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狗日的房价
也谈狗日的房价
云淡水暖网友有一篇题为《狗日的房价》的文章,我以为,其最为精采之处,是这样两段话:一是其末尾部分的【有 陈 博士这样的“高参”在“研究”着,在策划着、在建议着,人们只能听到一句其软如棉的、温文尔雅的、不咸不淡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涨”还是要“涨”的,只不过别“过快”而已。试问一句,一个西部小县城的房价从年初的1300元/平方米涨到年末的2900元/平方米,算不算是“过快”?为何总是张不开“金口玉牙”说一句“降”字?】,二是其中间部分的【《证券时报》报道,当代行为金融学主要创始人之一的罗伯特•希勒在深圳出席“大师中国行”活动时说“美国加利佛尼亚州房价与收入之比为8到10倍,而在中国的深圳、上海等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达到36倍,这令人担忧。”、“迪拜的房价明显是一个泡沫,我不能说中国有房地产泡沫,但是很担心会出现这样的趋势。”】
我其所以说这两段话最为精采,是因为这两段话充分的向人们展示了这样的事实:
一、一个外国人都以具体的数据说明了中国的房价与收入之比,要比美国的房价与收入之比高出数倍,并且还能为之耽忧,而中国的经济“高参”们却硬要说中国的房价不贵。这自然就说明了中国的经济“高参”们人格太低,或曰缺乏人性。
二、一句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的施政词令,却体现在“一个西部小县城的房价从年初的1300元/平方米涨到年末的2900元/平方米”的结果上,这就自然的向人们呈现了施政者的施政水平不是太低的问题,恐怕还另有“苦衷”。
尽人皆知,房子像柴、米、油、盐一样,是属于人们生活的必须品,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之一,而政府最为起码的职能,是要维护国计民生的正常运转。倘若政府将房地产当作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且在只重视GDP的情况下,寻找借口有意将房地产的价格提得很高,这对于收入很低却需购房的广大民众来说,犹如面对极需救济的饥民,却要将他们身上的肉割来喂他们的嘴巴一样。更何况奇高房地产的税收,并非全部用于国民的福利,而是将其中的绝大部分供政府官员挥霍掉了。这又与份量极重的“国民经济”四个字有多大的关系呢?
另外,倘若政府不能将民众必须住房的价格与赢利性质的房子的价格区别开来并与以严格的控制,则说明政府没有承起担维护民生的起码责任。
写到这里,我也只能骂一声:这狗日的房价!
秦川牛
2009.12.31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