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评:《读<毛时代,高官们的私生活>有感》

火烧 2011-01-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43
文章围绕《读<毛时代,高官们的私生活>有感》展开,讨论毛时代高官私生活与权力腐败的关系,分析制度约束对反腐的重要性,强调民主制度在防止腐败中的关键作用。

我们单刀直入。

我想就《读》文中的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某时代,某高官强奸了自己的亲侄女,却“也没有沦为被‘打倒’,或者说被揪出来的那种境地,说不定直到他死的时候,还要党旗盖身,悼词上写着,久经考验,杰出的什么什么家之类,”并断定:“这事应该是有根有蔓,不是空穴来风。”

二、该文写了自己对男欢女爱之类的现象的感受,从人的普遍对异性的欲望,谈到“你看看,那些高干们,他们如此地热爱女人,甚至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甚至连自己的亲侄女都要强奸,而且还不被处理,权力膨胀及不被约束到这种程度,你还认为,那个时候的官们,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该文中说:有人说了,那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是好的,所以,不能以个别来代一般。这种说法,其实是极为浮浅的。支持我的观点的逻辑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边乱到如此,下边会好到多少?

四、总结陈词:用不着去怀念什么毛时代,更不要说毛时代的官们就比现在的官们清廉。关键要看有没有建立起来对权力约束的制度。许多人说,今天的贪腐横行,其实根子还在于毛时代建立起来的那个没有约束的制度。所以,要想从根子上解决腐败,限制人性的丑恶,就必须建立起对权力进行制约、约束的制度。而这个制度,就是,人民可以睁大眼睛,人民有说话,甚至决定你去留的权力,这个制度,就是民主!

关于第一条:

我不想来论证那次“强奸”案件的真伪,我们就权且认为那是事实。那么,一个个例就能推翻一个时代吗?

明华认为,除非类似于这样的情况在那个时代是普遍现象,才能推翻那一个时代。这叫以点盖面。

关于第二条:

既然知道人的正常心理是异性相吸,并且这种特性永远也不会消失。何以以此认为那时的共产党就不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爱女人与服务于人民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如果有联系,那全世界的情况应该一样地看待,何以偏要对共产党的干部大放厥词?

明华认为,要想证明共产党是不是服务于人民的,要拿许多实例来证明,而不是从人性的一般规律上来推理。如果一定要以此方法来推理,各国各政党都应该适应于这种推理,而不是仅仅套在共产党身上。这叫看人戴帽。

关于第三条:

你的“逻辑”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边乱到如此,下边会好到多少”,请问,这种“逻辑”从逻辑学上、还是从其他什么学科上可以推翻哲学上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吗?

明华认为,即便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种说法,也只是其中一种可能,就是说,上梁不正,下梁就有可能也会歪,并非是上梁不正、下梁必歪。这种以可能代替必然的推理方法,是不被逻辑学承认的。更何况,以一种可能的存在,来推翻哲学上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更是离谱了。这叫驴嘴不对马胯,却要生搬硬套。

我们不谈“民主”与“非民主”孰优孰劣的问题,我们只谈这位先生的这种推理方法是否成立。那么,以上三条都不能成立,这位先生的第四条“总结性”陈词,还能成立吗?

我想问问这位先生,你在广州培英中学当语文老师,就是这么教你的学生作文的吗?假如你只是一个初中教师,不涉及逻辑和哲学知识方面的内容,尚可理解。但是,你在教学之前没有学习过基本的逻辑知识和哲学常识吗?如果学了,你就是故意混淆视听。

《读<毛时代,高官们的私生活>有感》的作者是和我有异见的老博友了,在《博联社》,我的博客被封,起因就是与这位博主有关。我打电话问《博联社》为什么封我的博客,才知道这位先生在《博联社》进行了长时间的投诉,《博联社》才不得不做出封存我的博客的决定。理由是在我的文章的评论栏里与朋友谈论这位先生的时候,不慎使用了sb一词,但是,并不是骂这位先生的,而是说他不是sb,没有想到,这也成了我的博客被封存的理由。这位先生的很多文章,充斥着不文明的语言,什么“粪粪”“毛粪”之类的损人的语言随处可见,这在《博联社》倒是允许的,《博联社》的“文明”方式也真够奇特的了。我们知道,文章应该比私下里言谈的时候更严谨才行。不过无论如何,我真得吸取教训了,哪怕在评论栏里,也该注意用词。

我看到这位先生今天访问了我的博客,出于礼节,我还进行了回访呢,并留下一句话:“看到李先生来访,非常高兴,特来回访。李先生不会介意我们从前的不睦吧!文字上的不睦,不能成为感情上的障碍哦!祝愉快!!”如果这位先生大度,我想也该回个只言片语的,结果不是那样的。看来我在以我的心态要求别人了,这是我的错,我得为此向你道歉。

