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看不懂:主流经济学家何以“仇公崇私”?

火烧 2008-11-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质疑主流经济学家对公有制的歧视与对私有制的崇拜,分析其在国企改制中推动私有化,导致国企困境,同时对私企给予扶持,引发对政策偏向的反思。

看不懂:主流经济学家何以“仇公崇私”?

  

库爽生

   

今年以来,大量的私有企业经营遇到巨大困难,甚至难以为继,部分地区出现了被媒体称之为“倒闭潮”的现象,私企老板因此而自杀的消息也时有所闻。私有企业遭遇的寒流十分严峻。  

1990年代中后期,在政策调整、市场极度疲软、融资渠道被切断等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国企出现了大面积的经营困局。于是,主流经济学家的机会来了,他们对国企诊断来诊断去,得出结论:原来国企困局的根子在产权,是所有制的问题,“人都是自私的”,国企产权不是管理层自己的,他们不会精心管理和运作。一句话,公有制先天不足,要改制攻坚,推进“改革进入深水区”,“改到深处是产权”。于是,通过主流经济学家的不懈努力,“国进民退”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大量需要政府“拉一把”就能缓过气来的国企,被主流经济学家落井下石,迅速“改制成功”,城头变换大王旗,产权落入私人手。  

今年以来,私有企业遭遇的寒流,与国企那时的困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这一次,我们没有也不会听到主流经济学家拿所有制说事了。因为,在主流经济学家看来,私有制不会产生“产权不清晰”的“根本问题”,是人类最完善、最优越的企业制度。  

我一直十分困惑:主流经济学家为什么那么深深地歧视、仇视公有制,而又那么盲目地迷信、崇拜私有制?  

在主流经济学家倡导并力推的私有化改制过程中,地方政府或其经济管理部门,大都有两个专门班子(领导小组):国企改制和服务扶持民营企业的组织。国企改制主要是对国企实施“民营化”改造,以便国企尽快“安乐死”;对私有企业则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千方百计为私企申请专项资金扶持(不是贷款,勿需偿还),以扶植其快速发展壮大。对国有企业,恨其死的速度太慢;对民营企业,“青松恨不高千尺”。对国有企业,雁过拔毛、抽血吸髓;对民营企业揠苗助长、大方输血。  

其实,发展私营经济,扶植民营企业,利国利民,老百姓哪里会反对?私营经济发展了,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源,也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问题是不能厚此薄彼,歧视国企。私企是政府的宠儿,国企也并不是后娘养的——恰恰是她的血管里流淌着共和国的血液,共和国生育了她,她也用工人阶级的无私奉献回报了共和国。  

在与时俱进的今天,如果同等对待公有制企业和私有制企业,以“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感情,同时鼓励两种体制的企业相映成趣、比翼齐飞、共同繁荣、共同发展,那该是一种多么令人兴奋的局面哇!为什么硬要此消彼长、我死你活、水火不相容?为什么硬要把国企毁掉,抽国企的血液以催肥私企呢?这种思维令人费解。  

国有企业是有弊端,是存在困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是需要不断调适,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这一点,并没有人否认。但是,改革调适的目的,应该是兴利除弊,治病救企,而不应该像主流经济学家所倡导的那样,用改革的名义,用私有化的手段,扼杀国企,扼杀公有制。事实上,很多公有制企业在改制私有的时候,是经营优良的企业;即便是困难重重的国企,很多企业也是只要政府和金融单位略施援手便可转危为安,持续发展。  

主流经济学家和主流媒体经久不息地“洗脑”,形成了人们的定势思维和“共识”:国有企业机制僵化,是搞不好的。于是,歧视公有制,迷信私有制;丑化公有制,美化私有制;压制公有制,促进私有制……成了时髦,成了潮流。  

主流经济学家的演讲和文章,媒体的推波助澜,在妖魔化国有企业的同时,公有制也被妖魔化了。公有制等于机制僵化?莫非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以机制僵化的企业制度为主体?  

这一次私有企业经营面临的严峻现实,再一次告诉我们,企业出现困局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可以排除“所有制”这个主流经济学家所断定的“根本因素”。  

在贫富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主流经济学家动辄抨击民众“仇富”。其实,老百姓哪里会“仇富”?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的人,没有谁会仇视他。“仇富”是“仇腐”,也是“仇视”少数不把打工者当人的“血汗工厂”的私企老板。这样的“仇富”,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应该的。  

但是,我不明白,我看不懂,主流经济学家为什么会“仇公”——仇视公有制?以至于“仇”到非置之死地而后快不可?有人说,主流经济学家在国企私有化改制中捞到很多很大的利益,我不敢相信。我只是认为,我宁愿相信,这些自以为学贯中西、聪明绝顶的“杰出经济学家”,毛病在于食洋不化,压根忘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国情,忘记了中国的公有制企业(主要是国企,还有集体企业)已经经营发展很长历史的既成事实,忘记了国企是几代人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成果,忘记了国企是数以千万计的工人阶级赖以生存的家园,忘记了公有制企业在经营历程中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无形资产……忘记了本不该忘记的一切,却一味地囫囵吞枣、完全照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企业制度。  

这不过是我的一种主观推断,仍然不能使自己解惑:主流经济学家为什么“仇公“?主流经济学家之“仇公”,“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  

我看不懂,我不明白……  

(说明:本文中间部分内容来自本人曾经发在网上的一篇稿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