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责任游离于功利心之外
近段时间由于上网少、写博少、读博少,思想不自觉的有了些闭塞,下手动笔颇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老实说写博是件费了力也未必见好的事儿,每个人由于经历、环境、社会阅历等异同,诉求自是五花八门,具体的具体事物见解不合且观点交锋时,有分歧、有争论本是最为正常的社会常势,毫无争议恰是掩盖了诸多的问题。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全球化将中国和世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新技术尤其是网络的延伸,使得“世界的、中国的、你的、我的”成为了可能。
网络是自由的载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钦定”,它给了每个人相对自由发挥的空间,虽说每个网站“口味”不同,也都有着相同的严格的“无限审核权”,但对于网友评论相对说还是较为宽松的,于是,理性往往让步于感性,似乎爆粗口就是合乎潮流、就是男儿血性的表现,实话说此类思维实是让人难以理解,血性需不需要用爆粗口来表现,值得商榷,但毫无疑问的是其与解决问题是无益的。于是面对这样个网络氛围,总是觉得有些话语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今天的社会,确实难言公平正义。“官员贪腐、特权横行”未必是生活常态,却是关心时政网友无可回避了的词语,其中固有“官民意识”“游侠意识”作祟,但“左、右”能就此达成共识,至少说明已贫富差距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权势利益集团”形成已是较为显现的。至于所谓的普遍存在的官员贪腐现象,至少就我而言,还是有着较大的疑惑,其一是既然官员普遍贪腐,岂不是执政者反腐是件多此一举?其二是,考虑到我国社会是个普遍的人情社会,国民“唯上”意识较为浓厚,很难确切的判断官员中那些是人情往来,那些是确实贪腐。点到“唯上”国民性,其实换句更为通俗的说法,就是国民的嫌贫爱富性,各位看官扪心自问下,日常交往中,在较为同等的条件之下,是否更加的乐意与更富有的亲戚交往?
呵呵,话题有些扯远,应当是回到轨道中央来的时刻了。既然对于我们这个社会“病了”无异议的话,“主义”“山头”之争是否亦可以理性些,就如我前言所说,有争论是好事,人身攻击却无必要。翻开历史,不难发现历朝历代均有“五毛党、带路党”的存在,只不过少了今日般持续的口水战,也当然时代不同,平台不同自是不可同语。酒足饭饱之余扯开膀子骂街,自是中国文人的传统,“党同伐异”寥寥所字就说明了一切。我不认为这个社会没有“五毛党、带路党”的存在,但他们的个体相对于庞大的网络群体而言,绝对的是零头,只是囿于理念,很多网友是很无辜的被“五毛、带路”标签了,中国的文人们也习惯于相贴标签,并为此乐此的不疲,中国的文人们也很难相信,总有那么些人游离于功利场之外的。
按说,博客是个抒发自我情感的快捷平台,自然的也带上了自身固有的思维和情感,利益不同,自然诉求也不同,写博的、写评论的有些人有任务,自然更多的是“闲聊国事”。当然“闲聊国事”当中也存在着自觉或不自觉的为所处阶层辩论的那样个群体, “主义山头”争辩中,要相信大多的网友是希望一个久经治乱循环的大国能脱离历史循环,只是基于民族的良心和责任在思考国之将来,太多的王朝覆灭都隐藏了难以言语的政治密码:“封闭的社会结构,庞大的难以适应变化的官僚集团和道德化的执政手段,无可避免的陷入’选庸’逆选陷阱,使得精神沦丧”。有任务与否不应是评判一个人的标准,关键是看他为这个久经治乱循环国家做了什么,是否有可行的思路,哪怕于己意见相悖,也要相信总有那么些人有那么一种责任游离于功利场之外。
网络最为难以发觉的是,夹带私货的“正义者”,无论“左或是右”都有着他们的身影,“红色或是白色资本家”。要相信,无论社会怎么变革都改变不了资本逐利的天性,这些人才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