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次网上发言的实验结果
关于一次网上发言的实验结果
我发现,我无意中做了一次网络发言的实验。现将结果简单发布如下,仅供有意在网上发言的网友参考:
【过程】出于对野药广播的气愤,我于11年11月底写了一篇《“野药”广播节目泛滥,没人能管》(以下简称《野药》)的短文,分别投到了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卫生部部长信箱、首都之窗市长信箱三个政府信箱。为了造些影响,我开通了13个博客发表此文,分别是NETLOG、百度、北青、猫扑、人民、人人、天涯、网易、豆瓣、搜狐、新华、新浪、南报,并试图在相应论坛上贴发此文,成功发出的有6个论坛。后有感于首都之窗市长信箱的推诿冷漠,又于两天前(即12月24日)写了一篇《与信访办口水战纪实——效率腐败的典型案例》(以下简称《口水战》)的文章,贴发到了上述论坛上。
【结果】
1、政府态度。在三个政府邮箱中,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的回复最为妥当,原文为:“你好!你的意见(建议)我们已经转送有关部门参考。希望你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特此告知。”此回复虽然暗示了所投诉问题实际上无法解决,但也表达了此信仍有些参考价值的意思,令投诉者略感欣慰。其次是卫生部部长信箱,至今仍显示“正在处理当中,请稍后再查……”。其实,即便永远是这样的答复也无所谓,因为不论是不能管还是不想管,沉默终比斗气儿强,至少不至于激怒投诉者。表现最没水平的是首都之窗市长信箱(实际答复人为北京市信访办),过程已如前文。其冰冷机械、推诿扯皮、强词诡辩的态度,颇辱其“市长信箱”的名号。
2、影响效果。截至今日,距我首发博文将近一个月时间。博客日志的浏览量很低,少则为0,多则数十而已,过10人者仅三家:天涯博客50人,百度空间22人,人人网10人。显然,博客已经落伍了。相比而言,论坛效果颇好。显示浏览人数最多的是人民网强国社区之百姓监督,《野药》和《口水战》两个帖子分别为1746人和1413人;其次是网易新闻论坛之社会万象,《口水战》一贴为759人;第三是新华网发展论坛之社会论坛,《野药》一文(下半部)为485人;第四是天涯社区天涯论坛之天涯杂谈,分别为71人和215人(注意,后者《口水战》一贴虽发布不到3天,但浏览人数大超前者《野药》一文);第五是南报网论坛之投诉台,两贴分别是104人和20人(《野药》一文为他人转发);最后是猫扑网,两贴分别是59人和0。
3、论坛评价。在我所接触的13个网站中,NETLOG、人人网似乎没有论坛,豆瓣则一时找不到发帖的地方。剩下的10个论坛中,大致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最好的论坛是人民网强国社区的百姓监督、天涯论坛的天涯杂谈、南报网论坛的投诉台、猫扑网大杂烩的五花八门四个论坛。在这四个论坛中,两篇帖子都能顺利发出。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人民网强国社区的百姓监督,不仅浏览量大,几天内便均已过千,更为难得的是,该论坛在页眉位置有句醒目的口号:“让监督与被监督成为习惯!”如此气魄与“人民网”之名号格外相称。
比较一般的论坛是网易新闻论坛的社会万象和新华网发展论坛的社会论坛,前者《野药》一文通不过审核,无法发出,但《口水战》一文被允许发出;后者由于有字数限制,《野药》一文被分为两部分,但只有下半部分被发出,上半部及《口水战》一文均不能发出。
最差的论坛是百度贴吧之曝光吧、北青网的青年论坛、搜狐社区和新浪论坛生活论坛之曝光台四个论坛,两贴均不能发出。前两个论坛是因审核不能通过,搜狐社区则是因为新用户的级别限制不能发帖。新浪生活论坛的曝光台很奇怪,我也忘了是怎么找到这个论坛的,当时发帖也成功了。可再想看时,从首页根本找不到进入这个生活论坛的入口(混乱!),但通过百度可以搜索到,也曾搜索到这篇《野药》的贴文。然而过了数日再搜时,已经找不到该文了,疑似已被删除。在这四个网站中,最恶心的当属北青网,不仅论坛上发不了贴子,连北青空间中我的账号都被删除了,这在所有13个网站中,可称为蝎子拉屎——毒一份。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