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揭秘中国企业扎堆美国上市

火烧 2011-01-03 00:00:00 经济视点 1032
文章分析中国企业扎堆赴美上市现象,探讨企业融资难题与政府公共服务不足的关系,提及国创母基金、张维迎与周小川观点,强调政府在金融支持中的关键作用。
2010年12月28日 “中国企业家思想传承与发展论坛”上纽约证券交易所北京代表处代表冯玉慧继续推荐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他表示“2010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又达到了新的高峰,一共有34家赴去美国IPO。而在之前的最高峰2007年是29 家”。这几年中企业美国上市已经成为热潮,笔者认为这集中凸显了中国政府在金融公共服务方面的供应严重不足。

  对这件事情的解读,我想联系另外两件事情。第一个是12 月5日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张维迎指出“真正的消费是企业家开发出来的,经济发展柳传志比周小川更重要”。其次是“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首支国家级大型人民币母基金——总规模达600亿元的“国创母基金”12月28日正式成立”,这个巨型国字头的母基金将专门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这也是全国社保基金之后第二家国字头母基金,而目前,国内PE/VC基金管理公司们正因为国内缺乏大型机构投资者可募集人民币基金而苦恼,即使一些知名的本土PE /VC基金管理公司也只能从富有个人和民营企业当中艰难的募资。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股权投资基金早已超越股票二级市场成为与银行、保险并列的三大金融业支柱之一。

  这三件事情因“企业融资问题”而互相关联,也许“企业融资”这个词过于文雅,我更喜欢称之为“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而政府有责任帮助企业迅速的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而中国成立“母基金”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一直缺乏创新型企业的根源也在这里。而张维迎强调企业家重要的依据就是“亚当斯密的增长模型”,既是“财富创造来自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劳动生产力提升靠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靠专业分工,分工靠市场,靠市场的规模。一个大的市场规模,意味着更细的分工,而企业是家市场的主体,因此企业家也就是成为了这一切问题的源头。但张维迎始终忽视了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的问题。而对于企业来说原始资本的积累才是最重要的问题。这方面张维迎确实应该向陈志武学习一番。

  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比如搭建公共融资平台,完善融资环境等,而以周小川为代表的金融官员从事的就是这样的工作。当前中国的创业板由于较高的门槛,空有创业板之名,而无创业板实质。 在大洋彼岸却成了中国创业公司的乐土,纳斯达克与纽交所成为了中国未来特殊行业创新型公司的摇篮。这是不正常的事情。这也是中国长期只重视企业家而忽视政府金融公共服务的结果。如果这时候我们还是强调企业家的作用而否定政府的作用显然不利用这一问题的解决。政府与市场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两者各司其职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中国政府公共服务偏弱的状况下,我们更要强调周小川们的重要性。

  翰啸

《中国大形势》:解码中国与世界迷局  

——当前最火爆的财经时政新书  

作者:高连奎(笔名翰啸)  

出版社: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日  

ISBN号:9787121119880  

字数:340千字  

页码:296  

定价:¥36.00元  

作者简介:  

高连奎,笔名翰啸,经济学者,作家,“低生存成本社会”理论提出者,睿库社科研究院特邀研究员、草根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和讯网特约财经评论员、江西文学网文学顾问,在中国改革网、中国改革论坛网、共识网、选举与治理网等高端智库网站以及21世纪网、中国经营网、金融界、凤凰网财经频道等专业财经网站都设有个人学术专栏。陆续发表财经及历史类评论近百万字。   

内容简介:  

上世纪70年代及以前,我们照搬苏联,80年代我们学习新加坡,90年代我们羡慕阿根廷,本世纪前十年我们又模仿美国,偶像相继倒下,今后十年我们一定要走出自己的模式。本书是一本展现中华民族从辉煌到衰落以及如何实现复兴的全景式著作,你最关心,最想了解的中国问题在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为什么中国一直经济高速增,与发达国家还有那么大差距?为什么中国人工资那么低?为什么在中国资产百万仍不能算作富裕?为什么中国的白领不能成长为中产阶级?中国未来是继续高速增长,还是进入低速增长期?如何才能破解民生难题?本书创造性的以国际视野为基础,跨越历史、经济、政治、社会、人文等多学科,对当前的中国形势进行了系统而又透彻,全面而又精辟的分析,并提出了将“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经济发展首要目标及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主张。   

