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外交吴建民太有才了
文章围绕吴建民对校车捐赠事件的评论展开,探讨中国外交心态与国际关系,分析强国与弱国思维的差异,引发对当前外交策略的深思。
吴建民太有才了!所谓的“资深”外交人士姓吴名建民者,公然为“向马其顿捐赠校车”辨护,却遭受社会民众及网友强烈的抨击。我不是外交人士,水平当然是太“业余”了,不得不拜读资深外交家的“高论”。
将欲取之,固必予之。吴建民说道,对朋友如此,对国家亦是如此,咱们中国人没必要为此而质疑和愤怒。吴建民毕竟是外交家,很有风度地指出,“愤怒”的中国人现在是弱国心态狭隘思维。如此看来,我们究竟想从国际社会得到什么?又如何得到?需要什么样的心态?
新中国成立之初,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但是强调独立自主。当年,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打压和封锁,中国从战略的高度与非洲国家积极合作共谋发展,比如,花巨资帮助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修铁路,但这并非是吴建民所说的国与国之间“人生是一场交易”。由于善意的帮助和良好的合作,新中国得到了非洲大多数国家的支持,最终冲破西方国家的干扰,于1971年成功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对于今天的改革开放也非常有利。看来,吴建民这些人也“不得不”承认毛泽东时代中国人是“强国心态”。但是,奇怪的是,吴建民又指出,我们“重新”打开国门才30多年,由于长期落后闭塞中国人形成了莫明其妙的弱国心态。很明显,吴建民前后自相矛盾,企图以毛泽东时代的某些做法混淆是非蒙混过关,掩盖“捐赠校车”背后的故事和真相。
今天,咱们中国人走进了“新时代”,我们想从国际社会得到什么?市场地位或者军事保护?又如何得到?需要什么样的心态?
在吴建民看来,今天有些人慷慨大方到处大把“撒钱”,是出于道义,是想占据“道义制高点”,并因此而得到西方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扬,而且,对咱们中国特别“有好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也算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战略高度”。吴建民说道,由于我们讲道义不狭隘,得到了全世界的赞扬,这是一种“大国、强国心态”。在吴建民看来,中国打开大门欢迎外资,不仅搞到了技术和资金,也让中国走向世界。我们救美国就是救咱们中国,我们与欧洲国家携手度过难关,才能避免自已受到伤害。当然,作为回报,由于与西方国家友好合作和帮助,中国才能够从国外大量进口农副产品缓解了自家人耕地不足的问题等。
然而,事实是,我们并没有得到什么,反而失去太多,比如,农业产业受到伤害,财富资源不断流失,而且,最终换来的是并不是友好的回报,比如,“中国威胁论”、“湄公河惨案”等。我们不仅没有占领道义制高点,反而让人嗤笑。我们水深火热,敌人却轻松快活,中国人现在还不如“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的年代和时期。
吴建民究竟是什么水平?无知还是无耻?当然不是,但是,肯定有点“脑残”。吴建民这些人究竟是什么心态?是强国还是弱国?当然不是,但是,至少是个“小洋奴”。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