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火烧 2011-12-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革命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反思网络文人行为与自由派人士的政治敏感性,强调网络舆论对青年思想的引导作用。

平时上网,更多的是喜欢看些与自身见解相左的文章,无他,只是惧怕囿于理念缘故陷入其中而不自觉,对岸文章犹如镜子,自身上下左右在它面前无处遁形,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任何事务,有个换位思考的习惯总是能更加清晰的看到自身不足之处。  

原先对于杨恒均博文几乎是每篇都读,后由于其诚信问题,逐渐减少了对他的关注度,对于他的人品总是有些不齿的,不在于理念,也不全在于他刻意隐瞒了国籍,而是对于他及其同伙们挑唆青年人“革命”自身静候“摘桃”,没有丝毫读书人应有但当意识的不齿,当然这或许也是他或许他所代表的那个群体的通病,也或许这个通病属于中国的文人们,不想有太大的付出,自觉的止步于危险之外,但对于利益的争夺却有着异乎寻常的毅力与手段。  

在他们的身上,对于利益的思考总是多于对民族未来的思考,也习惯于将自身所能想象的不堪强加于制度当中,无论这个制度是民主的或是专制的,说白了,历史也罢、现实也罢,总有那么一些所谓文人耐不住寂寞,或是与权力资本合流,或是反其向而走,在无关紧要问题上不痛不痒发泄来自底层的牢骚,貌似独行与权力之外,也以批判权力追求民主自由者自居,但就是这些人却有着超人的政治正确敏感,这个群体的所作所为,恰是证明了他们的所作所为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引起权力的注意与垂青。  

我国的文化自来有“风雨读书声、未敢忘忧国” 的传统,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在传统媒体由“精英们”所把持的格局下,网络异军突起,以其低门槛的平民风格赢取了青年人的关注,于是,大牌的、名牌的、草根的、学者、文人、读书人、草民等等得以同台竞技,也给所有关注民族前途的网友提高了全新的视觉和世界观。当然大牌的、名牌的总玩不过草根的,就如文人总玩不过当兵的一般,于是在中国,却有个有趣现象,那就能炒,特能炒,于是,自然只要包装得当,稍读些书在网络就有可能成为学者。  

今天的博文与题目绝不是无的放矢,有心的网友也大致能判断出此篇博文所想批判的。同样,有心的网友也不难发现,执政者已做好了从革命向执政完美转变的准备,这点无论是官办的还是其他渠道都是如此的渲染。于是,就有春风正得意的某自由派人士,说他春风得意,源于前几天在杨恒均博文中,那“30个凤凰名博”合影中恰好有他。这位春风得意的自由派人士,就在这段期间发表了迥异于其风格鼓吹革命有错的文章,批判革命扯历史进步后退。当然就我判断,这绝不会是他最后一篇迎合权力需求的文章。  

在这积点发表这样的文章,只能说明这位仁兄政治正确敏感性极高,对时间拿捏得当,在这个权力交替的时刻,发表迎合权力需求的文章,试问几人能做到?试问真正的学者会如此?  

革命推动社会进步与否,历史自由定论。历史中王朝的更替,源于农民暴动的例子很多,也应看到,农民暴动是个被动式的过程,因为农民暴动的可能存在,才能迫使统治层做出“让步”克服制度缺陷,使文明在一定的框架内完成制度的完善(新陈代谢)。正因为因为农民暴动的可能存在,才有可能促使执政者作出让步政策,才可能推动历史的进步。  

真正的历史不是权力所能篡改的,革命在历史的地位,也不会由权力需求也得以更本性的变化。革命者向执政者的转变,也不意味着执政者不能清晰的认识革命的力量,中国的文人们必须由此而清醒。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