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金晶担任奥运开幕式主火炬手的九大理由

火烧 2008-04-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金晶担任奥运主火炬手,象征中国精神与历史传承,展现民族尊严与抗争精神,呼应历史与现实,传递民族复兴力量。

金晶担任奥运开幕式主火炬手的九大理由

这是网友的动议,呼声强烈,大可参考。

如果说,金晶感动了中国,那么,相应的是,中国也选择了金晶。

因为金晶在那短暂的时刻,完成了对中国心理的最直接、最外观、最形象的展示。

所以有网友建议塑造金晶的雕像在奥林匹克体育馆。因为金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

任何时代都在寻找自己的标志形形象,也许就是那么一个短暂的机缘,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群体、瞬间与永恒瞬那间碰撞了,汇总了,曝光了,于是就有了金晶,还有那么多在金晶的身影面前感动流泪的中国人。

她与她身后的他们,完成了一个最完美的有关中国的杰作。

理由一:历史与现实

曾经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毛泽东让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让中国人富起来。

当我们在富起来的时候,我们却似乎忘记了站起来前的滋味,淡薄了站起来的重要。

为什么会出现“非毛化”?

就是因为我们觉得绕过毛,也能富起来。

但事实上,金晶的姿势,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我们先辈的抗争,中国人是站不起来的,更谈不上富起来。就像金晶,如果她不是用自己的生命卫护着一个精神的理想,那么,那神圣的火炬就会坠入泥尘,委倒泥土。中华民族并不是没有这样的危险。

金晶在那一刻,复现了我们久违了的“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最坚强的姿影。

曾经,有无数的照片,有无数的网络造梦,制造了富起来的幻像,周老虎的恬不知耻的虚假照片,艳照门里偶像崇拜失落的地震,以及一脱成名的价值选择,构成了五花八门的名利场万花筒,这些喧嚣一时的时尚话语,打造的都是一种软文化,一种伪文化,一种花边文化。它不是锦,但却是添着丑陋的花。这是富起来的时代精神空虚的一种象征。

我们久违了坚强,久违了抗争,久违了站起来的努力。

金晶那一刻,使我们重温了这一被遗忘的一切。

在金晶面对的那一方,是藏独分子的疯狂,是法国人的愚蠢,是列强的歧视与偏见。藏独为什么会发生,追根溯源,包含着中国历史上的屈辱。藏独的最大根源,就是西方列强在十九世纪对中国的肆意践踏。由英国人一手制造的麦克马洪线、冠松线,至今仍是中国边防争执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方列强当年想方设法地吞并中国的国土,中国被迫丢失了很多的领土。如果当年英国人分裂西藏的阴谋得逞,那么中国不仅会失去西藏,按照英国人的计划,连四川、甘肃、云贵等都纳入他们分裂出去的阴谋。

英法联军为首的西方列强,当年把中国咬得遍体麟伤,这才在中国掀起了“救亡”的浪潮。一直到毛泽东的时代,才彻底地粉碎了西方列强持续近二百年的分裂中国、践踏中国的野蛮与疯狂。

有了这样的历史背景,我们对法国人、英国人对中国的敌视情绪就完成可以理解了。他们在中国遗失的梦,是不会甘心的,只要有可能,他们还会继续他们老前辈的阴谋的事业,即使表面上装出一片阳光,但内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这也就不难理解法国佬们的变态的疯狂了。西藏问题是英国人当年蚕食中国时的遗留问题,现在他们屡屡提起,除了把他们的过去的丑陋暴露之外,还有什么呢?

但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金晶就是一个站起来的象征,中国不仅富起来,而且站起来。金晶告诉我们,中国人的站起来的精神没有失传,面对着列强的遗祸与遗风,金晶勇敢地说出了中国人的“不”字。

金晶那短暂的一刻,让中国百年的屈辱历史与今日的和平成长交融在一起。她的背后站着整个中国近代史。

理由二:个体与群体。

金晶是谦虚的。在所有的访谈与交流中,她一直把自己说的很轻很轻,而强调了身边的同事,路边的留学生与华侨的巨大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金晶是单个人,但群体选择了她,推举了她。

这是一种互动关系。

感动的是金晶,但她的支持者也让金晶感动。

所有的中国人,会为金晶流泪,而在演播现场,金晶也在为她的支持者与服务者流泪。

一种精神在相互甄别,相互挑选,相互感染,最终,他们互相作出了选择。

很多人在这之前没有去关心奥运,总认为那是与已无关的事情,但金晶一下子拉近了所有的中国人与奥运的距离,原来我们明白,自己竟然与一个事业可以贴得那么近。

也许更多的中国人,是从金晶这儿才真正地用心去关注奥运。

理由三、洋货与国情

从某种意义上讲,奥林匹克是一个舶来品,对于中国来说,本质上是没有亲近感的。

但金晶用自己的诠释让我们感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价值,一种意义的存在。

于是,我们不再觉得奥林匹克的陌生,奥林匹克的矫情,甚至是奥林匹克的形式主义。

就像佛教被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本土化一样,也许只有到了金晶这儿的时候,我们才能知道圣火的意义,才知道卫护的价值。

