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老红军许道春同志

火烧 2011-12-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老红军许道春的革命经历,包括参加红军、战斗故事及生活点滴,展现其英勇事迹与革命精神。

    在河南科技大学景华校区的校园内,经常可以看到一位拄着拐杖快速行走的老人,他身穿不是十分笔挺的蓝涤卡中山装,见到熟人总是笑咪咪地先打招呼,我有时喜欢称呼他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虽然带有开玩笑的意味,其实也是发自内心的敬仰。这位老人就是德高望重的老红军许道春同志。 

    我1984年7月刚到洛阳医专工作时,最初住在单身宿舍,八小时之外喜欢下象棋打发时光,有一次在老干部活动室碰到两位老人在对弈,我静静观战了一个多小时发现他们不仅棋逢对手,而且嘴功相当,但任凭他们互相怎样指责,观棋者都一声不吭。他们走后,有位棋友对我说,两位老人一个叫许道春,一个叫李德胜,都是老红军。论年龄,许道春年近七旬,李德胜刚过六旬,因为都是老革命,他们之间下棋旁人不许支招,他们自己也落子不悔,下棋时斗智斗嘴,下完棋后还是好朋友。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两个老红军,后来互相熟悉以后,分别同他们对局过多盘,胜多负少,但我不是靠棋艺取胜,靠的是体力比他们好而占优势的。

许道春有一次邀请我去他家,非常郑重地请求我帮他写回忆录,我因为自己没什么文才,不敢答应他的请求。他说你不写没有关系,我对你说说我的往事,只当是拉家常。随后他慢慢叙说了一些他的故事,我初听时还不太相信,慢慢地越听越入迷,听他说了几次之后,我逐渐将他的故事记忆心中,今天以拙劣的文笔写出来以飨各位文友。

    许道春:安徽省六安县独山镇人,出生于1916年,1931年5月参加红军。作为老红军战士,1935年,他随红四方面军两爬雪山三过草地。由于作战勇敢、作风过硬,被国民党军队称为“铁脚团长”。离休前许道春担任洛阳卫生学校(原洛阳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现享受副地专级待遇。他参加红军和其后的战斗经历整理如下:

 放牛娃集体参加红军。

   1931年5月,大别山地区到处洋溢着革命的风暴。安徽省六安县独山镇,当时,许道春和邻村的几个放牛娃正在割草放牛,听说红军在镇上扩军招兵,几个小伙伴一商量,决定集体参加红军。“帮人放牛,又累又吃不饱,参加红军,就是为穷人找条活路。”许道春说,当时家里穷,土匪勒索邻居未果,放火烧房子,一家人既无处住又吃不饱饭。他清楚的记得,母亲带着年幼的自己四处讨饭,却遭到大户人家的狗追咬,母亲还不许他拿棍子打狗:“我们是来讨饭的,怎么能打人家的狗呢?!” 红军给这些放牛娃们带来了希望。红军对老百姓好,让人感到很亲近,而国民党军队到处杀人、打人让人害怕,人们见了他们就跑。许道春亲眼看见,国民党军队在镇边的河滩上杀人,然后放狗撕咬尸体。   

 许道春被分到红25军29团二营三连当战士,年仅15岁的他就随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闹革命,先后参加了正阳关、商城县的战斗。1931年10月,以红四军、红25军为基础组建红四方面军。1932年12月,由于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被迫撤出鄂豫皖根据地。许道春随红军长途跋涉90余天,西行5000余里,翻过大巴山,到达川北一带。 “红军是穷人自己的军队”,许道春记得,走到哪里,都有许多人自愿参军。到达陕北时红四方面军总兵力达到8万余人。红29团被编入31军,王树声任军长,许道春则跟着王树声作警卫员,主要任务负责替王军长牵马。              

