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加强国防建设,提高远程战略打击能力

火烧 2011-01-07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中国军力提升引发的国际反应,指出中国需加强国防建设,提升远程战略打击能力,以应对国际局势。强调中国应主动担当,发出声音,确保和平发展与世界安宁。

2010年5月,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全球态度项目”调查报告,可以反映受访22个国家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和好感度。在受访的绝大多数国家中,大多数民众对中国抱有好感,但是由于人权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阻碍了西方对中国的全面认识,周边国家则担心中国的民族主义倾向和军力上升,因此对中国缺少好感的民众比例较高。西方政府和媒体的作用使得民众缺乏对于中国的好感。中国一向把德国当作日本的道德偶像,认为德国人理性、思辨,但是德国民众却是欧美国家对中国缺少好感比例的最高的国家,为61%,对中国有好感的民众比例为30%。与欧美对中国缺乏好感不同,意识形态和人权不是亚洲周边国家民众关注中国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民族感情的分歧,以及对于中国军力上升的担心。88%的日本人认为中国提升军力是“坏事”。在法国,这一比例是87%,韩国是86%,美国是79%,德国是72%。从战略上看,44%的印度人视中国为“敌人”,和印度素来关系不好的巴基斯坦则把中国当作制衡印度的重要力量,因此84%的人视中国“更多是伙伴”。  

从上述分析评估可以看出,对中国军力提升引发的“反感”并非军力提升的本身,而是源自对中国的偏见。 2010年7月12日 ,印度成功发射“一箭五星”,并动用重金从美国、俄罗斯购买军火,我们的媒体评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后大规模提升军力理所当然。美国航母编队陈兵黄海,三艘核潜艇同时现身亚洲地区重要军事基地釜山、菲律宾苏比克湾和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三艘核潜艇均为美国海军潜艇中级别最高的俄亥俄级,安装了可以发射核弹头的核潜艇潜射弹道导弹,三艘潜艇上的战斧巡航导弹达462枚。这是在中国的家门口向中国炫耀武力:美国不会放弃对亚洲地区的军事控制权。两个武力超常的大国穷兵黩武,并没引起世界的不安和“反感”,说明他们的军力很强,世界已经见怪不怪。而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军力的提升相对滞后,因此而吸引世界的目光。否则,无法解释这种怪象。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眼里,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军事、政治大国,而中国的躲躲闪闪又更进一步确认了他们的这种判断。再比如说“中国威胁论”,我们不承认也无济于事。因为这个世界的资源有限,中国的发展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威胁都已经现实存在。2009年,中国消耗了占世界总量45%的钢铁,47%的水泥,48%的煤和10%的石油天然气,产生了占世界总量约8%的GDP。对这种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事实,一些智囊机构、媒体建议中国要韬光养晦,向外示好、示弱,试图改变这种印象。但这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根本行不通。相反,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提升中国的军事实力,按照世界大国的行为方式勇于担当,在世界论坛上发出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坚定不移地进行反击和主张权利。谋划变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机遇,克敌制胜的对抗性策略。惟有如此,才能确保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背后,隐藏着各大国之间的激烈角逐。中国的确是一个真心爱好和平的国家。在世界性经济危机来临,世界上所有大国、强国都在大造军火,提升军备,唯有中国花费巨资在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上。仅燃放的焰火,就足以制造出数十艘航母。在大片领土、海岛都被人侵占的情况下,中国宁可将巨资烧掉、送到敌国也没有用到军事和民生上。据维基解密披露,中国5000名高官在瑞士银行的存款帐号被美国掌握,这相当于一大群人质。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博弈还存在吗?至少,朝韩半岛棋局背后的博弈者美国、朝鲜、日本、俄罗斯、韩国各取所需,唯独中国硬生生把一盘棋下成了死棋,成为唯一的输家。
      尽管美国屯兵黄海,丝毫不减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热情。美国财政部 2010年 12月15日  发布的最新“月度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中国10月净增持233亿美元美国国债,为连续第四个月实施净增持操作。截至10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9068亿美元,自2010年4月以来首次突破9000亿美元水平,继续保持美国国债全球最大单一持有国地位。2010年7-9月,中国分别净增持30亿美元、217亿美元和151亿美元。  可以肯定的是,朝韩局势的发展,意味着大格局的形成,石油、粮食等等的上涨,将变得不可避免。如果以战争来形容,就是货币战争、石油战争、粮食战争。  

