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堵车”看大城市发展的方向
从“堵车”看大城市发展的方向
中央电视台经常说堵车,今天又说堵车。关于堵车北京人说了有几年了,可以说政府是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最早是限制货车只能晚间进城,后来是增建道路,二环、三环、四环、五环,据说已经筹划六环,加强监控、疏导,同时还建设地铁,南北向的、东西向的、环城的,为了开奥运会搞了限单双号行驶。现在堵车现象解决了吗?出台的措施都用上了,堵车问题不但没解决还越来越堵了,不但北京堵,所以的大中城市都堵,为什么?北京市政府还在想办法解决,能解决吗?肯定解决不了。因为始终没有涉及产生堵车问题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思想多元化了,人们开始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买一台属于自己的小汽车,也是追求之一,谁不想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车子?既方便又卫生,无可厚非。可是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美国人可以一个人一台小汽车,中国人却不行,不是什么素质问题,是中国人太多,中国、美国国土面积差不多,美国只有2 亿多人,中国现在应该有14亿了。这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谁都能想象出,如果中国有14亿小汽车是个什么状态,即使有7亿小汽车,道路、停放、燃油也是麻烦,根本无法解决。何况中国发现的石油储量并不丰厚,自己的石油储量、产量满足不了大量发展小汽车的需要,中国几年前就已经成为石油纯进口国。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应该以发展公共交通为主,限制私家小汽车发展。可是高层领导一方面强调自己属于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却鼓励消费,还允许银行发放各种名目的贷款鼓励提前消费。09年为了保GDP开始降低小汽车购置税50%,据说2011年购置税还保持25%的降幅。一方面是城市已经产生严重的堵车现象,另一方面还鼓励人们买车。这是一种什么思维?吸毒上瘾的人应该能有深刻体会,能理解这种思维。GDP思维上瘾,也难改呀。GDP思维,是个什么思维?说是为了保就业,更重要的是维护资本利益,保税收。为了这个GDP中国的原油消耗与日俱增,商品油价节节攀升,确实保了国家的税收。为了这个GDP中国还几乎引进了所有的外国汽车生产商,而且一个生产商与几个中国的企业合资,钱都让外国人赚走了,各位,您说这又是保谁?
早在20年前就有人提出发展大城市,经营城市等想法。到今年的世博会又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发展大城市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搞不明白。城市是一个地方经济、文化、技术……多方面发展自然形成的,不应该刻意追求发展大城市,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实际生活的需求出发,从国家安全出发,都不应该把社会上的各种优良资源都集中在几个大城市,使一个城市吸引上千万,乃至几千万人口。可是中国就这么做了。结果如何?造成了严重的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别,大城市的水、电、路、讯、吃、喝、拉、撒、住,一切都成了问题。不说别的,就说蔬菜供应,周边的农村满足不了一个大城市的蔬菜供给,几乎100%要靠汽车长途运输供给,谁计算过需要消耗多少柴汽油?还有,大城市几十层的高楼林立,条条道路汽车拥堵,平均时速跑不到20公里/小时,不仅造成了燃油的浪费,还严重污染了空气。总之,盲目发展起来的大城市,带给人们的不是愉悦而是烦恼,这那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分明是城市让生活更闹心嘛。
城市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与人口的高度集中有关,都是城市畸形发展的结果。不是说不能形成城市,而是不能形成像现在这样的大城市。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应该及早控制,控制的办法不是限制什么外来人口,是有计划的控制优良资源的集中,有计划的分散优良资源,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使各地均衡发展。当然这是市场经济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只有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才能逐步实现。要搞私有制,搞市场经济,城市的畸形发展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既然是畸形发展,堵车就无法解决,什么提高用车成本,先有车位才卖车……,都解决不了问题。畸形发展的城市现在出现的是堵车,恐怕还会产生新的人们预想不到的麻烦、闹心,这是对盲目学习西方经济理论,搞私有制、市场经济,搞资本主义复辟的惩罚,惩罚还刚刚开始,等着瞧。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