两爬雪山倒下战士无数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离开川陕根据地北上,开始长征。    许道春所在的团从苍溪出发,经毛儿盖,过草地,向巴西进军,后在川西一带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休整两个月后,许道春随左路军从卓克基出发,向阿坝、班佑一带前进。但到了阿坝,突然接到命令折返南下,再过草地,向川康边界的天全退却。后来才知道,是张国焘搞的鬼。部队在与中央军周浑元部,川军刘湘、刘文辉部交战失利受挫后,改向再次北上,三过草地。  “由于张国焘的错误路线,红四方面军走了不少冤枉路,两次爬雪山,三次过草地,许多同志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艰难的行军路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许道春眼睛有些潮湿。他所在的班、排、连干部一个个倒下,换了一茬又一茬,连他们叫什么名字,都记不清了。    第一次过雪山,许道春和战友们一样,仅着单衣,穿草鞋,身背上二三斤炒面和武器上路。雪山主峰海拔5400米,山上积雪终年不化,空气稀薄,更可怕的是,山上没有路,一不小心踏入满是积雪的山凹或雪坑,就再也走不出来。有时走着走着,积雪就像大山塌方那样压下来,瞬间把人活埋。还有不少同志患了雪盲症,瞎着眼滚爬摸索着前进。缺氧、饥饿、寒冷,加上疲劳,同志们一个个倒下了,再也站不起来。第二次过雪山时,大家找来带颜色的稀布撕成条,蒙在眼睛上,预防雪盲症,尖刀班带上竹竿和绳子,为后边的部队设路标,才使得第二次过雪山减员较少。              

三过草地肚皮贴脊梁照样杀敌    

当年走过的草地实际上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到处是积满污水的烂泥潭,人一踏上去就往下陷,直至没顶,很多同志就这样牺牲了。可是就这样,许道春和红四方面军的同志们却来回走了三次。   许道春说,草地上的天气就像孩子儿脸,说变就变,上午还是烈日当空,下午却飘起鹅毛大雪。衣衫单薄的红军战士患病的很多,由于无医无药,只好硬撑着向前走,实在撑不住就倒下了。第二次过草地,看到许多牺牲的同志,给他们盖上一锨土,就是最大的关爱,因为实在没有力气再盖上第二锨土。这次过草地,许道春生病落在了后面,先头部队到达腊子口后折回收容伤病员,用担架把他抬了回来。    当时最大的困难是吃饭。进草地时,每人干粮袋里只有1斤多炒面。几天后就只能吃野菜、草根充饥,后来连野菜、草根也找不到了,许道春就将脚下的牛皮草鞋烧烧,大家分着吃,自己光着脚板走路。“不穿鞋,脚不是扎的慌?”“扎咋办?扎得流血也得向前走。”老人说着脱下鞋袜,我俯身用手抚摸:这是怎样的一双脚呀,像牛皮一样坚硬。许道春 “习惯”了赤足走路,后来从军生涯中,他被国民党军队称为“铁脚团长”,  胡宗南发现我红军经草地北上,派兵在包座拦截,尽管战士们都十分疲惫,部队减员较多,可一听说要打仗,大家斗志仍然旺盛。包座一战,红军全歼国民党第四十九师约5000人,不到三个小时胜利结束战斗,谁能想到他们是肚皮贴着脊梁骨在厮杀?   正是凭着“革命一定能胜利”的信心,红军最终顽强地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到达陕北革命大本营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以红四方面军为主力组成的西路军开始了艰苦的西征,在同马家军匪徒作战的过程中,西路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许道春本来同王树声形影不离,后来队伍打散后他和王将军也失去了联系,他随着李先念率领的七百多红军战士辗转进入白雪铠铠的祁连山,在既无粮食又无衣被的情况下,靠着无比坚强的毅力在山中同马匪追兵玩捉迷藏的游戏,经历九死一生的战斗历程,居然后来又平安回到陕甘宁根据地。

