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少年吸毒超百万,留守少年不如狗?

火烧 2011-11-15 00:00:00 网友时评 1031
文章揭示我国青少年吸毒人数超178万,留守少年因缺乏监管易染毒瘾,同时面临心理孤独、营养不良等问题,引发社会对留守儿童生存状况的广泛关注。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公安部禁毒局禁吸禁种处处长王刚近日披露,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经公安机关查获并登记在册的青少年吸毒人数已达170余万。截至11月7日零时,这个数字已逾178万。(2011年11月14日  中国青年报)  

   

  “这里说的青少年,是指年龄在35岁以下的人群。”据王刚介绍,近年来,青少年成为我国毒品消费的主要群体,占整体吸毒人群的比例已超过87%,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化学合成毒品是其消费新宠。  

   

  王刚还透露,近年来,农村留守少年吸毒成为其中的一个新动向。“在吸毒网络化、社交化的背景下,毒品常识较少、又相对缺乏监管的留守少年,往往在上网寻求交流、寻找刺激的过程中,染上毒瘾。虽然还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但这个新动向值得引起社会关注。”   

   

  目前,我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5000多万,虽然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爱、帮助、教育工作,党和政府已十分关注,全社会已十分关心,各地各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留守儿童自我感觉仍然很糟糕……   

    

  一个四川的留守孩子在作文中这样写,“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是父爱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我考试从来都不及格,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上学期我考了最后一名。这学期我不想考最后一名了。”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出炉的一份关于留守儿童健康及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显示,大体来看,孩子的自我感觉很糟糕:被遗忘、孤独及愚笨。63.7%的留守儿童认为最开心的事是和父母见面;34.8%的受访儿童很难从学校、生活中找到乐趣,女孩对自身状况的评估比男孩更差一些。  

    

  由于缺乏父母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生长发育相对滞后、贫血患病率高等。从心理方面看,主要特点有自卑内向,自我封闭;不求上进,攻击欲强;虚荣心强、嫉妒心重;对父母充满怨恨;柔弱无助、寂寞空虚。另外,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也较多,多达10余种,其中排在前5位的是咬伤、跌伤、交通伤、触电和锐器伤。  

    

  目击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难怪有人发出了“留守儿童不如狗幸福”的感慨(当然这里指的是宠物狗)。君不见,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一部分狗也沾了光,住暖窝,穿花衣,睡沙发,洗桑拿,吃美食,用高档化妆品,隔三差五还去看医生,再也不受风吹雨淋、日晒夜露、颠沛流浪之苦。有些狗单单喝剩的牛奶,估计就比一些留守儿童喝的水还要多,唯一美中不足就是不让它读书而已。  

   

  在现实中,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人宁愿收养一条宠狗,也不愿关爱帮助一个留守儿童;一条宠狗死去,悲痛得如丧考妣,恨不以身殉葬,如此反差,留守儿童怎么可能会有狗幸福呢?  

   

  笔者的两手敲打着键盘,眼前就似乎出现了“留守儿童”的身影:他们穿着脏兮兮的衣裳,攥着破破烂烂的课本,游走于城乡之间。他们和城市儿童有着天壤之别的精神待遇。当城里儿童在多达六位至亲长辈的贴身关注中不耐烦时,他们却守着空空的老屋和木讷的老人,思念着父母;当城里儿童为多如牛毛的试卷和没完没了的培训班发愁之际,他们正得过且过地试图混完小学和初中,也去圆外地打工的理想。就算有发愤肯读书的孩子,在农村这个特殊的前提下,还非得多考几十分才能有幸和城里孩子读同一所大学。   

   

  贫富差距,这就是留守儿童为何不如狗幸福的根源。只是,农村孩子和城里人的孩子一样,都是掌上明珠,祖国的未来。倘若在注重父慈子孝的中国乡村,竟有5000多万孩子严重缺乏家庭温暖,他们的成长,可能将是中国未来的“定时炸弹”,冷漠、自卑,缺乏安全感,且将引爆接踵而至的各种社会问题:失学、失业、失婚,家庭失和及犯罪率上升……“留守儿童的问题很严重,可能危及农村的未来。”这将绝不只是一句虚话!  

   

  所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一条,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比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难度要超出百倍千倍,可想而知,那将是一个前途光明而道路多么曲折的过程啊!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