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山高我为峰--春节杂谈

火烧 2009-01-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春节展开,结合毛泽东思想与社会现象,探讨核武器、右翼言论及人民民主专政等主题,强调思想文化对经济基础的影响。

山高我为峰--春节杂谈

田忠国

媒体上说中国承诺不研发新的核武器,并被炒得纷纷扬扬。但是,在核霸权任意扩展的今天,有人称在奥巴马就职日发表《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是承诺不研制新型核武器作为献给奥巴马就职的一份厚礼,其险恶用心,也就是把中国弄成美国的附庸国的用心,不言可知。农村有句古话,叫“贼不打三年自招”,想不到买办集团的用心也是如此。

年初二,我刚打开邮箱,数篇反毛的文章就涌了过来。认真看看,造谣污蔑得多,摆事实讲道理的少。面对那些文章,我不由得一阵畅笑,因为,这恰恰证明右翼的弱智。试想,如果右翼坚守良知,摆的是历史事实,谁能拦住老百姓相信右翼啊?现在的事实是,右翼越造谣,越反毛,老百姓越认识到右翼的真实用心、真实目的,也就越成为坚定的毛主义者。

上午,老工人的孙子打电话来,说他带领他的毛泽东思想学习小组爬到了山顶。

“熊孩子,你们不嫌冷啊。”我说。

“就是因为天冷,我们才决定锻炼锻炼自己。”我听到,男男女女一大群齐声说:“山高我为峰!祝田大爷新年好。”其中,也有大声叫叔的。

我听得高兴,就对他们说,你们有空来玩。如果没别的事,那就挂了。

老工人的孙子说,俺老爷因为给你打电话,嫌你怕花钱,我给他说,你一月多少钱,他一月多少钱?站着说话不害腰疼。俺老爷就说,以后你的手机费他交。

我说,不用。你们有空来,不用打电话,当面说不就行了。

老工人的孙子说,以后少不了麻烦你。你不嫌麻烦就好。

嘴上虽然表示不嫌麻烦,但心里也打鼓:你和这些孩子粘和到一块,以后还有空写东西么?

奶奶曾经说,有时候,理是需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才能讲得清的。老爷和舅老爷也曾经说,阶级斗争是刀尖上的政治经济学。他们为什么都这样说呢?这是一。解放后,经过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阶级剥削,但毛泽东为什么还搞阶级斗争呢?认真想来,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剥削阶级虽然消灭了,但剥削者的剥削思想还存在,如果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剥削思想就会转化为剥削行为,或许,这就是毛泽东一再强调阶级斗争的原因吧。而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思想文化的革命,也就是说,要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在消灭阶级剥削之后,如果不进行思想文化的继续革命,剥削思想依然存在,社会主义的基础就不牢固。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发现,决定上层建筑的是经济基础(公有制),但决定经济基础的基础是什么呢?是思想文化。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捍卫经济制度的,是人民民主专政,或许,奶奶说的“理是需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才能讲得清的”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吧?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是什么呢?一般认为,是国家的专政机器,但是,如果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国家的专政机器只不过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执行者,而人民群众拥有对政治经济制度的选择权、决定权、管理权,才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基础。

在解放初期,舅老爷就解甲归田,当起了一边种地一边为人看病的村医,并打算“为共产党重新打天下”,但是,他当时看到了什么?这成了令我困惑不解的谜。舅老爷为学中医,当过和尚。学完中医,日本鬼子进中国,他便带着几个热血青年,投奔八路去了。据奶奶说,舅老爷小时候读书很特别,凡是他读过的书,只要读一遍,他就再不会忘记。但是,这显然无法证明“为共产党重新打天下”的原因。

左翼朋友不喜欢谈智库,好像智库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独有的东西。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资本家需要智库,人民大众也同样需要智库。什么叫人民大众的智库呢?把人民大众的智慧集中起来,并把人民大众团结起来,就是人民大众的智库。左翼朋友如果认识到人民大众智库的重要性,或许比现在要好得多。

假如,几年后连智库领域也叫右翼全部占领了,到时候人民大众恐怕连个说话的地方都没有了。抓住根本,调整战略,灵活应对,坚决捍卫国家安全即人民大众的利益,才是上策。因为,只有人民大众的智库才能解决智库的人民大众的情感立场问题。

失败源于无知。但更源于把决策智慧的提供者,全部拱手让给外人。

请看以下报道:

“《瞭望》新闻周刊在调研中发现一家半官方研究机构,其经费来源中来自主管单位的资金只占2%,委托课题费用占 27%,相比较,一家美国慈善基金和一家德国跨国企业的资助共占63%。其负责人说,面对生存现实,接受外部资金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也承认,为保持研究的独立性少受影响,该机构最多做到不碰与两家外资利益相关的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是管理。江涌说,中国许多事业单位编制的智库机构,可以说是“有组织、无纪律”,“尽管接受政府管理和支撑,具体工作中几乎是无约束运行,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政策研究没有指导思想和立场,不知道为谁服务。”

其结果,外部资金进来的同时,乘机也将国外的评价标准和价值立场引了进来。表现最突出的就是,中国社科研究机构和大学研究机构的学术评价机制和激励考核机制,几乎全面追随西方体系。比如,一个研究者和研究机构的评价标准,往往与其在国外刊物发表文章多少、参加多少次国外会议、在海外机构受邀担任什么职务等挂钩。

““国外的经济理论,是以欧美为基础的,他们的市场经济是什么情况?我们的市场经济是什么情况?不可能相互套用。中国的经济学研究、经济政策研究以及政策建议,必须有中国特色。”采访中,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卫平对此非常担忧,“我们的研究机构应该学习先进经验,但完全用西方价值标准指导中国的政策研究,长此以往,负面影响是很可怕的。”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901/67743.html ”  

有奶便是娘,成了主流社会的价值追求,怎么可能没有 江涌 先生说的“……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政策研究没有指导思想和立场,不知道为谁服务”呢?因此,我以为,这是 江 先生的一个误判。中国不同类型的智库,若按照这种体制机制运行下去,恐怕不久的将来,都将成为别国的重要力量。

2003年,我和一个开发商一块吃饭,问他每平米只卖不足五百元,是不是亏了?开发商说,世界上哪有做蚀本买卖的?我只是相对来说少赚一点而已。他告诉我,他那片房子,虽然少挣了一点,但也有近千万的收益。房地产的利润空间有多大,可想而知。

 李昌平 先生在“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901/67754.html 农民工应该去哪里?”一文中说,“价格不超过1000元/平方米”,并非没有依据。这也是我在部分文章中一再说,一二线城市房价每平米在千元以下,三四线城市在五百元左右的原因。

也只有这样,中国的房地产业,才能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反之,就只能成为破坏经济发展的最大力量。

因此,中国是把房地产业打造成具有泵血功能、促进良性循环的产业,还是打造成吸血功能、制造占有率涌堵经济发展的产业?这个重大问题,早就摆在了为政者面前。

二十年前的春节,从年二十七八开始,鞭炮声持续不断,一直响到十六之后,但是,自十多年前,年三十响一阵子,初一响一阵子,初二零零散散的响一阵,之后,偶尔响几声,似乎在向什么道别似的。到了初三、四,就几乎听不到炮声了。当然,没有炮声不等于没有放礼花的声音,并且,放礼花的声音,却是从初一一直要持续十六之后的。

鞭炮是穷人喜庆的玩意,礼花是富人助兴的工具。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2009年1月29日 星期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