朝韩炮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海军将“乔治·华盛顿”号(世界上吨位最大的航母之一,排水量达9.8万吨。该航母的甲板面积是足球场的3倍。舰上搭载90多架F-18“大黄蜂”战斗机、超级大黄蜂战斗机、E -2C 早期预警机以及直升机)核动力航母战斗群派往黄海,与韩国“世宗大王”号宙斯盾驱逐舰等舰艇和反潜飞机共同参加军演。后又加派“罗纳德·里根”号核动力航母战斗群,“卡尔•文森”号航母编队前往西太平洋海域,对中国形成现实的战争威胁。
    在没有外国势力介入的状况下,朝鲜与韩国谁都不敢轻言发动战争,谁开打都面临着灭顶之灾。除了美国之外,有一个国家最希望在这里打仗,那就是日本。 2010年12月14日 ,日本政府召开安全保障会议,批准了从2011年开始施行的5年《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预算。 12月17日 ,日本又批准了新《防卫计划大纲》方案。日本海上自卫队潜艇数量将增加6艘至22艘,宙斯盾护卫舰将从4艘增至6艘。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将把国防重点转向应对中国威胁” “强调加强日美同盟合作”,“加强与中国周边国家的防务合作” ——这是日本40多年来首次转变国防战略方向。日本的目标非常明确:与中国所有周边国家联手对抗中国。日本的如意算盘是,在朝韩局势紧张时煽风点火,使美国重兵驻留黄海区域,对中国形成牵制。而日本则可以继续在钓鱼岛问题上做动作。事实上,日本也在按部就班地实施自己的计划:日本政府批准将钓鱼岛是“固有领土”的说法写入教科书;修改防卫大纲,将钓鱼岛明确纳入其防卫圈;日本石垣市设“钓鱼岛开拓日”;日本议员空中视察钓鱼岛;日本“冲绳人士”非法登陆钓鱼岛附属岛屿;日本公开宣布针对钓鱼岛“被登陆”设定反击预案;针对钓鱼岛等“有事”联合美国进行大规模“夺岛”军事演习。日本是朝韩局势中最活跃的煽风点火者。它刻意强调朝鲜威胁论、中国威胁论,以获取美国在军事、经济上,给予其占领钓鱼岛的更大支持。同时,为今后与俄罗斯谈判北方四岛争取更多有利条件。日本非常清楚,在无战事的情况下,所谓的美日同盟的意义并不大。只有当美国深深感知到威胁与压力,或者要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时,日本才成为最不可或缺的伙伴。抗美援朝中,美国对日本定位的改变至今让日本人确信,只要搅混水,他们就有机可乘。
    美国的战略意图是常驻黄海等区域,这不仅仅是战争威慑,而且还有更大的战略规划:为下一步打响货币战争、石油战争、粮食战争做准备。同时不断唆使韩国以军演的方式,挑衅朝鲜,使其把重心转向大力提升军力,这将加快朝鲜经济崩溃,加速其内乱、瓦解的步伐,使整个朝鲜半岛被韩国统一,形成对中国的合围。
      朝鲜经济已不堪负重,只要美国联手韩国,不断进行军事演习迫使朝鲜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军事上而不是民生上,将加速朝鲜政权的土崩瓦解。朝鲜对此不是毫无感觉。 12月22日 ,韩国国防部宣布,韩国陆军和空军将于 12月23日 将展开历来最大规模的陆空联合实弹射击演训(演习动用了6架F-15K和KF-16战斗机、K-1战车、AH-1S攻击型直升机、K-9自走炮、反战车导弹和多管火箭发射系统等105种火力装备)。此外,韩国海军  12月22日 起 也在日本海展开4天的演习。尽管朝鲜官方传媒事前接连发表多篇措辞强硬文章,但军方在演习后却轻描淡写称“不值得”对韩国的“军事挑衅”作出回应。朝鲜是一个贫困而又极度孤独的国家。它需要引起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大国的关注,促使它们回到谈判桌前,给朝鲜机会。它不能容忍被冷落、被置之不理。而且,它希望通过朝韩局势的升级,换取中国更多的支持。只要达到了这些目的,朝鲜一定会把握好尺度和火候,绝不会轻易玩火。因此, 2010年 12月23日  韩国的军演,朝鲜保持了克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朝鲜也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没有必要进一步激怒韩国和美国,引火烧身。
     朝韩炮击事件,发生在俄罗斯转向以后。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这个关键时刻,俄罗斯与北约重开合作谈判,走近西方,是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也是对中国的绥靖政策、不抵抗政策的失望与蔑视。但又心有不甘。俄罗斯总统登上存有争议的“北方四岛”,派战机冲击美日军演阵地就是这种心态的表露。当俄罗斯意识到,与中国难以结成同盟的时候,便转向了西方。俄罗斯从来都是利益至上,它做任何事情,都会首先考虑到攫取利益最大化。对于俄罗斯而言,再没有比石油、天然气价格更重要的了。俄罗斯有一个70美元界限,当国际油价高于70美元的时候,它的财政能够保持盈余,如果低于70美元,则财政会出现赤字。   

