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革和毛泽东,与季羡林和梁漱溟商榷
关于文革和毛泽东,与季羡林和梁漱溟商榷
巫山云
近日偶得一本《读者》合订本,大略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卷首话“成功”,作者季羡林;另一篇是人物篇“否定‘文革’第一人”,讲的是梁漱溟。
在《成功》这篇短短的几百字文章当中,季羡林谈论成功,并列出了一个成功的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虽然我觉得,一位大学者专门撰文谈论成功“秘诀”不太光彩,总有点布道或伪科学的味道,而且把天资作为成功的首要因素大谈特谈有不太好(我记得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回答别人关于他成功的“秘诀”时说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这两句话特别刺眼:
“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葫芦里卖什么药,至今不解。”
季先生的“自命天才的人”指的是谁,不消说,明摆着的谁都知道。但节外生枝,禁不住我要分析一番:他的“自命天才的人”究竟指的是谁呢?指林彪吗?不像,因为林彪是自命天才,也鼓吹天才,但似乎从不没大批过天才。指刘少奇?更不像。指毛泽东?毛泽东是大批过天才论,但从来不自认为自己是天才,即便别人把他称为天才时,他也竭力反对。这有许多历史资料为证。而且,季羡林用上了“居然”这个词,意味着某人一直如此,一直自命天才,一直不谦虚或一直作恶,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有一次出人意料地——所谓“居然”地——批判起天才来,“居然”作起好事来了!可见,“自命天才的人”绝不是指毛泽东!这么说来,季先生的“葫芦里卖什么药,至今不解”是无的放矢,故作呻吟?但季羡林是一代宗师,语言大家,用词是十分严谨考究的,这又怎么理解好呢?
或许季羡林有什么难言之隐,想阴狠恶毒地讥讽一下某人,但明知不对,所以心虚得很,只好采取这种遮遮掩掩的方式,既达到骂人家、泄恨、宣传的目的,又能留下辩解的退路(因为不指明道姓,所以如有人责难时,可以查无对证开脱)?当然这只是我小人之心的猜想。
“十年浩劫”,季羡林是这样谈到文革的。在十几二十年前,“十年浩劫”的确是个常用的词汇,但我发现,现在已极少用。取而代之,谈到文革时,实事求是的知识分子往往爱用动乱或挫折这两个词。我记得,温总理在他就职答记者问,谈及文革问题时就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或中国共产党成立,我记不清了)遇到过许多挫折,文革是其中之一。文革时期是新中国外交上最辉煌的时期(据中央电视台),如获准进入联合国并担任常任理事国,与一百多个国家建交,世界三鼎足之一。文革时期的科技,依中科院世纪末统计,千年重大科技成就,文革十年最多,有氢弹、卫星、胰岛素、杂交水稻、哥德巴赫猜想等,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一项也没有(据科学时报,中科院中国千年科技回顾)。神州号的主要关键技术也是那时的。军事上打败了美苏、南越,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当时社会安定,据中央政府统计数据显示,经济几乎年年高速增长。如此等等,因此,我认为用“十年浩劫”这样的词语形容是不太恰当的,不知道季先生是怎么看的?
