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革命三人行:孙中山、鲁迅和毛泽东
思想革命三人行:孙中山、鲁迅和毛泽东
在同样的历史现实形势面前,少数人的思想会发生飞跃式的变化,而走在大多数人的前面。所谓真理一开始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就是此意。然后在少数人的努力带动下,大多数人慢慢跟上来,而当大多数人的思想发生基本的转变时,整个社会也就发生彻底的根本的变化了。旧社会——新旧交织反复的过渡社会时期——新社会,这是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的一般的公式。
在近代历史中,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遭到帝国主义的蹂躏,中国人的优越意识一下子就被帝国主义打到了谷底。在这种情况下,向西方学习,向英国学习成了一些有觉悟的知识分子的努力方向。他们呼吁对中国君主制进行改良,改成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但是这些先进分子推动的改良运动遭到了封建老顽固的顽强反抗和打压绞杀,戊戌变法悲惨地失败了,同时也宣告改良主义的破产。
在烈士的鲜血面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少数先进分子觉醒了,他们放弃了改良思想,而拿起革命思想的武器。而当孙中山拿起并宣传革命思想的时候,一些过去奉行改良主义的知识分子摇身一变成了保皇派。孙中山宣传的革命思想,所影响的范围是非常有限非常小的。但是,虽然范围很小影响的人也有限,但终究还是结出了果实,这就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打倒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虽然宣告成立了,但随即遭到袁世凯称帝的封建复辟行为,当然,称帝是短命了,中国陷入到军阀混战的时期。虽然在中国挂上了中华民国的牌子,但是中国社会的整个民族精神和国民性却没有什么大的根本变化,可以说,中华民国是徒有虚名而已。整个中国的社会现状依然是身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剥削之下。
为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倡导科学和民主,拿起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成就了伟大的思想家鲁迅的历史功绩。
鲁迅深谙中国传统历史,对中国传统社会之劣根性有深刻的批判和认识。当中国被帝国主义侵略时,一开始鲁迅还以为是中国人的国民体质太差的缘故,于是决定学医,来拯救中国人的体魄。但随即却发现问题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其实并不比西方人差,中国人的问题在思想,在思想上深深的愚昧和奴性。于是鲁迅决定弃医从文,确定通过文艺之手段来拯救改造中国人的民族魂。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一个历史舞台,但一开始鲁迅并没有参与。鲁迅这个时期还受西方进化论之影响,对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没有什么信心。在鲁迅开来,整个中国就像一个铁屋子,所有的人都浑浑噩噩,即将在麻木中死去。鲁迅不愿意开口,不愿意去惊醒其中几位可能还想抗争的人,如果中国根本没有希望,结局总归是沉沦的话,那又何必唤醒几个人呢?总归是个死,清醒地死比麻木地死也许更残忍。
其实新文化运动一开始是非常冷冷清清的,不象今天把新文化运动说的好像非常热闹非凡似的。正是在这个情况下,钱玄同决定去鼓动鲁迅出山,以期把新文化运动的战火烧起来。针对铁屋子的比喻,钱玄同指出也许少数人被惊醒,可能给中国带来新的希望。鲁迅的心思才发生变化,他意识到,虽然自己对中国很失望,但是惊醒一些人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那倒是不能简单下定论的。于是鲁迅决定出山,他发出了《呐喊》。至此,由于鲁迅的出手,才真正惊动了社会,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潮。鲁迅本来给自己的定位只是站在一旁呐喊加油助威的,但事实上他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当然旗手。
但是,无论鲁迅的文章是如何惊天地泣鬼神,其影响总归是有限的,在一个文盲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国度里,鲁迅的文章对于中国大多数人是无法直接产生影响的。鲁迅的文章直接的影响只能是文化圈子里面的极少数的先进分子。在二十年代中期,由于某个原因鲁迅阅读了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书籍后,思想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开始同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在鲁迅后十年的岁月里,有了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锐利武器,鲁迅的文章更加犀利。
孙中山生前曾发出“唤醒国民”的声音,鲁迅也是为改造中国人的民族魂和国民性而奋笔疾书批判社会,但他们影响的范围总归是有限的,真正把改造中国国民性全面深入扩大的人是——毛泽东。
毛泽东首先从建军开始改造军队的思想入手,引入民主平等的观念。这是毛泽东缔造的军队具有强大的战斗力的重要原因。在共产党内毛泽东也推动思想改造运动,针对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盛行,毛泽东发动整风运动,号召引导党内同志学习树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念和方法。建国后,号召知识分子自觉地进行思想改造,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而毛泽东最伟大的手笔则是推动全民思想改造运动,普及文化教育,训练国民批判力,进行民主启蒙,从实践上落实全面唤醒国民的历史任务。而中国国民性的根本转变,是决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在这其中,毛泽东还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倡导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号召知识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让年青一代在中国社会基层体验中国的真实,培养中国社会主义接班人。就这样,毛泽东在下一代青年人心中播下社会主义信念的种子。争夺下一代,是决定中国未来走什么道路的关键斗争。
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中央倡导在全社会宣传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活动,并着力改革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这就是在中国进行思想革命的继续。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