这个时候,美国也特别需要俄罗斯。美国的两大战略目标线越来越清晰了,这就是伊朗;朝鲜和中国。而这些都与俄罗斯息息相关。这两个地方任何地方发生危机,都必然导致油价的上涨。目标对准伊朗这一产油国时,油价是主动上涨。当目标对准中国和朝鲜时,油价是被推动上涨,或者说这个时候的油价是货币战争、石油战争、粮食战争中的一个环节。而且中国自2008年起,轻视公共交通而大力发展私人汽车业,已经埋下了巨大隐患。
    美国对两大目标线的明确,对于俄罗斯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油价上涨,俄罗斯是毫无争议的受益者,俄罗斯有配合的冲动。前提是不彻底破坏目前的战略格局,给俄罗斯的长远利益带来损害。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两大目标线对俄罗斯抛媚眼时,俄罗斯半推半就,不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2009年,俄罗斯迟迟不根据合同交付伊朗S-300型防空系统,与伊朗的关系急剧恶化。S-300型防空系统是俄军最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之一,能同时向多个目标发起攻击,具有拦截空气动力目标、巡航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S-300最新改进型的最大拦截距离可达 120公里 。 2009年11月24日 ,愤怒的伊朗军方高官称,如果俄罗斯继续不按合同约定向伊朗交付S-300型防空导弹系统,伊朗将付诸法律手段。俄罗斯推迟向伊朗交货的过程中,与美国、以色列不断谈判,索取筹码。
     2010年3月1日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法国访问时表示:“国际社会一直呼吁伊朗就其核问题采取积极配合态度,但这一号召始终未得到响应,形势反而出现恶化。虽然俄罗斯尽力避免对伊朗采取新的制裁,但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认为,不得不考虑对伊朗实施制裁。”与此同时,俄罗斯与法国签署了购买法国制造的4艘军舰协议。随后的 4月12日 ,在参加华盛顿核安全峰会时,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做出制裁伊朗的表态。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表示:“伊朗核项目必须得到近距离观察,而制裁也应该更有效,要不然,这些制裁还会像以前一样流于形式。”而在2010年3月以前,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针对制裁伊朗的问题上一直是伊朗信赖的支持者。
    在获得足够多的利益后,俄罗斯大幅度地转向西方。 2010年11月20日 ,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在里斯本举行的北约峰会上表示,俄罗斯决定与北约在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方面展开合作。 11月25日 ,普京开始对德国进行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希望欧盟和俄罗斯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实现“统一的欧洲大陆市场,交易总额达到数十亿欧元”的远景目标。 2010年3月11日 —12日,俄罗斯总理普京飞往印度进行访问,加强对印度军售,内容包括:俄罗斯向印度提供29架“米格-29K”战斗机,以及“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的补充协议,协议总数多达15项之多。按照目前的军售规模,到2013年印军第五代战机列装后,“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将形成战力,新购置的S-400俄制防空导弹系统成军,新一代主战坦克服役后,印度常规作战和非常规作战的武器装备和战力将在亚州排名首位。而俄罗斯几乎停止向中方提供先进武器。据 2009年12月23日 的环球时报报道,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郭伯雄最近访问莫斯科后,军售议题出现了危机。郭伯雄访问俄罗斯为的是提升两国间的军事来往、强化军事科技合作。俄罗斯方面盛情接待,但是会谈后,两国都低调处理,没有达成任何协议。除了知识产权问题,俄罗斯对中国的失望,也是主因。  

