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富不过三代”,还是“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靠排富豪榜出名的英国小伙子胡润发布的一个榜单——《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显示,在美国,家族企业在第二代能够存在的只有30%,到第三代还存在的只有12%,到第四代及四代以后依然存在的只剩3%了。葡萄牙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西班牙也有“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的说法,德国则用3个词“创造,继承,毁灭”,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摩根大通投资银行在通过对《福布斯》杂志最近20年的全球首富排行榜进行研究发现,在400位曾进过全球富豪排行榜的名流中,有200多位富豪因“千金散尽”而退出富豪排行榜,只有1/5的人能够维持其地位,统计表明这些有钱人的风光场面通常都维持不了20年。麦肯锡的一项研究指出,全球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其中只有大约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能够传至第三代的家族企业数量不足总量的13%,只有5%的家族企业在三代以后还能够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在中国,近几年的一个统计数据同样显示,香港富豪在交棒予第二代的过程中,剔除其他市场因素,其家族上市企业股价平均下跌80%,台湾及新加坡的第二代富豪平均跌幅为40%。在海外,有名望的华人家族有100多个,但并没有很多超过30年历史的家族企业。看来,“富不过三代”成了普遍现象,全球家族企业面临“穷孙子”问题。
但这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看看美国肯尼迪、福特、洛克菲勒、福布斯等家族,哪里有三代而衰的?再看日本,一个买卖往往从江户时代就开始了,至今仍家门兴旺。再看看我们当下的社会,更是“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贫富差距之大,令人怵目惊心。 据统计,前三十年间,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是从大变小;后三十年间是从小变大,尤其是1984年以后。从1985年到2000年平均每年升高0.096,扩大速度之快为世界经济史上罕见。到了1989年以后,差距达到或超过0.4这条警戒线。近年以来,居民收入差距之大在世界亦属罕见。
不可否认三十年间经济的增长,但是在GDP增长的同时,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对生活水平的感受并没有随之上升,相反,普遍感到生活艰难。“新三座大山”压在人们头上,教育费贵,孩子上不起学;上了学,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工作找到了,房价贵,买不起房,成不了家。医疗费用贵,有病看不起,“小病拖,大病捱,到死还不能往医院里抬。”从生到死,步步感到艰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要的社会主义吗?邓小平说得明白:“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富悬殊会导致两极分化,危及社会主义。所以邓小平又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并再三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
物理学上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熵”, 熵的增加意味着“混乱”、“分散”和“无序”,如果我们任由社会的“熵”增大,我们的社会就会出现混乱,警惕啊!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