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对文件的督查和落实更重要

火烧 2011-12-23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指出,尽管政府频繁发文,但落实不到位,导致政策效果不佳。分析官僚主义和利益驱使是文件落实难的主要原因,强调督查和落实比发文更重要,以提升政府公信力。

对文件的督查和落实更重要  

200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杨志福在发言中,当着国家领导人的面,转述了一则在民间颇为流传的顺口溜:“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这则顺口溜,引起了最高层的重视。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万能药方便是发文件。这里所说的文件,主要是指有关政策、法规以及领导人的讲话与指示。有关反腐倡廉、拆迁征地、医药卫生、教育改革、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等方面,凡是出了问题,都要发文件,甚至对同一个问题,多次发文件。可是,正如《中国青年报》最近针对药价虚高的一篇文章中所说,“中国药品购销腐败屡禁不止,20年博弈难抑药价”,“价格主管部门还有过28道限价令”,也还是出现了“高于出厂价数十倍的药”。  

许多文件内容都很得人心,但是,往往得不到落实,使人们觉得是在受欺骗和被愚弄。因此,对政府的信用产生了怀疑。为什么文件得不到很好地落实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官僚主义,二是利益驱使。  

对于文件,有些人漠然置之,无动于衷;有些人照本宣科,以为说过就等于做过;有些人虎头蛇尾,敷衍了事;有些人遇事推诿,长期不决。凡此种种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严重防碍了文件的落实。  

如果文件内容触碰到利益集团的神经,那就复杂了,往往会“把好经念歪”。有些人发配套文件,各取所需,为已所用;有些人浮夸谎报,瞒哄上级,弄虚作假,文过饰非。以医改为例,有过试点,做过总结,采访报道,介绍经验,评功摆好,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到头来落得个发“28道限价令”也限制不了药价的结果;而且,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李宪法专家直言,“在当下卫生经济政策尚未改变的情况下,不管政府下多少猛药,药品的回扣问题也不可能根治。”再以拆迁征地为例,有关文件基本齐全,但是仍旧制止不了某些唯利是图和急功近利的行为。今年八月,总书记发表讲话,提出要执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要求“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切实维护群众土地合法权益”; 十多天后,总理又发出警告说,“搞强制拆迁,把农民赶上楼,丢掉的不仅是古村落,连现代农村的风光都没有了。农民失去的是土地,这件事情远远超过文化的保护”; 接着,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坚决防止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强制执行引发恶性事件的紧急通知》,还处决了辽宁省抚顺市的“土地奶奶” 罗亚平,以一警百。即使这样,有些地方还在我行我素。这些都说明,在利益驱使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得利益集团中某些人,互相勾结,沆瀣一气,在千方百计抵制和破坏文件的落实。  

有了文件就有了方针,但对文件的督查和落实更重要。说了不做,等于白说。说过不等于做过,做过不等于做好,做好不等于做到位。更不能耍两面派。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贯彻落实文件的情况必须进行有效的督查,按客观规律把各项文件执行到位,这便样才能取信于民。“一个政府如果忽视民众和民生,就是忽视了根本。而公平和正义是社会的顶梁柱,失去了它,社会这个大厦就会倒塌。‘国之命,在人心’,说的就是人心向背决定社会的发展和政权的存亡。”  

(周洋2011.12.22 周工博客访问地址:zy5222239  zy5222239 )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