在朝韩局势升级的过程中,中国的被动是空前的,远不及俄罗斯处理得洒脱。朝鲜与韩国,纷纷派官员到俄罗斯,争取俄罗斯的支持。 12月17日 ,俄外交部就此事召见了美国和韩国特使,表达“深切关注”,强烈呼吁韩国在按计划举行火炮发射演习的问题上采取克制态度,以防朝鲜半岛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在朝韩炮击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都急切地等待中国的表态,结果,中国迟迟不予明确表态,立场模糊,坐失了良机。这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声望,而且给美韩军演升级、美军驻留黄海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中国正确的做法是,在朝韩炮击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站出来表态,强烈谴责和抨击任何破坏朝鲜半岛和平的军事挑衅行为,表达出中国主张和平、维护地区安全的明确立场和态度。如果中国态度明确,不仅在国际社会大大得分,而且,美国进一步往黄海区域调兵及美韩军演的理由就难以站住脚。而后,中国应该立即派官员前往俄罗斯,在朝韩半岛问题上,求得更多共识。但中国却派国务委员戴秉国去了韩国、朝鲜,而朝鲜半岛问题,早已经非韩国、朝鲜所能左右。在大国博弈中,俄罗斯的力量更重要。韩国、朝鲜纷纷派官员前往俄罗斯游说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在朝韩棋局中,至少在朝鲜、韩国心目中,中国的地位不及俄罗斯。        

中国外交部门对朝鲜局势一直没有清醒的判断。 2010年 12月18日  ,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就当前朝鲜半岛局势阐述中方立场。张志军表示:“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千钧一发,高度复杂敏感,中方对此深表关切和忧虑。中方向有关方面一再指出,如果朝鲜半岛发生流血冲突,首先遭殃的是半岛双方人民,酿成南北同胞手足相残的民族悲剧,也势必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殃及周边国家。”但是,朝鲜局势真的到了“手足相残”的地步了吗?就目前而言,至少韩国和朝鲜没有真心打仗的意思,美国也轻易不去触碰中俄的底线,除了日本唯恐天下不乱之外,没有任何一方真的希望朝鲜就此燃起战火。他们的战略目标是针对中国。  

