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有力量的!
鲁迅先生曾把自己的文字比喻成投枪和匕首,投枪和匕首都是武器,是武器都有战斗力,看起来鲁迅先生是相信文字具有战斗的力量的。
小民是鲁迅先生的信徒,当然也相信文字具有战斗的力量。不过,相信归相信,文字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小民还真没亲身体验过。
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小民终于等到亲身体验文字“力量”的机会了。前几日无意看到南京江宁博物馆为秦桧塑坐像的消息,出离愤怒的小民尽管曾经萌生过“永不再写政论文章”之意,仍然一气呵成了一篇长达三千六百余字名为《“危言•世象”:秦桧要“站起来”和要秦桧“站起来”》的“政论文”。
小民将此文陆续发在中华网、战略网和乌有之乡网上。
令小民倍感惊喜更始料未及的是中华网管理员竟然给该文加了500分!不只加了分这篇文章还被置了顶。
乌有之乡那边也传来“喜讯”:该文先是被“推荐”,接下来也被“置顶”了!
真是“受宠若惊”!要知道,中华网能获得加500分的文章寥若晨星,乌有之乡的“置顶”文章也是屈指可数。
惊喜之余,到“百度”搜索一下去。
真是个快啊!该文居然已经被数十家论坛、博客转载了!
中华网上的点击量数以万计了,网友的回复也纷至沓来,赞同文章观点的回复占压倒多数;乌有之乡上的点击量也是直线上升,战略网上的“收益”也挺不错……
但随后小民突然发现,该文在乌有之乡上打不开了,等能够重新打开的时候它已经被取消了“置顶”。
从被“置顶”到被取消“置顶”用时之短、速度之快不知是否创造了乌有之乡的新纪录。
中华网也步了乌有之乡的后尘,提前将该文从“顶”上拿下来了。
惊诧!惊诧!惊诧!莫名惊诧!!!
这篇文章坐上“过山车”了。
“过山车”令小民于惊诧之余“沉吟”开来:是因为该文章水平不高、分量不重?不像。从网站方的第一反应看,从纷纷被转载的结果看,从不日之间已近五万的点击量看,绝不是这个原因。不是这个原因就另有原因或者说有隐情。
隐情是什么?小民不妨妄猜一下:是这篇文章“言重”了、骂人了!因为骂的“重”,引起某些人的不满和不安了,于是向网站施压了,压力之下,“过山车”开过来了。
如果小民的“妄猜”恰恰对准了某些人的心思的话,小民真要跳起来喝上两声彩了。为何喝彩?就为了该文所拥有的战斗的力量!一篇文章居然能够引起某些人如此大的不满和不安并因此发出“拿下”的指令,不正表明该文有力量而且力量还不甚小吗?
因为这个原因取消了“置顶”待遇的话,小民高兴。
小民高兴,但有人不平:有人在中华网换了个板块一字不差重发了同名文章;有人截取文章第一句“欣闻秦桧要站起来,小民差点跳起来”为题在乌有之乡重发了这篇文章(同样也被“推荐”);更有好事者出于“为大家学习宣传尽微薄之力”的想法将《欣闻秦桧要站起来,小民差点跳起来》制成mp3音频文件“欢迎大家下载流布,直接宣讲到群众中去”……
同一篇文章,有人要毫不留情的“打压”,有人在不遗余力的“追捧”,可不是引发“战斗”了吗?这不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它是有力量的吗?
能写出一篇有“力量”的文字来,小民岂有不高兴之理!
从同一篇文章既遭“打压”又受“追捧”的现象看,文字不仅具有战斗的力量,同时还具有团结的力量、唤醒的力量。鲁迅先生就十分相信这一点,不然他不会说“善于改变精神的”“当然要推文艺”,更不会毅然决然的弃医从文。
小民很清楚,打压该文的是因为被它“骂”了个狗血喷头太“不安”(至少是“不爽”),而追捧这篇文章的是因为它帮自己“骂”了个痛快淋漓很“快意”。“不安”者和“快意”者很明显不属同一个阵营,前者是谁不好明说,后者肯定是充满正气、正义、正直的中国人。
能写出令充满正气、正义、正直的中国人感觉“快意”的文字是小民求之不得的也是责无旁贷的。
相信在必要的时候,小民还会写出一些令某些人“不安”的有力量的文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