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限的创造力

火烧 2008-11-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强调群众创造力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呼吁走自主创新道路,避免依赖国际资本,通过教育科研和群众智慧实现技术突破与社会均衡发展。

学习许振超,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产业队伍,这是执政党的任务;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一直把激发工人阶级和群众的创造精神当作要务,真正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工业基地和社会大生产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人民大众打成一片,执政的共产党没有特殊的利益,保持党的工人阶级本色,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有了量的发展;也有了质的提高。但是,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因为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基础的核心技术能力与西方相比,并没有根本的改观。除了引进部分技术设备,就是加大了贸易水平;并且产生了很多的问题:被外资势力分割的市场成了国际资本低水平生产力的转移地,核心技术、设备控制在人家手里;中国产业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这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目标,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形态。  

要真正发展中国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就必须发展教育,发展社会主义机制,建立科研的基地,融合外国技术,走飞跃、跨越式的学习、创新之路,建设集约化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根本就是抓住机遇,走节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标是以印度、爱尔兰那种软件提升生产力的办法,实现工业集约化、社会均衡发展。  

中国要不要国际资本势力来支撑,这是一个关联根本利益、根本性质的问题。有人以为依靠国际资本,可以实现快步走。但是,巴西等拉美国家的社会问题尖锐化、经济地位被边缘化,热带森林毁坏、资源日益枯竭,只是在给国际化资本打工,这只是进一步强化了资本主义垄断。中国如何避免这种命运,需要理智的思考。  

如果有一个答案的话,那只能是走自己的路,就是群众路线;避免两极分化、产生阶级矛盾。在阶级分化过程中,所谓的社会精英日益脱离群众,将获得的机会利润当作自己高人一等的资本,叫做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进而否定工人阶级的劳动和劳动者的地位。这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扭曲,也是一种政治倒退。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给予批判。  

中国革命是百姓的小推车和子弟兵用生命打下了江山;中国的飞跃也必将是人民群众的无私劳动和新英雄儿女研究、创造出来的。这是真正活的劳动;必将代替资本这一死的物化劳动。关键是社会文化、社会政治怎样对待“活劳动”。以权谋私、资本私有化是对群众创造力的最大谋杀。  

不能指望在家种地几十年的老农去革新设备、改造精密仪表;但各类数以千万计的产业大军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被遮蔽了,被磨损了,被压榨消溶了。那些所谓的精英们只是盯着国际资本的钱,其实,那钱并不好使。人家不会把钱变成核心技术、核心能力设备实验室,交给你、装备你。美国等西方国家1989年开始的技术封锁,现在不会解除,以后也不会解禁,变的只是各种招牌。依靠收买技术只能达到极小的利益,付出的将是很高的代价。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学习、创新,才能真正解决自身的问题,缩短与发达社会的差距。  

《晏子春秋》讲,国有三不祥,有贤不知,不祥;知而不用,不祥;用而不任,不祥。就是说,国家有大批的贤能群众要发展、有信心、有能力,领导人却不知道,造成人才流失,这是不吉祥的;知道却不能运用,不知道怎么利用,不吉利;即使知道,不敢委以重任,不能信任他们,离心离德于人民百姓,仍然是不吉祥。像北洋水师那样花钱买了最好的舰艇,靠别人的武器来撑腰,终究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走群众路线,与人民同甘共苦,同劳动大军相结合,这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也是飞跃发展的根本。党中央在2003年底召开人才会议,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之后的又一重要会议,根本的一条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真正造就人才辈出的氛围,为那些想学习、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革新的人们提供学习的信息、技术条件、实验基础。什么是人才?人人皆可为尧舜;人人皆可为人才。关键是权力观念,组织水平,工作状态。这里不仅仅是效率问题;更是政治与公正的问题。  

阶级的存在,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是效率的结果;但,对于大多数来说确实是一个政治的问题。人才的成就,是提高人民群众信心和能力的实际激励过程。因此,必须给劳动者以尊严和荣誉,给每一个天天向上、不断学习和创新的人以应有的权利。实现各尽所能,按创造的价值进行分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