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融冰雪,互助战严寒—志愿者抗雪救灾大行动
爱心融冰雪,互助战严寒—志愿者抗雪救灾大行动
2008-01-31 16:37:15
致全国所有志愿者组织的一封信
全国的志愿者组织,亲爱的志愿者朋友们:
2008年1月,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低温和暴风雪。无论是进城务工的兄弟,还是千里还乡的学子,也无论是足不出户还是旅行途次,也无论高居广厦,还是僻处山村,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贫富,缺水断电之困,衣食御寒之忧,受冻就医之不便,每个人都充分感受到了这一场风雪灾害带来的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做出部署,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也早已奔赴救灾一线,大批救灾物资被迅速送往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的手中,全社会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暖流。
与此同时,志愿者们也行动起来,他们用爱心和互助在融化着这场冰雪—湖南湘潭市一家宾馆接纳了307名受堵的群众,福州火车站的志愿者为群众发放了2万多个馒头,贵州的志愿者们在自己的私家车上拴上绿丝带,让受困的人免费乘坐,京珠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长途车被困在途中,是农民兄弟送来了热气腾腾的米饭和菜,他们说:“一路风雪中总会遇到好人”。
湖南省有数万名志愿者戴着团省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发放的志愿者肩章,四处“巡逻”寻找需要帮助的人。贵州省52个受灾县成立了各种类型的“抗凝救灾青年志愿者服务队”,1万多名青年志愿者开展了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志愿者的足迹遍布主要受灾地区。还有很多民间志愿者组织,为那些在春运期间返乡的农民工兄弟,为那些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大学生、城市流浪儿童、农村留守儿童送去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扶持。
今天,中国青年志愿协会和新浪网发起“爱心融冰雪,互助战严寒—志愿者抗雪救灾大行动”,我们真诚地呼吁:所有的志愿者组织,所有的志愿者,所有希望加入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队伍中来的人们,走进社区,走进车站,走到乡村,发挥每一个志愿者组织的优势,帮助那些最需要援之以手的人。用爱心融化冰雪,用互助战胜严寒!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新浪网 乌有之乡网站
2008年1月31日
拿出你的勇气、自信和辛劳
昨天,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和新浪网向全国志愿者组织发出了‘爱心融冰雪,互助战严寒“的号召,得到了青年人的热烈响应。同时,也有很多人深切地感受到这个社会上对志愿者的理解还很不够,志愿精神还不能大行其道,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还在侵蚀着人们的心灵。我们说:社会的进步不是一个等来的结果,需要我们主动地站出来,号召每一个组织和每一个志愿者拿出勇气、自信与辛劳,加入到志愿者抗雪救灾大行动中来,并在这个行动中发现那些和我们一样怀有高尚信念的人和组织,挽起他们的手,共同撑起爱的天空。
正如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致富创富的机会一样,这一场雪灾也为我们每个志愿者组织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那就是培养爱心的机会,携手互助的机会,探索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机制的机会。一场暴风雪既是对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的考验,更是对我们社会志愿精神的考验。
拿出勇气来。所有的志愿者组织要欢呼这种勇气,志愿者是最勇敢的人—他的奉献不是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不是挑战人的生死,但他挑战人的私心,让爱充盈胸中。在战场上决生死只有一瞬,而奉献爱心却需要一生。
拿出自信来。所有的志愿者组织要呵护这种自信,志愿者是最自信的人--他的奉献不是靠金钱与地位,不是靠华丽的外衣与高贵的容貌,但他却挑战人的虚荣,让真诚充盈胸中。他们求的不是人前的风光,而是心灵的安宁。
拿出辛劳来。所有的志愿者组织要激励这种辛劳,志愿者是最勤劳的人--他的奉献不是靠投机取巧,也没有什么高科技,但他却挑战人的惰性,让坚忍充盈胸中,他们只是默默地埋头工作,但这种不求回报的辛劳却将赢得整个世界的尊敬。
我们相信,当我们所有的志愿者组织这样做的时候,会惊讶的发现我们的队伍是如此庞大,我们的爱心是如此富有热能,不仅仅能够融化掉这罕见的冰雪,还能够打开冰封的人心。
三十二年前唐山大地震的灾后重建,让整个城市充满了英雄的气息。十年前的抗洪抢险,五年前的抗击非典,让我们的民族再次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希望我们的行动成为一个标志,在志愿精神的旗帜下,用我们的爱心和互助,去完成物质援助不能够完成的任务,真正推动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建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