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深化改革”(之二)
论“深化改革” 之二
肥水不落外人田
“肥水不落外人田”这是陈云谈及关于上海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时引用的一句中国古代谚语。
1935年在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遵义会议上,他是正式代表。由于他在经济上的卓越成就,他是新中国唯一的一位代总理,中共八大选举的付主席,公认的中共首席经济专家。在毛主席逝世后,是中共党内第一位资格最老,阅历最深的党的领导人。由于淡泊权位及政见上的原因,在毛泽东时代,毛泽东从1956年亲自扦手经济建设起,仅把他作为智囊人物。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闲居江苏老家,远离权力中心,是唯一的一位莫受冲击的最高层颌导人,可能是毛主席周总理有意雪藏,在文革后收拾残局的人物。作为一个经济专家,一名正直无私的中共党员,他不拉邦结派,因而在文革之后,发动了对“两个凡是”的批判,为邓小平的执政当了垫基石。从闲职上退下来一向出言谨慎的他,静观改革开放。对外只有三次表态。肥水不落外人田,这应是他对改革开放的期待。就是这次谈话,上海及长江三角洲的开放待他逝世后才开展。
今天,改革开放巳有30年了,巳经超过新中国建设的28年。是该到了反思的时候了。30年来“以资为本” 的改革开放,豪强的对生产资料的抢劫,对财产的兼并,从效果上出现了象上海陈良宇一类强势群体和汉奸卖国集团;山西黑煤窑、黑砖窑象煤矿矿难一样不是偶尔个别的现象,是95%弱势群体的极端代表。两极分化势必堕入中国历史恶性循环的怪圈。
从“道法自然” 的哲学思维出发,道者反之动,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否定之否定的客观规律;人间正道是沧桑,如中国古谚语所言,30年河东,30年河西。今天应是到了转变极点了。若不反思,若不思变,那就是事物的消亡,党的性质的改变,国家、民族的消亡。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贫穷落后古老的中国处于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之中。民族有志之士,前起后继奋斗牺牲,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找到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极其复杂的斗争,选择毛泽东,产生了以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在毛主席,毛泽东思想领导下,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起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奋斗,将一个极度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
中国的自立自强,选择的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采取对地主、资本家进行剥夺的政策,从而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是在外国资本的重重封锁之下进行的。虽然毛泽东主席搭建了中美交流的桥梁,他的离世,把未靖的事业留给予后人。
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剥夺和深挖资本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中发展起来的。要求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势力,利用毛泽东在建设发展中产生的错误,在反对文化大革命的旗号下统一起来,在“解放思想”鼓动下,对毛泽东主席进行攻击及毛泽东思想进行否定。举起了“改革开放” 的旗帜。在建立商品经济的体制过程中,全面地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搭建开发区和经济特区,利用地皮炒怍,吸干了中央与地方财政资金,使国有企业生产无以为继,在国家财政新政策的绞杀下,停产倒闭成为不良资产,成为暴发户和境外资本瓜分的唐僧肉。这时的政府职能,在自身利益驱动下,打着“发展是硬道理”的旗号,在企业改制与招商引资中,实际充当出卖国有企业,出卖土地资源的买办集团。由开发区地皮炒作引发全国全融危机,导致国有工矿企业的停产倒闭,解除了6000万国有企业职工和1000万工矿企业国家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资职,取消他们的工资福利和医疗保险。7000万“四化” 建设的主力军,一下失去了衣食之源,而成为真正的无产者,中国的工业文明由以而出现断层。亿万廉价的农民工,几乎是无偿的劳动,取代下岗失业的工人,进入由私人资本家侵占的工矿企业中。工业文明的缺失,所出现的灾难,有形的表现是不断发生的“矿难”。 一个工厂的破产,就相当一个物种的绝灭,无形资产是它的遗传基因。它倒闭,知识产权从此而缺失。不断生产事故,拚设备拚消耗的野蛮生产所造成的损失,是无人去进行调查统计的。绝灭工业文明的后果更是无法估量的。
