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宁:中国股市变盘已成事实!
侯宁:中国股市变盘已成事实!
新京报 特约评论
随着大盘走势的三连阴,股市又迎来了久违的“黑色星期一”。
之所以说“久违”,首先凸显的便是一直以来中国股指的强势,即便是股市已经虚弱不堪,此前的国庆节后我们的股指照样能够攻城拔寨;其次,“久违”发生了股市已经出现三连阴之后,所以这次的“久违”便值得投资者警惕了。
我的判断是,中国股市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剧烈上涨后,现在已经进入变盘周期。
首先,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中国股市也不能例外,尤其是当沪深沪、深A股平均市盈率分别高达70多倍的时候,变盘便已经不可避免。这一点,不是单单靠几只权重指标股及其畸形的流通结构所能长期维持的,因为最终,市场还是要选择价值作为投资的标尺,而我早已说过,世界通行的那几个硬指标终究是要起作用的,现在只有疯子和傻子才谈什么“价值投资”;
其次,一个投机的市场终究是要“还债”的。且不要再谈论中国股市那些高得吓人的市盈率、市净率指标吧,看看港股牛市我们便知道,人家炒到极致市盈率也才24倍,对应股价才是我们的1/3,而我们呢,一个中国神华回归大陆股市后股价就是人家的2倍且董事长还声称涨得“不满意”!
当然,如果这样的疯狂还不足以表现目前市场的投机,那么我们还可以回忆一下今年以来市场出现的怪相,比如上蹿下跳的杭萧钢构,比如高价上市后马上疯狂圈钱的中国远洋,比如一个消息便涨40个停板的ST金泰,比如改了名便飞涨至300元/股的中国船舶,比如一次次谣言见诸报端以及一次次辟谣,比如歌曲“死了都不卖”,比如散文“泡沫颂”,比如小学生炒股的报道,比如巴菲特在减持中石油后遭受的质疑,比如李嘉诚先生抛掉南方航空后遭受的嘲讽……面对这些,理性的朋友都该想到,这些现象在当年的日本和台湾等地都出现过,就在日本股市崩盘前夕,还有27位日本著名企业家向记者表示,日本股市绝对还会继续涨!但后来呢,它崩盘了,这一跌可就是十多年。
再次,随着股指的推高,市场不安情绪会导致股指一触即溃。多数国人都做过接鼓传花的游戏,鼓声响起,大家开始一个个往下传花,但谁都知道,鼓声越长则“花”落自家的可能便越大,于是,游戏中小小的不安情绪会让花传得越来越快。股市也一样,只不过,股市游戏涉及身家幸福,那种不安便更是恐怖性的了。所以,随着股指的推高,不安情绪便会成倍地放大,其中表现之一便是市场中的“包打听”会越来越多,流言蜚语会越来越盛,最终,便会“奇迹”般地出现拿传说中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像本次证监会主席屠光绍先生的“口误”一样。事实上,股市跌了能怨得了屠先生的一句话么?是怨记者理解能力不够还是怨屠先生表达能力有限?而事后我们便知道,所有这些,都不过是为泡沫破裂找一个借口而已。
第四,本次中国股市的风险既在于自身的特有风险,还在于全球资本泡沫可能同步破裂。中国股市有风险的事实众所周知,否则,近期的大小人物便不会总把投资者风险教育挂在嘴上了。但一般而言,人们讲的还是股指相比于998点涨了6倍多的风险。事实上,中国股市的风险远不止如此,更大的风险其实藏在后面,那便是,
1,由于对“大小非”减持的政策限制,中国股市的流通盘并未因为股改而扩大多少,相比于美国股市乃至临近的港股,我们的流通市值依旧是“迷你盘”。这样的股本结构以及指数计数方法不仅带来筹码供给不足的事实,也同样虚化了股指,直接的后果便是“繁荣是虚假的”,除了方便了企业融资,就是给投资者吃迷魂药;
2,大家知道,如今,不仅美国股市、香港股市股指高企,正在剧烈震荡,连俄罗斯股市、印度股市等等也都牛气逼人,“繁荣”一片,但结果是,震荡不已,动辄暴涨暴跌,印度股市甚至因为跌幅巨大而不得不盘中休市,因此,A股市场不仅会因为自己被高估而面临价值回归,而且还极可能与周边市场产生“情绪共振”。试想,一旦发生这类情况,A股的风险又怎能不必被成倍放大呢?
总之,从盘面看,机构都在争相“卖票”,股市大戏要“掉价”是肯定的了,尽管价值是跌出来的,尽管后市可能还会有所反复,但从中期看,投资者“金盆洗手”或“见好就收”的策略不能变,股指期货推出前坚决做空的策略不能变,而且,不论是股票还是基金,你最好都奉行这一策略,因为熊市一来,机构比散户还跑得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