八路军时期出任连指导员

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之后,许道春又参加了无数次艰苦的战斗,他映象最深刻的一次战斗是邢沙永战役,何正文将军回忆录对此次战役记录较为详细,摘录如下:经过1 天1 夜的激战,公司窑大部分敌人已被我769 团1 、3 营消灭,但藏在村西头碉堡内的一股残敌,仍凭借坚固的工事顽抗。l 营营长李德生同教导员王亚朴,立即重新调整部署,命令1、3 连从正面进攻,2 连从右侧迁回,向残敌发起猛烈的攻击,冲在最前面的是1 连“朱德青年队”,当占领敌野战工事后,小队长肖术英左腿负了重伤,但他仍然坚持着伏在交通沟边,射击战士赵玉才要扶他下去,但肖术英说啥也不肯。他把剩下的一排子弹交给小赵,再三叮嘱说;“一定要瞄准后再打,1 枪要干掉1 个敌人”赵玉才接过染着战友血迹的子弹,压进枪膛,瞄准敌炮楼的枪眼,一连打倒4 个敌人,当他把第5 颗子弹上膛时,从左前方飞来1 颗子弹,打穿了他的左肩.他忍着剧痛,把枪架在一块石头上,在火光的映照下,射出第5 颗子弹、又打倒了1 个敌人。与1 连一起担任正面攻击任务的3 连,在连长李忠泰的带领下,冒着敌人射来的密集枪弹,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地攻击。当他们看到2 连遭到敌火力拦阻时,著名战斗英雄、排长李长林立即端起机枪射击,压制敌人火力,掩护2 连从翼侧攻击。不料,当2 连从右侧迁回上去后,又被l 道铁丝网阻拦了去路。2 连指导员许道春高喊道:“共产党员上!”随着许指导员的喊声,共产党员苏建英飞奔上去,但刚向铁丝网劈了两下,就壮烈牺牲了。紧接着又1 名共产党员冲了上去。就在铁丝网快要砍开的时候,又不幸负了重伤。第3 个毫不迟疑地又冲了上去,在火力的支援下,终于把铁丝网砍开了。3 位优秀共产党员,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打开了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许指导员带着2 连闪电般地冲了上去。许指导员不仅善做政治思想工作,而且还是全营有名的投弹能手,他用手榴弹把炮楼顶上的敌人全压到下边去。2 连在l 、3 连的有力配合下,一鼓作气攻占了最后几座坚固的炮楼。在抗日战争后期,许道春因在一次战斗左耳为炮弹震伤,基本丧失听力,仅有右耳能听到微弱的声音,故从一线战斗岗位调到卫生大队担任领导工作,负责对前线受伤战士的救治。在缺医少药的战争年代,伤员因感染病死率很高,他领导医务人员虚心向太行山区的老中医求教,用各种土方草药医治伤员,挽救了不少重伤员的生命。

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作后勤工作

三年解放战争期间,他率领的卫生队分别参加了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的一系列战斗。1950年5月复员到地方工作,享受副师级待遇。1964年任洛阳卫校党委副书记,1976年退休。许道春退休三十多年了,仍然非常关心国家大事,经常都到老干部活动室看报纸,或下象棋,每天坚持散步一两个小时锻炼身体。他非常豁达大度,乐观开郎,即使有些后生晚辈同他开玩笑也从不计较,有人喜欢称呼他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也满口答应,他每月工资五千多元,凡是遇到需要捐款的时刻,他都带头捐献,每次捐款数目都不少于500元。对于个别人讥讽他“革命一阵子,享受一辈子”,他从不辩论。他有一次对我说:他的老上级李德生上将2002年来洛阳时专门请他去友谊宾馆叙旧,两位饱经沧桑的老战友分别五十多年后再次相逢,虽然社会地位相差悬殊,但仍如亲兄弟一样拉家常。回顾起昔日的老战友日渐凋零,所剩无几,许道春非常风趣地说:“老兄弟们先走了一步,我也有上邙山的那一天”,我安慰他说:“你老人家身体这么硬郎,马克思还没有接见您的意思”。他拍了拍我的肩膀,乐呵呵地笑了。最后祝许道春老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