改革开放,象高消费的城市一样令当今世界殊,象私家车一样,很快地堵塞了城市的道路交通。豪强的资本积累靠掠夺几亿产业工人,28年创下的家业,将当今世界富豪排名甩在脑后头。在它们面前,私有化事业未靖,许多大型国有企业,还未来得及一囗吞下,就失去了政治主导权。这些企业在胡温新政下,采用宏观调控机制,利用国家银行资金,很快复苏了,国有企业的复活为他们挖掘了坟墓。只有掌控了银行,才能真正把住经济命脉,使国家无力进行宏观调控,这样才能置国有企业于死地,才能完成未靖事业。银行的改制是他们主攻目标。
豪强掠得的资产,在现行的中国宪法中是非法资产。他们修改宪法的步骤尚未来得及进行,党内的社会主义基因迅速复活,而且占去了主导地位。在他们看来,政治的修宪路线难以实现。于是加紧经济路线,银行是重要的关键。只有通过银行的改革,打开资金外流道。以便进行资产转移。
要实行经济路线,它们的旗号也是深化改革。它们的行动纲领是“与国际金融接轨”。 策略是银行及国有大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股权分立,股市交易,和美金与人民币互换等举措。“互换” 是国家无法监控的货币支付,是国际上通行的货币黑市。在美元出现以次贷黑洞产生的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为寻求国际货币来填补黑洞,就瞄准了中国政府的1。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希望中国政府为他们的次贷黑洞买单,因此中美战略对话由此而展开。国内资本集团与深化改革的精英们无疑是最得力的推动者。他们希望以此又打通一条货币流通渠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能使他们的资产顺利的转到境外。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佳的资本投资市场。因此,英,德,法政府首脑均率数百企业家来中国谋求发展,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谋利为目的资本主义政府,因为看到中国政府给投资者的高回报率,蜂涌而至。中国政府对外资的各种优惠政府和保驾护航,不纳税,低成本,资产、场地、设备的贱买,高技能廉价的劳动力,从而产生了高回报率。高回报率是以中国的资源、能源为依托,是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中国工人的劳动剩余价值。在这场热闹的晏席之后,吃饱喝足的外国资本家扬场而去,留下的是盘盏狼藉的残局和更加亏空的家底。中国的资源、能源和中国人智慧与血汗为国际资本迅速增值。中国的肥水,助长了外国的禾苗,增加了他们对第三世界的掠夺与侵略资本。这也是商品市场调节的侵略本质。
在中国改革精英的理念,不管是外国资本家,还是中国的豪强,只要它们赚到钱,交粮纳税就行。全力推行国际一体化,首先是市场一体化,外国资本顺利占领了中国市场。的巨大的超市挤垮了多少中小工商业主,使他们沦落为弱势群体,增加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外国的高消费品走俏中国市场,括走了高消费者从中国老百姓身上吸取的血汗。而中国的商品,在美及西欧市场屡屡受阻,不公平的市场交易,吃亏的是中国企业。境外资本在交通上的投资,关卡林立,到处盘剥,造成运费攀升,严重的增加国民的负担。银行的改制,少数的几家外国银行资本集团,通过07年的几次加息,利用职工养老金与打工崽的银行存款从购房者及国有企业贷款的利息差额中,空手套白狼,拿走了近百亿的利润。今天的中国政府,巳有数万亿外汇储备,为什么要发国债,投入全球股市之中,与全球金融危机捆邦在一起。用中国人的钱,办中国人的事,谨防落入国际资本与国内精英设计的陷井之中。
以资为本的私有化改的精英,它们用专制手段打造了当今世界最大的资本投资市场。今天政府要有清醒的头脑。不忘陈云先生的“肥水不落外人田” 的告戒,并用它来审视我们的政策,紧紧守住银行国有专制这一关。维护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这也是深化改革的一条原则。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