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搞政治:评金庸的小说
流氓搞政治:评金庸的小说
我觉得把金庸的武侠小说称为政治小说更为恰当。比如说在《笑傲江湖》中,金庸虚构了一个门派林立的江湖世界。其中大的门派想要一统江湖,唯我独尊。弱小的门派则要竭力自保,维持现状。各方因此明争暗斗,乐虞我诈,构成了一幅波诡云谲的江湖图画。在这种背景下,令狐大侠破正邪之偏见,无为而无不为(即,无个人野心但却爱憎分明,行侠仗义),凭借其高强的武功和无与伦比的江湖威望,粉粹了一起又一起欲图称霸武林的阴谋,挽救武林于浩劫之际。在对正邪之分、侠义之气、儿女之情的演绎中,处处透露出金庸本人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金庸曾不无得意地说过:东南亚某的政治家们常借用他笔下的“左冷禅”、“岳不群”等人来指责自己的政敌。可见我所说不诬。其实,金庸所有的武侠小说都可以归纳为一个与《笑傲江湖》大同小异的政治叙事。
在《鹿鼎记》中,金庸干脆就直接影射大陆当时的政治。《鹿鼎记》中有个神龙教,基地设在辽东海外的神龙岛。神龙即蛇,蛇是告密者的象征,与神龙教诸弟子喜欢打小报告相合,用来影射大陆文革期间人与人之间相互揭发、批斗的政治关系。教主姓洪,洪是红的谐音,自然是影射毛泽东。洪教主喜欢起用毫无资历的年轻人,并毫不仁慈地迫害功勋卓著的老部下,影射文革期间毛泽东利用红卫兵打倒老干部之事。洪教主喜欢阿谀之词,影射文革期间的领袖崇拜。神龙教勾结苏俄,影射大陆与苏联当时的政治关系。这种种影射是非常明显的,因为若非影射,这个神龙教就怪诞的让人无法理解了。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曾经指出过这一点。
在金庸的小说中,主要的正面人物总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质朴,迂腐,道貌岸然;一类狡侩,机智,任性敢为,神采风流。比如郭靖与黄蓉,小龙女与杨过,袁承志与温青青,张无忌与赵敏,萧峰与阿朱等等。前一类人因太过正派而让人觉得虚伪,后一类人则流里流气,纯粹就是市井流氓。
金庸在口头上称许前者,在情感上偏爱后者。但在我来,这二者在金庸心目中应该是合二为一的,郭靖离开了黄蓉就不是成其为郭靖,黄蓉离开了郭靖就不成其为黄蓉。这种亦正亦邪的组合体可能反映了金庸内心深处的矛盾——他在本性上是个放诞不羁的市井之徒,但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又想要做个能兼济天下的正人君子。从这个意义上讲,金庸的小说可以说是儒家思想与市井社会相结合的产物(怪物)。
屯如曰:读金庸的小说有如自渎,读时飘飘欲仙,读后疲软空虚。因为让流氓来“搞”政治,当然会既让人觉得过瘾,又让人觉得无聊!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