《中国大形势》几大看点:  

1、海内外学者共同推荐  

    中国侯若石、澳洲任传功、法国宋鲁郑国、日本钟庆、美国乐晓、英国吴洁勤等海内外知名学者、媒体人共同推荐,读过本书的人,包含部分海外异议人士都认为这是一部严肃的,创新的研究中国同时也包括西方社会的很有价值的专著,读来都有收获。  

2、多家出版社争夺版权  

    《中国大形势》一书的相关信息及部分内容在网上披露以后,先后引起了中国经济出版社、三峡出版社、法律出版社、时代华语图书公司、湖南人民出版社等多家知名出版社的兴趣,作者经过多方比较,最终决定交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经过电子工业出版社近半年的努力以及中国出版总署的全文审核,《中国大形势》一书于2010年12月正式上市。  

3、读者高度评价  

看过本书的读者都被本书纵横捭阖的文气以及深刻大气的思想所震撼,他们往往将本书与80年代的《河殇以》以及前几年的纪录片《大国崛起》相提并论,普遍认为本书的视野以及学术深度都超出前两部作品。钟庆认为本书是生存经济学的开山之作,白益民认为本书是一部真正的经世济民之作,知名经济学家侯若石认为本书符合经济规律扎扎实实的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转型指明了方向。 另外有人评价到这本书仅就涉及的问题和内容就足够震撼,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远超主流学者。更有读者希望这本书能够触及更多人的思考,改良中国的社会,惠及更多的百姓。可以说本书是中国改革发展的预警、预言之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5、创新性强  

《中国大形势》以162个令人震撼的“天问”开头,而书中所解答的问题要远远超出这  

些“中国之问”,本书对近百个关系中国形势与命运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梳理,并都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其中对中国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四大影响,金融危机八大根源,世界五大经济败局,中国经济形势的十大误判、世界中产阶级社会四大模式等都是给出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指出了中国崛起面临的十大风险,五大陷阱,保卫中国经济安全的上中下三策,以及如何破解民生三大难题等。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建设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的学术建议,低生存成本型社会模式如果能够成为现实将成为继美国自由资本主义模式和北欧福利资本主义模式后的第三种发展模式,也是真正的中国模式。  

6、良好的口碑 网络超高人气  

以在新浪爱问资料共享区以及百度文库两大最主要的书籍下载专区观测来看,本书已经当前成为下载率最高财经著作,其总下载量已经远远超出以前的财经畅销书,并且都评为最高级别。  

7、当前销售火爆  

《中国大形势》自上市以来受到读者热捧,销售火爆。在当当网按销量排行一直排在中国经济类图书首页。在卓越网上市第二周就已经卖断货,并且在所属的三个子类中《中国大形势》也都排在前十名,其中社会科学子类排名第五,经济子类排名第八,政治子类排名第十。据出版社反馈首批印刷已经发货三分之二,西单图书大厦等实体书店销售也非常好。   

名家推荐  

   1、黑夜闪电,提示迷茫者在泥泞的坎坷中踏入星光斑斓的坦途奔向阳光明媚的通衢;苦口良药,催生病患者在焦躁的呻吟中开启安然镇定的历程迈向充满希望的征途。本书我读了八遍!书中无不浸透着炽热的爱国情怀,氤氲着深究细研、脚踏实地的科学学风,激荡着为祖国前途而忧虑的民族正气!可谓暗夜星火、久旱甘霖,她可使彷徨者驻足沉思,使茫然者豁然开朗。《中国大形势》之于今年付梓出版,便是我们祖国当今发展形势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是历史的产物。愿广大的同胞兄弟姐妹广阅之,深研之,广推之。   

