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分子叫板正义:邪能胜正,其奈我何?
自今年4月22日《中国青年报》独家刊发了《阜阳“白宫”举报人蹊跷死亡调查》、《颇有争议的张治安》、《李国福与张治安的十年恩怨》等专题调查报道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数十家媒体发表了对此事的评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等媒体派出记者奔赴阜阳进行跟踪报道:《一定要让正气在阜阳升起》、《李国福之死呼唤“廉政公署”》、《“举报人蹊跷死亡”暴露了什么?拷问举报制度》、《“白宫”举报人因何“自缢身亡”?》、《绝对权力之下举报人何以安身立命》、《谁对阜阳白宫举报人的离奇死亡负责》、《白宫门”比“虎照门”事态更严重》、《追问安徽阜阳“白宫”举报人蹊跷死亡》、《不能让李国福成为最后举报人》、《阜阳官场,很值得中纪委“调研”……》等,针对此报道的评论文章和网络博文铺天盖地。
这些日子,人民群众都在想,还有多少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还有多少贪腐的官员没有得到惩处,还有多少司法腐败的现象没有得到治理?我们总不能老是让人们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后再来修补自己的漏洞吧!如若再不出重拳重典,只怕李国福之后再无人敢举报啦。
我们撇开《豪华办公楼背后》以及唯有尽快出台《证人保护法》等问题,单就众多“声音”中“不要让李国福成为最后一个举报人”谈点拙见:
应该说“白宫”被群众举报并非是个案。有资料显示,2003年至今,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各类举报线索近103.5万件,查办职务犯罪的线索70%来自举报。这么高的举报成果,却让人无法开颜。相比之下,举报人往往处于弱势。全国每年都有举报人致残、致死案件发生,而且有上升的情况。这次安徽阜阳颖泉区“白宫”举报人在该省第一监狱医院蹊跷死亡的新闻,举国震惊,无论是社会还是人们心里都不亚于来了个十二级台风和7~8地震。从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中看,这个举报人在行使了自己的公民权利后,即遇到种种麻烦和迫害。先是被反贪局逮捕,锒铛入狱,在看守所即便双目失明也不许取保候审;接着其妻子子女数人被认定有病,送进精神病院;后来举报人在严密看管的监狱医院被宣布为自杀身亡;日前,死者家属又受到威胁和恐吓。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电影里,已经够让人恐怖的了,如今发生在现实社会里,不能不让人愤怒。
从曾锦春罪大恶极的犯罪里,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中国贪污腐败的极其严重性、复杂性和危险性!从这些举报人血淋淋的举报细节及其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反腐的艰难与曲折!我们还得问一问:没有这些民间人的坚持,曾锦春多年都未被揪出。同级与上级官员们都在干啥?你们官做的称职吗?提拔他、监管他的人有没有一点责任?该不该反省些什么?张治安张书记,被曝光到这个份上还能轻松自如地操纵公检法司,对举报人施加不间断的迫害,这该是何等的政治魄力,背后又该有多么厚重的政治底气?行贿者长期被纵容,无德者却被视作能人,显然,阜阳市不仅缺少壮士断腕的决心,更缺少清污去淤的浩然正气。2007年7月,因任职广胜寺镇党委书记期间对黑砖窑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刚刚担任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副区长两个多月的段春霞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和撤销行政职务处分。然而,段春霞被撤职还不到一年,又在未经公示的情况下,突然于今年3月被尧都区任命为区长助理。虽然最新报道,段春霞已被免职。撤职、任命,再免职,这一系列过程很耐人寻味。临汾市有关部门何以明知故犯顶风违纪,让人实在不解。如果说民意可以不顾,可以“让舆论去说,走自己的路”,但如此以潜规则架空法纪法规的恶劣做法,怎不令人义愤填膺、仰天长啸。
我们应该承认目前腐败猖獗、盛行,而其所以如此,有两个社会现象:
1、贪官有理。据说,受害群众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而他所经营的黑恶势力团伙还未一网打尽,人民网的报导中就有这样一段话:“休庭时,在法庭旁听的曾锦春的亲属们一度情绪激动,向曾锦春大喊"要挺住"之类的话,并试图靠近曾锦春,被法警制止。”对此,我们又该想到些什么?感觉好像是“贪官有理”,曾绵春在哭诉,他的家人仍然霸气十足,与原告发生冲突,强词夺理,全然不把国家的法律法规放在眼里。可想而知,曾锦春在官位上时,是如何权倾一方、飞扬跋扈、欺压良恶。但他现在已经是罪人,至少是犯罪嫌疑人,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如今真可谓“贪官有理”,如果所有受审贪官都像他一样,形成一种“贪官有理”的风气,贪官得不到应有惩处,拒不认罪,反腐败工作将任重道远,将难以得到根除。在国外有些地方,官员一担被发现腐败或者丑闻,在民众面前是根本抬不起头的。