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好书榜烂书榜的实质是“捧右批左”很忽悠!

火烧 2010-12-30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批评好书榜烂书榜本质是捧右批左,利用意识形态操控书籍评选,尤其以普世价值为标准评判专业书籍,引发对书籍内容评价的质疑。

最近出版社界最热闹的事情就是“好书榜”和“烂书榜”的评选。笔者观察到近期的好书榜和烂书榜都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印迹,而且所谓“烂书榜”则更是直接将意识形态作为明文标准,其玩弄意识形态已经到了非常霸道、出格甚至不自重的地步。

当一种意识形态居于主导地位时,或是某一个群体疯狂推销某种意识形态的时候往往是国家灾难的开始。中国是一个饱吃意识形态之苦的国家。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好不容易从意识形态挂帅中走了出来。而现在部分中国人又在玩弄意识形态,这很可能成为下一次中国的动乱之源。我们一定要谨防。

在这次的所谓烂书榜评选中直接就将普世价值作为了判断标准之一。笔者观察到其中民间经济学家刘军洛的书的入选理由直接就是“不符合普世价值”。而刘军洛是一个专业的金融学者,其学识也是受到认可的,而他的的书与普世价值八竿子打不着,也不应该按普世价值进行所谓“非黑即白”的评判。因金融专业书籍传播的是金融分析知识,也不具备传播普世价值的义务。当你要求金融书籍传播普世价值的时候,以后是否让物理书籍、化学书籍也传播普世价值呢。普世价值是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概念,不宜滥用。

中国的烂书榜制作已经有几年了。如果单从制榜本身来看是具有社会正面意义的,但是这几年的所谓烂书榜大都因为制榜人的局限性遭到了非议。而后来一些网站的读书频道也跟风制作好书榜,烂书榜,而这无非是弄个噱头,增加些点击量,本也无可厚非。而这次一个诗人出身的出版人却拿普世价值的卡尺来对专业书籍进行评判未免就太不靠谱。所以这次几乎所有媒体除了质疑其自我炒作外,更是集中怀疑他到底有没有资格对专业书籍进行评判。如果单从他自己的知识功底上来说,无疑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的。

在所谓的烂书榜中,还有多次出现了“阴谋论”等非常可笑的词汇,如同“普世价值”、“民族主义”、“中国模式”等词汇一样,只有那些极其不专业的人才使用这样似是而非的词汇。而事实情况是真正的经济学者几乎没有人用“中国模式”这个词,真正的金融学者没有人用“阴谋论”这个词,真正的政治学者没有人用“普世价值”这个词,而真正的国际关系学者也没有人使用“民族主义”这个词。这些似是而非的词汇都是非专业人士在使用,很大程度上是对专业人士的误解。

以往年的烂书榜为例子,比如《中国不高兴》是一本讨论国际关系问题的著作,国际关系本来就是研究利益博弈的,怎么可以简单的归为“民族主义”。而《中国站起来》则是一部人文性质的著作,主张中国人应该重建自己的思想,也是一本严肃学者写就的严肃著作,跟民族主义更是不沾边。另外一本《五百年谁来著史》更是罕见的精品,其价值要远远超过黄仁宇的《大历史》。我们很多评书人在评价某些书时只看书名和封面,根本就不看内容。其实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一本书你可以说他书名不好,如果封面上出现了言过其实的话,你也可以说出版社炒作,但是要对书的内容进行评价必须真正读过才有发言权。因为书名和封面很多都是出版社在操作,作者只负责内容。

本次烂书榜的制作人刘明清去年在做客和讯访谈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当将学雷锋作为先进标杆时,那些不学雷锋的就都成了落后分子”,其实现在他现在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他现在将普世价值树立为最高意识形态,那些不宣传普世价值,甚至于普世价值毫不沾边的人似乎都成了他眼中的“烂书”,而普世价值本身是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词汇,使用这个词汇的学者大都具有宗教背景。而真正的政治学者基本不使用这个词。你可以探讨言论自由的边界,你也可以主张公民社会,总之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就行了吗?为什么有话不好好说,偏偏玩弄起这样一个非专业词汇呢。

烂书榜制作人刘明清在接受采访时也说中国的图书市场出现了一批炒作书,跟风书,重复出版书,内容陈旧书。如果他确实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评判,那也无可厚非。但这位书评人在评价时几乎是完全偏离的自己的标准,他们评选的烂书中,却很少是所谓的重复出版书,内容陈旧书,你既然树立了这样的标准,那为什么自己不遵守这样的标准,而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手法。前后不一,自相矛盾。

当代的读书人,特别是读这些书的人大多是高知分子,甚至是专业人士,大家都是理性选择,谁也不要将天下读书人都当成傻帽。而且现在现在图书市场已经非常的市场化,真金不怕火炼,能被市场认可的书都是有其社会价值的。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在早期被小部分人定为阴谋论书时,而现在更多的人在肯定起对国际金融的启蒙意义。而《五百年谁来著历史》代表着中国史学研究的最新水平,最高水平,而这本书曾经也险些上了烂书榜,可见这些制榜人是多么盲目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另外在所谓的好书榜中笔者发现有一本确实貌似好书的书,但读过后却发现这本书毫无思想性,只是书名比较文艺腔而已。整本书都是搜集中国的负面信息,而且很多材料就是直接摘抄报纸,看这种书还不如直接读报纸。梁文道评价“读这本书就像经历一次古怪旅程”。评价中出现“古怪”二字不用解释大家都懂,可见其并非真心推崇这本书。南方都市报更是将这位作者称为学界的通俗作者。可见对其评价之低。这种既无思想性又无学术性的书被评为“好书”,不知道对社会什么有什么好处。

笔者还观察中国好书榜烂书榜从某种程度上还带有宗教色彩。在某网站读书频道的“2009—2010年度烂书榜”的“评价报告”中第一句就是“中国人也许不信仰上帝”,这样的开头很让人匪夷所思,可见在制榜人的潜意识中已经将“不信仰上帝”成了中国人一切问题的根源。这明显的就带有宗教色彩。另外在中国某知名网站月度好书榜财经分榜的制榜人也是一个有着宗教背景的偏激书评人士,笔者不知道这样制作出的榜单有多少的公信力,有多大的引导意义。在中国这样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不信仰宗教的国家强行添加宗教色彩是不应该的。

笔者观察这些年的所谓好书榜和烂书榜基本上都是在“捧右批左”。而笔者阅读的体会是这些所谓的烂书有的只是书名有些俗气,但内容绝对都很值得一读,比如《中国不高兴》、《中国站起来》、《五百年谁来著史》,这些书都具有划时代或是为时代注解的意义。而很多所谓的“好书”书名虽然很文艺腔,但是内容并不比读报纸强很多,甚至不如高质量的博文与论坛帖子。我相信当我们十年之后再梳理中国的图书市场时,我们就会发现留在历史中的不一定就是所谓的“好书”,而很可能就是所谓的烂书。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在历史上曾经被批为烂书,列为禁书的作品后来不都成为了名著吗!笔者建议读者还是掺和着读,千万不要被这种毫无公信力的所谓榜单忽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