说明一下,本人只针对观点来说理,并非因为对方和我曾有过龃龉而故意和对方制造对立。

附文:读《毛时代,高官们的私生活》有感
作者:李晨辉

首先我得说明,我这题目里的书名号,用得不严密。因为,《毛时代,高官们的私生活》并不是一本书,也不是一篇文章的题目。而是我读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讲的都是跟毛时代,高官们的私生活有关的事。所以,我书名号里边的内容,是对这两篇文章概括而来的结果。这是第一。第二我想说明的是,并不是我对他们的私生活有兴趣,我爱传播小道的消息,或者说是我爱胡猜乱疑。我所根据的的这两篇文章,一篇名叫《高岗生活有多腐败?被批"道德败坏已达极点"》,据说这个"道德败坏已达极点",是周总理主持高岗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里,一再提到的,应该不属于讹传或者说是小道消息。另一篇,是我在博友石松先生的博客里看到的,名叫《罗瑞卿女儿回忆:中南海的权力游戏》,其中讲到一个姓陈的将军,竟然强奸自己的亲侄女。这姓陈的将军,据说职位还高得狠。而在毛时代,高级干部里面,姓陈的将军是屈指可数的。因此我们对这位陈姓将军,究竟具体是哪一位,应该还是心里有数的。只不过这位将军,大概直到他死,也没有沦为被"打倒",或者说被揪出来的那种境地,说不定直到他死的时候,还要党旗盖身,悼词上写着,久经考验,杰出的什么什么家之类,所以,罗帅的女儿,就只好为贤者讳,而不便直接点他的名了。不过,文章中,罗女士还是直接点了几个人的名字的,比如江腾蛟、甚至刘亚楼。说"刘亚楼在我军高级将领中,无疑是位强手,是个不可多得的佼佼者。可在个人生活上,他确实有不够检点的毛病。而江腾蛟,好象专门是为迎合上司的这些毛病而生存的。在南空,他就多次为刘亚楼的这一毛病'服务'。" 天呢,刘亚楼好像是一位后来被平反的高官。罗点点这么说,文章好像还是在《当代(1998年4、5期)》正式发表的。因此,如果她这话要是说得没有一点根据,而只是凭空造谣、臆想的话,那么,刘的后人肯定不少,此事涉及祖上荣誉,必然要引起轩然大波。而实际上这文章至今已发表13年,似乎并没有引起什么纷争。因此我断定,这事应该是有根有蔓,不是空穴来风。

按说呢,我这个人本来是主张,对人的私生活,应该适度的宽容的。成龙大哥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很可爱的话,大意就是,私生活的错误,大概是天下每个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其实又何止是男人呢)。所以说古今中外,那些大人物,包括那些至今还在为我们许多人顶礼膜拜的大人物们,在私生活上,其实也往往是一塌糊涂的。英王爱德华,不要江山要美人。今天传说起来是个很凄美的故事,可在当时看来,就是二逼一个,肯定有太多的人不能理解。而唐明皇爱上儿媳妇,旧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今天看来都美轮美奂,而在当时而言,却都有伤风化。还有那克灵顿,关于裙子上的精斑的故事之类。不光是男人们,女人们得了机会,也是"得志便猖狂"。比如武则天,也是阅尽人间男色。不仅仅是政治家们如此,文人、学者们,也同样免不了此俗。宋代柳永、唐代白居易,都有不少花间胯下的故事,最出名的还是爱因斯坦,是个自然科学家,按说应该很理性、很冷静,可谁知道,用我们过去一部电影的名字《小花》来形容他都不够,他实在算是个大花。我想,类似的故事,不仅仅在过去,在当代,即便到了一千年一万年以后,只要有了人类的存在,那么,类似的故事就会连绵不绝。所以我主张,人类应该正视自己的心理需求,不要老是既渴望当婊子,又非要立牌坊。这方面,在心理、舆论上,能够越来越宽容些。坦率地说,我完全不认为,一个男人或者女人,终身只在性上守着一个,是符合人性的事。我甚至认为,这是很不人道的。当然了,我认为,在婚姻上,是完全可以,也应该做到从一而终的,但在与之相关的方面,则真的可以另当别论。说来说去有点远了,我的意思是说,既然我们在这方面的舆论上应该变得尽可能地宽松,那么,那些大人物们,他们在情与性上多少泛滥些,也是人性使然,本来是不必非得大加挞伐的。但我文章写到此,我的意思却是要转了。我想针对的是,如今许许多多的人,一提毛时代,就说什么,那个时代的官们,是如何地清廉,如何守身如玉,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类。而我读了这两篇文章,就不免对这样的结论,产生全面的质疑了。你看看,那些高干们,他们如此地热爱女人,甚至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甚至连自己的亲侄女都要强奸,而且还不被处理,权力膨胀及不被约束到这种程度,你还认为,那个时候的官们,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有人说了,那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是好的,所以,不能以个别来代一般。这种说法,其实是极为浮浅的。支持我的观点的逻辑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边乱到如此,下边会好到多少?我上边讲了半天,人的本能、本性其实是贪得无厌的,包括在性上,在对女人的欲望上。所以,如果在这方面要是不加以限制、控制的话,那们就基本上是七亿人们六亿荡,还有一亿要开放。所以,只有对权力的约束,才可能限制这种烂事的泛滥成灾。问题是,这些人做这些事这种事的时候,我们看不到任何的,受到限制的迹象和可能。这些人的下台,无一不是因为政治的原因,你听说过,我党那些高官们的倒台,那一个是因为道德,因为生活,因为女人而倒台的呢?往往是,政治上没有问题的时候,生活上就基本上可以为所欲为。而一旦政治上出了问题,生活中的那些问题,也就跟着暴露出来了。所以,不要说现在的官们就怎么怎么样,也不用说毛时代的官们就怎么样。关键你要看的还在于,约束的机制有没有建立起来。而只有约束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那么,不用说毛时代如何如何,现在就如何如何,其实,四十年前就这样,一百年前、甚至一千年前就这味,一万年以后也还将如此。不仅仅中国人如此,外国,甚至美国也好不到哪去。如果约束机制不建立起来的话。

总结陈词:用不着去怀念什么毛时代,更不要说毛时代的官们就比现在的官们清廉。关键要看有没有建立起来对权力约束的制度。许多人说,今天的贪腐横行,其实根子还在于毛时代建立起来的那个没有约束的制度。所以,要想从根子上解决腐败,限制人性的丑恶,就必须建立起对权力进行制约、约束的制度。而这个制度,就是,人民可以睁大眼睛,人民有说话,甚至决定你去留的权力,这个制度,就是民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