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且看美国的多元核标准

火烧 2007-07-31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美国对印度、朝鲜、伊朗等国在核问题上的不同标准,指出美国对印度提供核技术与燃料,违背不扩散条约,引发核扩散风险。同时探讨美国在核政策上的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影响。

且看美国的多元核标准


作者:赵青海


    近日,美国与印度就落实两国民用核能合作的《123协议》达成一致。美国在协议中充分照顾了印度的要求:美国向印度转让铀浓缩和后处理技术;印度可以在其本国储存由美国提供核燃料所产生的核废料;美国承诺不间断地向印度民用核反应堆提供燃料,即使印度进行核试验,美国也不阻止印度从其它渠道进口核燃料。上述条件此前只适用于欧洲及日本,中国和俄罗斯都从未享有这样的待遇。
    众所周知,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尚未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根据国际惯例,没有签署该条约的国家不能够进入国际核能市场。在印度尚未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情况下,美国向印度提供核燃料和技术,事实上默认了印度核国家的地位,违背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宗旨,破坏了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规矩,在防扩散领域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
    与此相比,美国在伊朗、朝鲜的核问题上就没有这样温情脉脉,而是穷追不舍,必除之而后快。在朝核问题上,美国频频做中国等有关国家工作,希望各方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向朝鲜施压,迫使朝鲜彻底放弃核计划。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继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制裁伊朗的1737号决议后,现正酝酿新的更加严厉的对伊制裁方案,收紧扼杀伊朗经济的绞索,试图迫使伊朗放弃铀浓缩活动。布什总统本人及其阁僚甚至多次放言,不排除对伊朗使用武力。同样是核问题,美国对三个国家态度各异。如果再把巴基斯坦、以色列这两个已拥有核武器但均未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国家算在内,我们可以发现美国还有其他的核标准。美国一直极力袒护以色列的核问题,阻挠阿拉伯国家要求建立“中东无核区”等建议,帮助以色列顶住国际社会的压力。对待巴基斯坦,美国抓住巴首席核科学家卡·迪尔汗走私核技术和设备这一把柄,告诫巴政府好自为之,不要奢望与印度等同对待。
    美国何以在核问题上有如此之多的不同标准呢?我们仅以印度、朝鲜和伊朗为例就可以看出其背后的玄机。
    客观上看,上述三个国家所处的核发展阶段和国际条约地位不同,因此美国的政策标准也会随之有差异。印度是进行过核试验但一直未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有核国家;朝鲜是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后进行核试验的国家;伊朗则是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尚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对印度,美国认为其拥核已是既成事实,制裁施压都无法迫其放弃,不如通过核合作将印度纳入国际核不扩散体制中,防止印度进行扩散活动;对朝鲜,美国认为其核力量十分有限,尚不能对美构成直接威胁,六方会谈能让朝鲜弃核最好,即使不能达到目的,只要朝鲜核武库不再扩大,不对外进行扩散,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容忍的;对尚未拥有核武器的伊朗,美则坚决让其核计划胎死腹中,不允许其从事对发展核武器至关重要的铀浓缩活动。
    从更深层次看,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等因素对美国多元核标准的形成有决定性影响。根据美国人的逻辑,没有“坏的武器”,只有“坏的政府”。核武器在负责任的政府手中并不可怕,但在“坏的政府”手中就是威胁。这其中意识形态因素显而易见。在美国眼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民主体制健全,政局稳定,是多民族和平共处的民主样板,所以,印度拥有核武器不值得大惊小怪。而朝鲜、伊朗长期反美,是布什眼中的“无赖国家”和“邪恶轴心”,它们一旦掌握核武器,就可能对美国的利益构成危害。尤其是伊朗,它不但与朝鲜一样是集权国家,而且实行伊斯兰神权统治,这样的国家掌握核武器,不但可能冒险使用,而且可能转到其它伊斯兰恐怖分子手中。因此,美国必须在伊朗得手前制止它。