   ——澳洲知名华侨领袖、学者、澳华电视传媒创办人 任传功    

2、《中国大形势》以“思考中国,唤醒中国,革新中国,崛起中国”的大志向来关注、反思中国与世界的成败格局,并通过认识世界和中国大形势来认识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进程,考察的视角高瞻远瞩,认识问题高屋建瓴,深刻独到,如惊蛰春雷、如思想狂飙,为我们思考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历史发展线索和理论分析框架,其观点和思想具有前瞻性、深邃性、独创性性,是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研究的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书是中国改革发展的预警、预言之力作,是一本展现中华民族再创辉煌以及如何实现和平崛起的蓝图式巨著,很值得一读。

——美国法研究专家 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 莫神星   

  3、人生有几个层次,开始的是求生存,然后是求发展,最后是追求自由。而中国的经历似乎相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追求自由,九十年代追求发展,本世纪解决生存危机却成了最重要的课题,本书作为生存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很值得读者去品味思考。   

——旅日学者 《刷盘子还是读书—反思中日强国之路》作者钟庆  

  4、《中国大形势》这本书旨在推动中国去发展一个“低生存成本”的社会以及推动中国能够成为技术及科学的发源地。她的大部分结论都来自于对历史,包含中国历史及其他国家历史的审视与验证。作者所拥有的广泛知识谱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给了她给了我不常见的让人大开眼界的经历。我确信,这本书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将产生积极影响。   

——美国华人经济学者 英文版《经济的效率》一书作者 乐晓  

  5、作者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在东西方对比的大历史视野下,对中国模式进行了全新、全景式的解读与剖析,给再度复兴的中华民族描绘了一个“看世界,中国如何主沉浮”的远景。我相信此书的出版必将把对中国模式的争论、研究带上一个新的高度。   

——法国华人学者 巴黎文化沙龙秘书长 宋鲁郑  

  6、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然而很少有人将之串联起来进行研究。作者就是发现了这四者的联动关系。执其四极而细究其中因缘,从工业革命的视角解读中国历史,用政治学理论解释经济败局,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商业灾难,最后用经济的方法巧妙破解中国民生难题,观点大胆新颖,具有很强的创见性,读起来引人入胜,是罕见的上乘佳作。   

  ——《中国经营报》副社长 中国经营网总编辑 张健  

 7、我们中国传统上说的经济学是指“经世济民”的意思,是一门政治经济学,更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目前充斥大学经济系的那些美国人写的教材。《中国大形势》就是这样一本以经世济民为目的的书,也希望中国能有越来越多翰啸这样的经济学家涌现出来。   

  ———知名学者《三井帝国在行动》作者 白益民  

 8、《中国大形势》以士子之心,探讨国家崛起、民生解困之路径方向。着力于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冀望政府、学界“自我纠错”;文字犀利却不循边锋;虽观点趋向梁公启超,然未擎“民族主义”旗帜大兴剧烈批评。学术思想论衡,值得掩卷深思。  

——资深媒体人 《凤凰周刊》席志刚  

9、与那些各式各样的理念云雾命题给人们带来的乾坤颠倒的揪心感受相反,一本《中国大形势》给我们带来的精神舒畅,心灵安慰和思想共鸣,21世纪的中国,是需要道德经济学家,在《中国大形势》中我们终于发现了在纯粹“理性人”冷漠残酷的资本运营围剿中,脱颖而出的具有人文情怀温暖而灿烂的中国道德经世哲学的现世寄予。  

——中国古文化研究学者  英文版《变化之道》一书译者 薛英俊  

网友评价:  

1、读此书令人有振聋发聩,如听惊雷,醍醐灌顶的感觉。好书、好观点、好见识,比那些只知外国月亮比中国月亮亮的所谓知识分子强百倍。   

  ——铁血读书频道网友   

2、半年前在新浪上读到文稿,忍不住看了两遍。今天看了目录,没想到内容又有所增加!全书信息量非常之大,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纵横谈的笔法将已经陷入常识性陷阱的问题加以全新的独到分析,给人启发颇多。并且这书行文简洁、舒服,作为开拓视野一读也是份量够实在。  

——当当网网友  

3、这本书书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经济书,当然还有钟庆、袁剑、郎咸平等人。  

——天涯社区网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