真想不通,曾绵春这个贪官,及其家人,怎么会连一点羞耻都没有,难道他们认识不到贪、腐败首先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是为世人所不耻的行为。尤其是曾绵春是纪委书记,经常教育别人如何做官、做人,如何保持廉洁,怎么自己就不懂呢,难道是真的不懂。“贪官有理”千万不能形成一种风气,否则将是民族之不辛、国家之不辛。在社会上应形成这么一种,搞腐败,祸害人民群众的官,哭死都应得不到同情,要让他如过街之鼠,人人喊打的风气,要让他们无处藏身,要让他们得到应有惩处,要让他们明白“贪官有罪”,贪官要接受人民群众的审判,贪官要老老实实地向人民群众认罪。有这么一种社会风气,反腐败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没有人敢腐败,以身试法,犯众怒。
2、清官太少。作为“党员干部教育题材”纪实影片《信天游》,那个“杨青天”最后的结局是“调走了”,没有下文了,总让人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其结局暗示在淘汰清官。中国历史上的清官海瑞,对为官清廉的理念非常坚定。有人对他一生的评价是“不怕死,不爱钱,不结党”,“九字断尽海公平生”。为什么只有清官需要不怕死呢?看来在那样的不清正的封建社会,清正是要付出巨大成本的,甚至还要拿命作代价。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正真是太难了。史书上说海瑞“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富室者,率夺还之。”所谓的“豪强”“富室”,无非都是官族势力。“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所有的官员都麻木,只有海瑞放在心上。海瑞因此遭到官场中许多人的弹劾,最终“谢病归”——打回老家了。万历初,张居正当权,“亦不乐瑞”,“惮瑞直峭,卒不召”。直到张居正死后,海瑞才得以复官,这时已经七十多岁了。海瑞曾有过“尸谏”、“市棺”、“诀妻”,冒死进谏,侥幸没被皇帝的刀杀死。“衰老垂死”的年龄,又一次行“尸谏之义”,要求皇帝严惩贪官。结果又遭到权贵的惧怕和弹劾……“丑诋”不断。
为官清正,这是海瑞做官的信念。在官场上,清正就要孤独,清正就代表不同流合污,清正就要得罪权贵。生存环境是被权贵所左右的,和他们过不去,难免就要被淘汰。他们这个既得利益团体,抱成团,拧成绳,沆瀣一气,谁要撼动他们的利益和权威,那就是你死我活。所以说,像海瑞这样的人还一定要有不怕死这样的勇气。皇帝爱清官,但皇帝多被贪官包围着,离清官反而远。在很多关键时刻,清官孤独无助。
海瑞当官不爱钱,这就海瑞的清。不结党是为官清正的一个标志。所有的清官都不结党营私,只有官场谋私的人才会结党,官场结党就是势力垄断和壮大,使这个团体中的每一个人共荣共享,获取更大的私利,是抱成团的蛀虫。在官场上,谁是谁的人,谁是谁的帮,成为官场“规则”,谁不加入这样的规则只能被孤立。像历史上蔡京、严嵩党伙,祸及国家存亡。在他们那个团体之内,清正的人自然被淘汰出局。泰安胡建学那个班子里清官被淘汰,沈阳慕马大案,班子一团黑,襄樊孙楚寅窝案,整个班子没有清官……
历来为官清廉很难,对清官我们几乎当成神话来歌颂传扬。历史上的几个清官,不是制度下的产物而只是个人情操典范,他们具备“清廉本质”,是一种人品。在权力物欲面前,能保持这种人品的官员极少。任何一个时代的清官与贪官都不成比例,即便清官的人品和魅力保留下来,但对于国家整体官员清正建设并没有多大的作用。时至今日,这个现实依然摆在面前,不彻底改变官场恶习,清官生态依然恶化。
以上两个社会现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此消彼长:腐败有理清官就少,清官多了腐败便少;通俗地说,即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常听人说“怕鬼”,其实鬼最怕人,你火焰高不怕,它就怕你逃匿;你若火焰低怕,它就欺生不怕你,这腐败就是个“鬼”。当今的情形,真可谓正义之士悲哀、心痛、哭泣,腐败分子却在狂笑、叫板、挑战:邪能胜正,其奈我何?谁不怕死,敢与我作对?李国福就是他的榜样!——这就是多年来我们未能震慑腐败分子,反而让其所作所为震慑了国人,形成了猫惧老鼠的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何思念毛泽东时代的一个有力的诠释: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腐败分子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愤慨解决不了问题,忧伤于是无补。强台风大地震过后,最需要做的是恢复自信,而恢复自信则必须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灾难性,有一个果断有力的措施,打防并举,来一个瓷器店里打老鼠除恶务尽,至少也得让世人看到或感到:邪不胜正,谁搞腐败,敢与党和人民叫板?就叫他坠入深渊,万劫不复!唯有如此,方能煞住歪风,镇住邪气;人民才能扬眉吐气,国家才能国泰民安,我们的党才能发扬光大!否则,李国福就真成了最后一个举报人,腐败分子的叫板挑战,我们只有高挂免站牌的份了。
为了对付、惩治腐败分子的叫板与挑战,人民想念毛泽东,时代呼唤清官海瑞!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