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陈春梅:我的爷爷陈永贵

火烧 2008-10-18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讲述陈春梅爷爷陈永贵与毛泽东的互动,包括毛泽东对陈永贵的赞赏、陈永贵在大寨的贡献以及他与毛泽东的多次见面。突出陈永贵识字不多却干的事情不少,以及毛泽东对他的高度评价。

我的爷爷陈永贵
 陈春梅

  陶鲁笳推荐陈永贵

  1964年3月,毛泽东南巡,他召集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等人到停在邯郸的专列上汇报工作。陶鲁笳把大寨的情况向毛泽东详细作了汇报,他说:“我一直在农村,见过的农民不少,我认为陈永贵是一个杰出的农民。”
  毛泽东感兴趣地听着。陶鲁笳汇报了大寨的评工记分制度,又汇报了陈永贵领导群众搞集体生产,年年都有新套套的做法。毛泽东听到这里,饶有兴趣地问:“陈永贵是哪几个字?他识不识字?”陶鲁笳在纸条上写了“陈永贵”三个字,说:“他42岁扫了盲,今年50岁了,现在能读报,还懂得什么叫逻辑。”毛泽东用肯定和赞赏的语气说:“陈永贵识字不多,干的事情不少。”
  会见后,毛泽东继续南巡。每到一处,毛泽东就讲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讲陈永贵带头劳动、不搞特殊、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说农业要过关,没有大寨精神不行呀!

  毛泽东说:“永贵好!”

  1964年12月,爷爷到北京参加三届人大一次会议。26日上午,会议刚结束,他随着大家一起走出会场,忽然听到周恩来在背后喊他:“永贵同志,请等一下!”他停住了步子。周恩来说:“今天晚上不用到大灶吃饭了,跟我来吧!”周恩来告诉他,“今天是毛主席的生日,主席特意要把你请来。”
  爷爷高兴地随周恩来一同走去,到了休息室,只见朱德委员长已经先到了,应邀而来的还有曾志、彭真、罗瑞卿和余秋里等同志。不一会儿,毛泽东面带笑容健步走进来,微笑着一一与大家握手。
  毛泽东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永贵好啊!”宴会开始后,毛泽东举杯风趣地说:“今天不是祝寿,而是我用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这里有工人、农民、科学家、解放军,不光是吃饭,还要谈话嘛!”
  席间,毛泽东见爷爷很少动筷子,就热情地说:“永贵,吃菜,吃菜嘛!”随手为他夹了一筷子,招呼道:“这个菜好,吃这个……永贵同志别客气!”毛泽东知道爷爷已50岁,于是风趣地说:“噢,五十知天命喽!搞出一个大寨来很好。”宴会结束后,爷爷沉浸在幸福和激动之中,脱口吟诗一首:“下山容易上山难,上得山来景更宽。莫说此山无人到,更有高峰在前边。”
  第二天,首都各大报纸都以显著版面登载了毛泽东和陈永贵亲切握手的照片。
  1967年“五一”劳动节,毛泽东在天安门检阅红卫兵,爷爷被请到毛泽东身边。毛泽东拉着他的手问候道:“永贵好!永贵好!”在那个年代,这句问候成了领袖的最高指示。各大报纸在醒目的地方登了“永贵好!永贵好!”一些报纸把它套红印在了报眉上。

  周总理说:你要准备当副总理

  随着人们的呼声越来越高,爷爷的官职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从大寨党支部书记,到同时兼任昔阳县委书记、晋中地委书记、山西省委副书记等职。爷爷在昔阳上台执政,一出手就干了两件别人不敢干的事:一是为干部平反冤案;二是为群众免掉粮食债。他在昔阳树立了很高的权威,有他坐镇,谁也不敢乱来。别处文攻武卫白热化,惟有昔阳生产建设遍地开花。他主政昔日12年,执掌大寨21年,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1975年1月,爷爷赴京参加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周恩来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回到医院,通知他马上去一趟。周恩来一见爷爷,开口就说:“这次找你来,就是安排人大的事。你要有所准备,当国务院副总理,把大寨精神推向全国,怎么样?”爷爷听后一愣,忙说:“总理,我文化水平不行,实在是当不了这个副总理!”
  周恩来态度严肃地说:“看你永贵,你是不是党员?是党员就得接受党的安排。”周恩来还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从古至今,从外国到中国,人才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群众中涌现的。就在这次会议上,爷爷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全国农业。
  根据中央安排,爷爷住在钓鱼台三号楼。有了中央首长的身份,他外出时总是里三层外三层地被保护起来。他觉得很难接近群众,便向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提出搬出钓鱼台并实行“三三制”工作方法,即三分之一时间在大寨、昔阳蹲点,三分之一时间在全国跑,三分之一时间在中央工作,可以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为中央提供一些基层情况。
  毛泽东在信上作了批示:“下去搞社会调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所有的政治局委员,能下去的都要下去。”次日,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永贵,搬出钓鱼台,这很好。钓鱼台无鱼可钓嘛!”
  (《环球视野》摘自《我的爷爷陈永贵》)


  我的爷爷陈永贵——从农民到国务院副总理
  作者:陈春梅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定价:39元

  陈永贵(1914—1986)曾带领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大寨精神。
  他是一位极具传奇特征的政坛风云人物。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号召后,大寨成为红极全国的农业典型。他奇迹般地直线上升,从虎头山走进中南海,从地委书记、省委副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
  他是一位高官,位高权重,高层会晤和外事活动不断,却坚持在地里劳动,不拿国家工资,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布衣宰相”。
  他是一个英雄,但不乏悲剧色彩。
  陈永贵,一个时代的象征……