    从地缘政治考虑,印度雄踞南亚次大陆中心,是确保印度洋海上通道安全的重要国家。印度既可做防止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蔓延的屏障,也可以成为改变亚洲力量对比、平衡中国崛起的主要力量。美国希望通过与印度开展核合作,深化两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争取印度在反恐及牵制中国等问题上配合自己。朝鲜地处东北亚,是大国利益交汇之处。朝鲜的拥核威胁到美在该地区的驻军和盟国的安全,并可能引发韩国、日本等发展核武器的多米诺效应。但中、俄、日、韩各方也不希望朝鲜发展核武,所以美国可以利用六方会谈机制向朝鲜施压,起码将朝鲜核能力冻结在现有水平,防止事态恶化。伊朗的情况则明显不同。伊朗地处石油资源丰富的波斯湾和里海,控制着波斯湾通道霍尔木兹海峡。在美国看来,伊朗长期支持中东的恐怖组织和激进势力,反对美国推行的“大中东民主计划”,支持伊拉克的反美武装,阻挠中东和平进程,拒不承认以色列。特别是伊朗内贾德政府上台以来,多次发表激进的反以、反犹言论,扬言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这样的政权获得核武器,必将成为美国的心腹之患。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自然成为美国外交的头等大事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国家,美国在其拥核前后态度也大不一样。在印度1974年利用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的核技术与材料进行“和平核试爆”后,美国严格限制与印度的核贸易,并在1975年推动建立了“核供应国集团”,管制全球的核贸易。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核不扩散法案》,禁止与任何在1978年3月后进行核爆破的无核国家进行核贸易。1998年印度进行核试验后,美国发起对印度的制裁,出口限制进一步加码。但没过多久,美国对印度的态度就开始发生转变。2000年3月,克林顿总统在印度核试验未满两年就对其进行“历史性访问”。布什上台后,美印关系持续升温。美明确提出要“帮助印度成为21世纪的世界主要大国”。2005年美印签署了具有战略象征意义的核合作协议。为确保核协议的落实,布什政府推动国会修改相关法律,向印度示好的工作几乎做到了家。朝鲜在去年核试验前一直被美称为“邪恶轴心”和“暴政前哨”,布什及其阁僚多次表示决不容许朝鲜拥有核武器。在去年7月朝鲜试射导弹前后,美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人主张对朝进行“先发制人”打击,摧毁朝鲜的导弹发射基地及核设施。朝鲜核试验后,美国态度转变之快也相当出人意料。在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制裁朝鲜的1718号决议后,美即与朝鲜进行双边秘密接触,在此基础上推动出台了2·13共同文件。尽管共同文件仍强调半岛无核化,但对朝鲜的核武器及拥有的核材料却采取淡化处理。美国一直不肯松口的对朝金融制裁问题也在美方让步下得到解决。在澳门汇业银行朝鲜被冻结资金转账问题上美国表现出少有的耐心。布什现在甚至希望在明年其卸任前就能够与朝鲜实现关系正常化。美国对朝鲜态度变化之快,连其盟国日本都感觉有些不适应。
    美国一贯以国际防扩散体制的维护者自居,其在核问题上奉行多元标准,破坏了国际社会在防扩散问题上的团结,损害了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威信,使国际核不扩散体制濒于崩溃。以美印核合作为例,本来在去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的《亨利海德2006年美国-印度和平利用原子能合作法案》中还要求印度不得进行核试验,禁止向印度转让铀浓缩和后处理技术。而新的《123协议》已突破上述限制或使其形同虚设。美国会议员认为,“即使从政策和法律角度来看,新协议也存在重大问题”。美军控专家不无担心地指出,“美印核协议敲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丧钟”。美国允许印度在本土储存来自进口核燃料所产生的核废料,并向印度提供后处理技术,这样可以使印度从核废料中提取制造核武器用的钚的能力大大增加。按国际惯例,核废料通常要运还原料出口国。在伊朗与俄罗斯的民用核合作中,美国就迫使俄罗斯与伊朗签署协定,规定由俄罗斯向伊朗布什尔核电站提供的核燃料其所产生的核废料要运回俄罗斯。此外,美对印太空技术的支援,可帮助印度发展洲际弹道导弹,进一步增强印度的核武能力。迄今,印度并未承诺停止核裂变材料及核弹的生产。印度高官多次表示,美印核协议不会限制印度的核武计划。印度核武库的不断扩大和增强,必将在邻国中引起连锁反应,引发地区核军备竞赛。
    美国对印度网开一面,给予印度与少数盟国一样的核待遇,其他事实上的核国家如巴基斯坦、以色列,甚至在将来还包括朝鲜都可能争取同样的权利和地位;伊朗等在核问题上遭受打压的国家将更有理由拒不妥协,并争取制造既成事实;而日本、巴西等具有制造核武能力的国家也可能有朝一日效仿印度。美国奉行多元核标准,虽可以暂时服务于其维护一超独霸的目的,但到头来只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既有损于国际防扩散事业,也不利于美国自身安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