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和86268之比:怎么比
827和86268之比:怎么比
——王兮之琐语(14)
我这个人有个不好的毛病,看到奇特现象的东西,总想让大家一起分享。下面的材料,够我想一阵子的了。他根据权威资料说,“改革开放”30年来陆续建了水库837座,但建国60年来建了87085座。不知道30年来是建多了还是建少了,或者就不必建了,已经给毛泽东时代的人建完了。现在,全国动不动就干旱、洪涝,究竟是天老爷的问题,还是大老爷的问题?请有兴趣网友研究一下。总得想个办法,老是推给天老爷也不是个办法。
下士
目下,北方麦区正在经受着空前的旱灾。据农业部介绍,此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均为历史罕见,国家防总统计,到2月3日,受旱面积发展到1.39亿亩,重旱4102万亩,另外有393万人、194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46亿亩,比多年同期均值多4312万亩。
大旱首先旱出的是党和政府的强烈关注和为解除旱灾所采取的紧急措施。据报道,党中央、国务院对冬麦区抗旱保苗、保夏粮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国家防总召开北方冬麦主产区7省异地抗旱会商会,启动三级抗旱应急响应,财政部安排了1亿元中央特大抗旱补助费,去年12月下旬以来,北方冬麦区各省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数526万人、开动机电井75万眼、泵站4934处、抗旱机动设备71.1万台套,累计投入抗旱资金13.8亿元,完成抗旱浇灌面积7460万亩。有5000多支县乡抗旱服务队每天活跃在田间地头,解决了50多万人次和28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大旱同时也旱出水利设施建设的短板。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说,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是靠天吃饭。闻听此言不禁愕然,据《四十年水利建设成就 —水利统计资料》(水利部计划司 1990)显示:截止“五五计划”结束时的1979年,全国拥有有效灌溉面积7.3亿亩,占世界灌溉面积的1/4,居世界首位;人均灌溉面积超过了世界人均水平。把灌溉密度(灌溉面积占实际耕作面积的比例)提高到了46%。怎么30年过去了,这个比例一点也未见提高呢?三个月前,下士还从新华网看到了一篇《改革开放30年我国水利发展取得重大跨越》的文章,其中写道:“据水利部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相继建设各类水库827座”,30年建了827个水库是多还是少?下士不敢妄下结论。不过紧接着,该文又写道“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7085座”,下士当时就疑惑,30年建了827个,怎么截至目前就一下子变成了87085?还以为是搞错了,现在才明白这个写法的巧妙:原来30年前已经建了8万多水库。查阅了一下水利部门的资料,果然如此:从1949至1979,全国共建成建成大、中、小(10万m3以上)型水库8.6万座。难怪有人说至今我们的水利设施在吃老本。
吃老本的做法不是科学发展,各项救急手段也不是长久之计,大旱旱出的这块短板该尽快加以补足了。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