 

第一部分 政坛沉浮(1964年-1979年)

毛泽东亲自宴请陈永贵

邓小平在陈永贵家

周恩来到大寨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是1986年3月的一天夜里,我父亲陈永贵对我说:“等我过世后,你把我用过的东西都摆出来,让人们看看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话像刀子一样刻在我心上。可当我整理他用过的物品时,却发现家里除了几个旧式柜子和两把藤椅外,尽是些盛粮食的瓮,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能摆出来。家里的书桌、椅子、凳子、沙发大多交了公,属于他自己的仅有两三套黑布中山式对襟衣服和头上的白毛巾等个人用品。我拿什么展示给人看?
  • 目录(1)
  • 序一
  • 序二
  • 大寨精神(1)
  • 大寨精神(2)
  • 大寨精神(3)
  • 大寨精神(4)
  • 大寨精神(5)
  • 大寨精神(6)
  • 大寨精神(7)
  • 大寨精神(8)
  • 大寨精神(9)
  • 走向高层(1)
  • 走向高层(2)
  • 附:《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1)
  • 附:《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2)
  • 农业学大寨(1)
  • 农业学大寨(2)
  • 农业学大寨(3)
  • 农业学大寨(4)
  • 农业学大寨(5)
  • 农业学大寨(6)
  • 农业学大寨(7)
  • 农业学大寨(8)
  • 农业学大寨(9)

第二部分 从政小记

叶剑英到大寨

大寨干部堪比明星

陈永贵与国际友人

他做了官,而且官阶越来越高,当了国务院副总理,却不脱农籍,不拿国家工资,这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他既是高官,又是农民,具有双重身份,成为历史上最有特色和最为传奇的人物之一。从政期间,他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这里记载的是其中几个。
  • 历史性的会见(1)
  • 历史性的会见(2)
  • 历史性的会见(3)
  • 历史性的会见(4)
  • 历史性的会见(5)
  • “错了就改,天经地义”
  • “咱们唱段打金枝吧——全免了!”
  • “想新的,干大的”
  • “到来的都是先生,出去的都是学生”
  • “我是‘三不管’主任”
  •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 从政“四怕”
  • “我不是李自成”
  • 身兼数职两不误
  • 走进中央政治局
  • 接受周总理委托
  • 与张春桥的矛盾
  • 担任国务院副总理
  • “钓鱼台无鱼可钓”
  • 在交道口的生活
  • “大寨是我的根,我一定要回来”
  • 不拿国家工资的副总理(1)
  • 不拿国家工资的副总理(2)
  • 不拿国家工资的副总理(3)
  • 不拿国家工资的副总理(4)
  • 不拿国家工资的副总理(5)
  • 不拿国家工资的副总理(6)
  • 不拿国家工资的副总理(7)

第三部分 晚年生活(1980年-1986年)

陈永贵与儿孙在一起

陈永贵与大寨精神

发妻去世陈永贵续弦再娶

人的一生总要由奇诡险峻走向平缓坚实。风风雨雨辛苦了一辈子,也该享享清闲了。陈永贵是个明白人,他想得开:“不当副总理了,还住什么交道口?能上能下嘛!”在台上,迎接笑脸鲜花不欣喜;下台后,迎接狂风暴雨意志坚。昔日高朋满座不尽欢,今日曲终人散不孤寂。也许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
  • 辞去国务院副总理(1)
  • 辞去国务院副总理(2)
  • 辞去国务院副总理(3)
  • 辞去国务院副总理(4)
  • 辞去国务院副总理(5)
  • 辞去国务院副总理(6)
  • 辞去国务院副总理(7)
  • 辞去国务院副总理(8)
  • 辞去国务院副总理(9)
  • 辞去国务院副总理(10)

第四部分 附录:我的父亲陈永贵

父子一同劳作

陈永贵勇挑重担

灾害也是大寨的机遇

我和父亲陈永贵一起经历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和起起落落,一起欢笑,一起掉泪;也曾自豪,也曾委屈。他一辈子劳累,没享几天福,一提起他我就心疼。许多年以来,我一直不愿面对媒体。面对一些无端的非议,我不想苟同,更不想反驳,我保持沉默。

几十年过去了,我已是儿孙绕膝。孩子们常常瞪着好奇的眼睛问这问那。望着他们疑惑的神情,我的心在颤动。在亲情面前,我曾经冰冷的心在融化,我逐渐冷静下来感念父亲的一生。父亲爱我,我爱我的孩子,我要把他的故事告诉人们,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不得不为我的后代展示出真实的他。

他威严而不失慈爱,艰辛而不乏乐观,聪明而不失勤奋,自信而不乏奋争,终生付出却无怨无悔,这便是我眼中的父亲。

  • 一、父爱如山(1)
  • 一、父爱如山(2)
  • 一、父爱如山(3)
  • 一、父爱如山(4)
  • 一、父爱如山(5)
  • 二、父亲的家庭生活(1)
  • 二、父亲的家庭生活(2)
  • 二、父亲的家庭生活(3)
  • 三、父亲的幸福时光(1)
  • 三、父亲的幸福时光(2)
  • 四、父亲的苦乐观(1)

   
   作者:陈春梅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6月
   定价:39元

  售价:31元

·去乌有之乡淘宝店,通过支付宝

·我已信任乌有之乡,直接联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