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还是继续做畜生?
新生,还是继续做畜生?
——21世纪中国大流人文体察及感悟
有心人或许不会太陌生,数月前我曾以“后变色龙时代”论述穿越了这个时代目前横行或流淌着的所有文明,坚忍近十年来也相继以基本涵盖各生态群体的若干调研解构了当前社会秩序与人文基因的若干特征,清晰地论证了号为“21世纪初期”的今天是一个“病入膏肓的时代”,也借“心理根据地袖乾坤”推理辨证地回答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茫然者之问。今年的清明节过后,我则又以倡建“湘南理疗基地”为切入,孤身进驻湘南山脉,由复耕(重新耕种已荒芜土地)和从医(从事中医研究和实践)开始启动了笔者谓为“新土地革命”(毛主席晚年亦称“大农业革命”)的征程……
由于人生仅只是几个关键节点连成的一根线,在外人看来我多半是一个太过幸运的“乌托邦主义者”或“空想共产主义者”,“忘恩负义”地“一意孤行”了那么多年居然还没死——也许目前真有不少人还在奇怪。尤其是回想起那些似远又近的诸如“我好羡慕你,你的愿望和意志能成实,而有同样志向的我却总被家人骂为‘有病’,甚至还经常面临‘你要继续下去我们就断绝父子关系’类的威胁……”的“可爱”级倾诉,我自己有时都忍不住会苦笑一下,接着再苦笑一下!
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我真有那么偏执、绝情、失智或幸运吗?
我以为,扛着“济世救人”的崇高理想和“经世治国”之远大志向走到今天,直面“宁愿行乞或为奴一生、宁愿无聊空虚盖过畜生也不愿意想想时代和世界到底怎么了”标志的“理想荒芜的重病时代”,身心愈发轻灵于湘南山脉空气和水土的我是该再度发自肺腑地说点什么了,以免这个时代因“病情加剧过快”而沦落于无尽的蒙昧、遗憾和感伤……
当然,笔者是一名只想对真理和百姓根本及长远利益负责的民间学者,历来的个人性观点均乐于与天下“铜牙利嘴”们对簿苍生,这次也不例外。其外,鉴于本文撰写的一个主要动机是“开导某些屡屡受挫于家庭沟通的有志青年及其亲友,并回答关联人士一些疑问”,这篇文章也就再加个注脚吧——谨以此文献给非大义家庭的有志青年及其亲友,算是为有志青年的理想追逐之旅壮行,兼与其它惯于鼠目寸光、自私自利和明哲保身的人士商榷吧!
[ “现实社会”是一张网,你我他共成一盘棋 ]
谈到青年们未来的人生之路,一些看起来很成熟很负责任也很慈祥的声音总是很“嘹亮”:你们要现实一点,务实一点,稳重一点,不要眼高手低噢!他们所说的现实即“赚钱花”,“务实”就是“要听老板或领导的话”,“稳重”就是“不要有谋求私利之外的想法”,“不要眼高手低”就是“别管自己及亲友以外的事情,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言外之意即:管什么世界乱不乱,管什么社会好不好,管什么时代病态不病态,管其他人是死还是活,你保证自己不饿死就行了!
以上刻绘,良心还没被狗吃完的人肯定不会陌生,现在的青年人更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我们的身边,甚至我们的家庭里每天都在上演。然而——其正确吗,可取吗?
我的个人观点是:那不过是“病入膏肓时代”里的“病态家教或家庭沟通思想”而已,荒谬之极。理由很简单:现实社会是一种无数个“你”、“我”、“他”的构成总和,忽略其中的任何一元都不能称之为社会,也就更谈不上“现实社会”了。现实社会是怎样的呢——不管是你还是他遭遇灾难我都无能幸免,倘若是邂逅了幸福我也会肯定会多少沾点光,不同的只不过时间上的早晚而已。所以,世界乱不乱、社会好不好、时代病态与否和他人是死还活,不是“与己无关”之事,而是我们自己的份内事!