在 2010年4月27日 的搜狐网上有两篇文章同处一栏,一篇是《美媒 中国将南海列入核心利益 地位等同台湾》,一篇题为《罗马尼亚尼罗市场彻底拆除 华商遭“致命打击” 》。美国媒体报道说,今年3月中国官员告知两名美政府高官,北京不会容忍任何国家干涉南中国海。美方分析认为,中国态度表明南海已成为中国“核心利益”的一部分,这是中国首次把南海称为核心利益所在,将之放在与台湾及西藏同等的水平上。同时,中国在海南岛建设的地下潜艇基地使解放军海军能够在20分钟迅速抵达深海地区以及整个南中国海。军方及分析人士称,目前中国军方正在寻求向其沿海之外的地区投射海上力量,包括从中东石油港口到太平洋海上航道等海域,而在这些海域战占据优势地位的历来都是美国海军。中国将这种新战略称之为“远洋防御”,而其打造远程能力的速度更是令国外军方官员震惊不已。“远洋防御”战略打破了解放军准备对台战争或保卫中国沿海地区的传统军事理论。现在,商船对中国经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中国将军表示希望其战舰在从波斯湾到马六甲海峡的海域为中国商船护航,协助保护中国在资源丰富的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的利益。  

作为回应,亚太地区国家也启动了相应的采购项目。2009年12月,越南与俄罗斯签署了一项军售交易,其中包括6艘“基洛”级潜艇,它能够使越南成为东南亚最强大的潜艇舰队。马来西亚首批两艘潜艇交付使用,其中一艘从法国定购,新加坡从瑞典购买的两艘“射手”级潜艇中的一艘也开始运行。  

中国的实力和军事存在惊动了美国,以及南中国海周边的国家。但还不足以震慑大洋彼岸的其它国家,各种欺辱中国侨民,肆意侵占华商利益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这次发生的罗马尼亚尼罗市场管理方对市场实行强制性彻底拆除,就是针对华商而来。尼罗市场位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市东北郊,1998年由当地地产开发商尼罗集团建造。在市场里有2000多家华人店铺,其中600多家是温商店铺。在2003年,尼罗集团又在尼罗市场旁边开发了红龙市场。在开发红龙市场前,尼罗市场是中东欧最大的中国小商品批发中心,罗马尼亚华商95%的店铺集中于此。华商购买的尼罗市场,拥有店铺的“永久使用权”。而在红龙市场,店主必须按年签订租赁合同支付租金,而且店租高昂。为了逼走尼罗市场的华商,从去年11月底开始,尼罗市场上演了管理方撤物业管理,警察强行封店、拉货,继而管理方出面驱赶商户等闹剧。完全无视中国的实力存在。  

面对帝国主义霸权国家的穷兵黩武,步步紧逼,战略威慑;面对自己受到列强的肆意欺辱却被妖魔化为“中国威胁”,“世界公敌”;面对中国周边国家被美帝国主义挑动起来的围堵态势。中国必须以进攻的姿态做好国土安全防御,有针对性地建设和使用好进行对抗性斗争的国家力量。在经济建设发展上,要尽快建立起让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的体制机制。因为房地产的暴利支撑不了大国的崛起,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盘剥只会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大量失血,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我们必须以国家战略的方式,指导国内的优秀企业走出去。通过具有宏观影响力和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意义的对外投资,提高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主动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向产业链高增值环节迈进,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的角色。通过对外投资主动地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以更加顽强的精神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我们的军队,要加快现代化进程,进行大规模远征型改造,要形成我们国家在军事上和心理上的威慑力量,加强军事工业和国防建设,加快航空母舰的建造和训练,尽快形成战斗能力,提高国家的远程战略打击能力。抓好军事科研和军事工业,特别是有关太空和海底项目。要大量储存战略物资,为保证物资运输畅通,有必要在全世界的战略要地建立军事基地。举全国之力抓紧做好战争准备,进行全民国防动员,奖励耕战限制奢靡,把西湖歌舞变成枕戈待旦,及时调整国家经济结构,适当加快生产制造导弹、潜艇、军事卫星、航母等装备的步伐。使我们的武装力量能够随时随地保卫我们国家所获得的资源和远洋经济利益,保卫国家的领土安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