感谢金晶,使奥林匹克的理想里,有了中国的血脉,使我们懂得了奥运圣火里地有了中国人的热血与激情。

金晶传递过的奥运火炬里,我们会看到一份浓浓的中国情。

以后,中国人会与奥运有了真正的亲近感。从金晶开始。

也许许海峰当年是金牌上的“零”的突破,今天金晶实现了中国人对奥运情感的“质的超越”。

理由四:坎坷与珍贵

金晶用手传递着火炬,也有心去触摸着奥运理念。

在一次访谈中,金晶说:正因为奥运火炬传递中遭遇到的种种磨难,才会更加凸现点燃火炬的那一刻的珍贵。

也许当火炬熊熊燃烧在开幕式那一天的时候,没有比金晶更明白那一刻的来之不易。

因为那是用坚强完成的传递,那是克服所有拦阻的成功,是全体中国人合力的到达。

这也是我们建议由金晶担任火炬手的原因。

如果说刘翔们展现了一个富起来的中国,那么,金晶则让我们回顾了一个站起来的中国。

而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了站起来中国的最尊严、最珍贵的价值。

理由五:弱小与强大。

金晶是弱小的,但她书写了一种强大。

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两种不谐和的反差,令金晶足以成为中国的象征。

与世界列强相比,我们不能称之为强大,与那些老牌霸主相比,我们没有称霸的野心。

我们和平,安宁,不挑衅,小平同志讲:韬光养晦。我们作出了我们的忍耐。

但连和平的渴望,都不能让我们安享。

然而中国人并不可欺,金晶在那一刻展现了骨子里的强大。

理由六:传统与创新

金晶自诉她自小喜欢侠客。这是一种中国人血脉里的理想。

金晶传递火炬的时间很短,但是,那一刻的迸发,却很绵长。

这是五千年中华文化传统的熏陶与积淀。她选择了击剑的挑战,这种中华精神与奥林匹克的嫁接,成就了她卫护火炬的坚强,曝光成中西合璧的最精美的形象,创新着中国人的古典价值观。

理由七:和平与抗暴

用自己的身体维护了和平,金晶以一种最美的姿态,诠释了五环旗上的主题。

金晶与邪恶的对峙,就像一幅圣像,就像一尊雕塑,就像魔幻巨片里的瞬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共性的主题。

一半是光明,一半是黑暗。一边是正义,一边是邪恶。一边是暖色,一边是阴冷,由金晶绘制的油画,成了一种偶然但却必然的经典。

理由八:淘汰与参与

奥林匹克的口号里有一句最响亮的表达:重在参与。

金晶没有入选奥运比赛,但她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奥运活动中去。

她的身上体现了奥林匹克最精髓的本质。

理由九:宽容与微笑

金晶身上体现的另一个品质,是宽容。

在记者采访中,提及那天袭击她的藏独分子,金晶露出笑脸,就像一次地铁上不经间地碰撞后那种不以为意的微笑。

这种宽容精神令我们感动。

因为藏独分子的产生,是列强的产物。十九世纪英国殖民者意图吞食西藏的时候,受到了藏族同胞的顽强抵抗,甚至腐朽的清王朝不支持他们的抵抗,西藏同胞也对英国侵略者开展了完全不对称的抵抗,英国人惊讶地看到,抵抗他们的对手,甚至连逃跑都不会,就成堆成堆地倒在他们的枪口之下。

这是西方殖民者给中国人种下的苦果,与爱国的藏族同胞何涉?

所以,当法国留学生通过联线,告诉金晶网友正在进行人肉搜索,全球通辑扑向她的藏独分子的时候,她的微笑是宽容的,甚至是女孩式的不以为然的。翻看历史,噬血的列强,给予藏族同胞的是血腥与残杀。西方列强从来没有关心过西藏的利益,他们今天对西藏的所谓关注,不过是出于其他的目的罢了。那些袭击火炬的藏独分子,在金晶的宽容的目光下,便不再是穷凶极恶的敌人,而是一次不值一提的儿戏。

综上所述,金晶融汇了历史与现实、沟通了中国与世界、阐述了奥运与意义,由她担任奥运开幕式主火炬手,可行,可能,且可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