上述观点归结起来,也就是我想对时代青年及其亲友们说的:“现实社会”是一张网,你我他共成一盘棋,所以不要把无知愚昧当成熟,不要把“自私自利”当“负责”,更不要把摧残或压迫后代身心的言行当“慈祥”——社会发展遵循的是一个物极必反、优胜劣态、因果循环的规律,错误犯多了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 我们还有一个母亲需负责 ]
我是一个由伯父伯母养大的孤儿,母亲在我三岁那年去世了,父亲在我十三岁那年去世了。由于我历来主张“光明人格”,我的上述成长背景恐怕不少人都已经知道。所以,开放交流进行多了,不免就会遇到这样一些诘问:你彭忠义父母去世得早,没有人干涉你的个人意志,所以你想干嘛就干嘛了,我们能跟你比得了吗?
开放讨论的目的不在于泄气,我就姑且不以“屁话”或“胡说”又或其他更难入耳的词汇来定性上述诘问了吧,于其我只想回应这么几点:一,父母和养父养母在形式和实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和成年后的“须赡养对象”。因而围绕我的家教和家庭沟通也不会少到哪里去,我的意志得以成实也肯定要攻克一个又一个的“反对意见”;二,因为家教、常规人性和惯性意识的持续,父母去世后仍然会在相当长时间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制约着我们的人生观,所以我的意志成实也必须经受“父母生前期望”的检验;三,养父养母也罢,父母也罢,于成年人尤其是马列主义者而言都只有尊重的义务,遵循则只对应“正确部分”,否则就是愚昧;四,从社会良性发展角度而言,养父养母和父母不是我们生命责任的全部对象。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不是生活在空气中的,都需要与外界协作并受外界的影响和制约,幸福或悲哀的人生色彩也不完全甚至不主要由他们决定——而是更多地受制于国家、民族和世界共成的人类社会意味的“外界”。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除了养父养母和父母,我还有一个必须尽责和尊重的对象,又或者说“还有一个母亲需负责”。
以上关于“行与思”的态度表述,其实就是我理想和现实的处理规则。这些,也正是我5个多月前决定进驻湘南山脉时跟伯父长谈未来打算,一再嘱托兄弟们好好照顾养父(养母前年已去世)并到父母坟前静立良久的原因。
对于上述个人行为文化,别人怎么看我有所谓但不想(也不能)强求与谁保持一致。于分歧者,我则只想问一句:难道你的家庭命运只取决于你和你的亲友,难道你不觉得除了父母亲友之外——我们还有一个母亲需尽责?
[ 我们是21世纪的人而非畜生 ]
物欲的横流且一再汹涌,让理想成了20世纪后期至今的“极端奢侈品”,同时也让“多赚点钱花”和“自己吃好、住好和穿好就行了,少管点闲事”成了现代人文的主题曲——只是,其融入后代的意识里后到底是怎样的,如继续下去以后又可能会怎样呢?
我们不说远的,就说我们自己及身边的小环境,以免落入“大话”陷阱。现在的人还有多少人拥有知心朋友,还有多少人不是靠麻将、彩票、股票和色情文艺或色情活动混日子,还有多少人不是吃了睡睡了吃再外加寻思着“到哪去看看人家的热闹即丑剧”或“到哪去找个少花钱最好不花钱的靓女或帅哥来陪”,还有多少家教内容和家庭沟通会涉足到“金钱”、“传宗接代”及“光宗耀祖”以外,还有多少人了解世界和社会的本色及本质,还有多少人在决定做某件事情时还能意识到自己是个“该有灵魂的人”而不是猪狗般的畜生?
是的,你尽可以指责我偏激,但我的生活确实如此。包括我最近一段驻扎在可谓“很偏僻”的农村,“没有钱亲爹都是假的”这样的家教或家庭沟通内容依然随处可闻。
所以,对这个时代的青年及其亲友,我想最后再说一句:请记住,我们是21世纪的人而非畜生——因为活得更现代,我们理应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是再回到原始社会前去做只知道吃、睡和交配的畜生!
独立经济及人文分析员
《湖南经济报》2004年度人物
“湘南理疗基地”(www.cnhelper.com/bbs)倡立者
中医主流化、乡村集体富裕促进者:彭忠义
2008年6月17日
友情及责任联络:
13469367634(湖南手机) 13651084355(北京手机)
[email protected](email)
22761792(QQ)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