季羡林是当代大儒,“硕果仅存”的国学大师——我也仅听说而已,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伟大发现,以至获此殊荣。关于他的才干,我听说是国内唯一能读懂梵文的专家。照我看来,懂一门外文或者外古文,那是很普通的,实在谈不上什么突出的才干。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贡献,这我就不太了解了——尽管媒体大吹特吹什么大师、数一数二、硕果仅存,但我所知道的就这么多。
我们且来看另一位大儒。
《否定‘文革’第一人》这篇文章是这样说的,1978年2月24日到3月8日,全国第五届政协会议在北京召开,梁漱溟在这次政协会议上升了“官”,当了政协常委,可他并没有因此而封嘴,在这次会议上又放了一次响炮,向“文革”猛烈“开火”。以下是他“开火”的内容(全文照录):
他(梁漱溟)说:新中国一成立,就召开了政协会议,代行人大职责,制定了宪法,但是,宪法并没有成为人人都遵守的根本大法,就是共产党内部,对自己党章的遵守也是如此,是不够的。远的不说,就说“文革”这十年,毛泽东主席为了解决刘少奇的问题,不是通过宪法程序,而是绕过宪法,他亲自写了《炮打司令部》的所谓大字报。国有国法,党有党章,按照道理,刘少奇是党内第二号人物,是国家主席,必须分别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党的决议程序和国家的法定程序才能解决。毛主席知道这样做行不通,刘少奇不是孤家寡人,不管是在上层,还是在基层,他都有自己的政治基础。毛主席要搞掉刘少奇,就只能绕过法治程序,从上海发动舆论攻势,利用红卫兵的政治幼稚和盲从,发起了一场目的是打倒党内第二号人物国家主席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搞得鸡犬不宁,天翻地覆。
真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记住梁先生的这个讲话是在1978年初。我们姑且不论他的这个文革目的说,与中央关于文革的结论或实际情况怎样相违背,我们且来看他的所谓违宪。
“毛泽东主席为了解决刘少奇的问题,不是通过宪法程序,而是绕过宪法,他亲自写了《炮打司令部》的所谓大字报。”我就不明白了,作为党的主席、军委主席,亲自写张大字报,那就是违宪、绕过宪法、十恶不赦?这是那门子理论?大字报不是当时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吗?不要忘记梁漱溟是当代大儒,对民主、宪政更是素有研究的。写大字报违宪、绕过宪法、十恶不赦,那么如果作为党中央、军委负责人的毛泽东,如果命令军队立即将“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反党复辟、反革命头子”刘少奇、邓小平等逮捕起来,这算什么?违不违宪?当然毛泽东不会这样做,如果毛泽东这样做了,我相信,像梁漱溟这样一身浩然正气、铮铮铁骨的人,一定会一头撞死在会堂的柱上,而不会安安稳稳地当他的常委大官。要知道,为了一点点可能是小的误会或不平事,他都敢与主席拍桌子的(据该文“1953年那次与毛泽东主席大拍桌子后”云云)。
毛泽东一直是中华人民国和国宪法的最忠诚的践行者。我记得,直到人大会做出撤销刘少奇的职务以前,或者直至他死,刘少奇一直戴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头衔。而且,我记得,文革前刘少奇已经从第二号人物落到七八名后的人物了——按梁的说法是已经被“搞掉”了。因此不存在发动文革搞掉他的问题。不知道梁漱溟这位大儒、历史学家为什么忘记了这点。
发动舆论,举行大辩论,就成了违宪?成了利用人民的政治幼稚和盲从?那么,美国人为了竞选总统,到处演说,造舆论,鼓动群众拉选票,要搞掉别人,让自己当总统,那是什么?民主还是违宪?!如果你不让人说话,不让人发表文章,甚至党的主席也不能发表文章,这才是真正的违宪、法西斯!
梁漱溟一直在鼓吹民主,可以当着党主席面大拍桌子,但不知道他知不知道,要是在过去,他胆敢对皇帝或领袖拍桌子,那不仅要丢掉身家性命,还要被满门抄斩。党的主席行使一下自己基本的民主权利,贴张大字报,发表一些文章,梁先生就会大发雷霆、“猛烈开火”、耿耿以怀。梁先生是经历过几个朝代的人,面对过去或现在的这些种种的黑暗,皇帝十妻百妾,自己见了皇帝要九叩十拜;还有黑社会,无辜贫民学生被杀戮,成百成百的矿工、民工遇难,等等,不知道像他这种有骨气和正义感的人是怎样过的?我猜想,他一定不会能安下心教书、做学问,或安安稳稳地当大官,而可能会拿起枪杆子,或一头撞死或隐居。
梁先生是当今大儒,自然知道君臣之道和长尊讳、长幼序的礼节。
过去我一直听说过梁漱溟这个人物,但一直没有见过他那个人的照片。这次《读者》随文配发了他的照片,我才得以一睹尊容。大家有时间可以去搜索看看。他戴着个瓜皮帽子,形貌较扁。编者也是,在这么多照片当中,偏偏找了这个,丝毫没有透露出一点点英雄的气质,相反使人想起汉奸、狗腿子、妖孽之类。
梁漱溟为什么这么恨毛泽东,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毛泽东是有恩于他的。解放前,他到延安,毛泽东接待了他,还与他长谈。据他回忆,对于一些问题,他没法说服毛泽东,毛泽东也没法说服他。我看会不会是毛泽东说赢了他,他输了,因此一直耿耿在怀,总想找时间泄泄?当然我这是小人之心。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