾病流行;就是表面上虽风生水起,实际上却生灵涂炭,百姓嗷嗷待哺,乡野横尸积骨,惨不忍睹、闻不忍闻——如果“乱世”都是什么值得称道和追求的好世道的话,那还要“争”干什么,求什么以理以义“治世”,以求国家兴旺、民事繁荣。

      乱世虽有学术自由,实也片面,军队到处荷枪实弹高度管制的局面,能有多少自由,其实在真相不过是“学术纷争”罢了,只不过是人们看不到希望、找不到方向的现实局面的反映罢了。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想一下,“文化之争”之所以争得有意义,无非在于,有一些东西能够引领百姓脱离兵荒马乱的“乱世格局”,回归安居乐业的家园。所以,自由——无论什么样的自由(经济自由、政治自由、文化学术自由)——固然安要,也没有百姓大众的“现实利益”和“真实幸福”来得重要。

      乱世之中,“民心所向、天下归一”。同样可知,“一定意义上的统一”永远比“杂乱无章的自由”来得重要。

——————命题四:为什么要从“自由主义”谈起————

      文化之争,在于找到一种有效的理论,引导民心,汇聚民力,鼎定天下,重塑家园。

      然而,之所以称之为“大争之世”,就是因为“天下大乱”,是“乱世迷道”,所以才要“大争”。“大争”,就是要争得你死我活,要争得震聋发聩;“大争”,就是要争得茅塞顿开,要争得心服口服。也只有“大争”才能引领大众百姓这大部分的都过上更好的生活。

      是的,大争,首先争于文化,争于道义。而争于文化,首先映入后世人们脑海的就是诸家各派、纷纷嚷嚷,也就是所谓的“百家争鸣”、“学术自由”。

      谈到“学术自由”,很快我们就会想到“自由”,这个高度抽象的名词,然后想到整个“自由主义”。

      为什么会是这样,原来,如果的我们正是处于“大争之世”的前夜,正是今天的这一次“大争之世”,才让我们想起了上一次、上两次“大争之世”,是同境共鸣、同病相怜。

      越是“大争之世”越是所谓的“自由”,越是让人想到现实的“不自由”,想是让人想像明天的“自由”。

      然而,今天,还是上一、两次的“大争之世”吗?毕竟严格意义上说,我们无法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次的“大争之世”绝不是从前有过的“大争之世”,这一点,我们必须想到、想清楚、想明白、想得具体、想得现实、想得有意义,必须引起我们所有人的高度重视。

      今天的局面是什么,今天的现实是什么?

      如今,是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定了其统治地位,是资本主义的美国主导着全球化的今天,是资本主义的“天下”。面对这样的现实条件,当我们想到“自由”是,我们得问一句,凭什么让我首先想到“自由”,想到“自由主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